报告解读《信创安全能力建设技术指南(2024年)》

一、信创安全发展现状

在政策驱动和行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信创安全建设在过去一年取得显著进展,技术产品和生态体系加速成熟。然而,当前用户侧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50%的用户完成率不足50%,63%对成效表示满意,但34%存在不满。行业监管要求是核心驱动力(占比超80%),而系统稳定性、业务连续性和高性能是产品上线的关键考量(90%用户认可)。建设费用逐年增长,25%用户年投入超300万元,凸显市场潜力。

二、关键发现与挑战

  1. 用户需求与痛点

    • 需求多元化:覆盖立项、应用、运维、采购及管理侧,但挑战分散,如生态适配成本高、产品性能与安全性平衡等。

    • 技术能力提升:基础软硬件安全、信创漏洞库及云数智融合安全成为三大核心能力,产品性能与可用性显著优化。

  2. 生态建设瓶颈

    • 行业虽共识生态重要性,但适配成本过高成为负担,需通过整合优化降低投入压力。

  3.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开放融合(安全与应用深度集成)、生态融合(与基础软硬件协同)、能力融合(多产品联动防护)。

    • 市场扩展:从党政、金融向央国企等多行业快速渗透,预计2027年主导网络安全市场。

    • 产品集约化:终端安全形成EPP+EDR+密码/数据安全的套件;云安全通过资源池化提供集约服务。

三、建设思路与实践经验

  1. 央国企建设路径

    • 明确四大目标:平台更替、技术升级、应用重构、安全加固,需基于通用网络安全能力创新,并融入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

    • 借鉴党政领域经验,选择成熟技术组合及信创集成商,避免重复投入。

  2. 厂商竞争格局

    • 终端安全市场格局初定,云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竞争加剧。

    • TOP 10厂商均分达“85分”,产业贡献和应用代表性突出,但生态建设仍是短板(适配成本过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均衡,市场竞争白热化。

四、发展建议与展望

  1. 用户侧:以业务需求为先导,优先选择高稳定性、高性能的集约化产品,结合行业经验分阶段推进。

  2. 厂商侧:需明确自身定位,通过开放合作降低生态成本,聚焦产研优势抢占市场。

  3. 技术方向:强化AI、大数据在信创安全中的应用,提升威胁检测与响应效率。

总结:信创安全正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生态协同与能力融合将成为突破关键。企业需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效益,通过技术迭代和生态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