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之Q13: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售价比全新的车低得多?

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二手车市场中好车与“柠檬车”(问题车)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价格下跌,好车车主不愿出售,最终市场充斥柠檬车,形成“柠檬市场”。这一现象并非因物理损耗,而是认知上的质量不确定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辆星期一刚以30000美元买下的新车,到了星期五,说不定就只能当成一辆22000美元的二手车卖掉。价格缩水这么多,显然不是因为这辆车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物理损耗超过了25%。

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有些人甚至偏离了固有的专业态度,推测是消费者对二手车有着非理性的偏见。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却认为这种迷信毫无必要。在一篇名为《“柠檬”市场》的论文(该论文是过去几十年里被人引用最多的一篇经济学论文)里,他提出了一个颇具独创性的解释,头一次对充分披露原则做了清晰地阐释。

阿克洛夫最先假设,大致说来,新车分为两种:好车和“柠檬””。两种车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每辆车的车主都知道自己的车属于哪一种。因为潜在买家无法判断眼前的车属于哪一种,所以好车和柠檬车的售价必然相同。我们禁不住会想,汽车的一般价格肯定是两种车各自价值的一个加权平均值,这里的权数,就是每类车所占的比例。事实上,这一直觉只在新车市场中成立。

二手车市场的情况有点不同。由于好车对车主的价值远远超过柠檬车对车主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柠檬车迅速进入二手车市场。一旦二手车买家发现这一模式,二手车的价格就开始往下跌。因为价格下跌,好车车主更加不愿卖掉自己的车。到了极端的情况下,市场上待售二手车全成了柠檬车。

阿克洛夫的见解在于意识到,光是一辆车要转卖这一事实,就是有关其质量的重要信息。这并不是说,人们卖车的唯一理由就是碰到辆柠檬车。然而,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也会使得好车的车主无法在二手车市场上获取这辆车的完整价值。详情可见之前我们介绍过的分解流程。其实,除非车主面临外界环境的沉重压力(“要去国外了,只好卖掉我的沃尔沃旅行车”,或者,“手受伤了没办法,只有卖掉我的手动挡宝马”),质量没问题的车很少出现在二手车市场。

因此,阿克洛夫的解释肯定了我们的直觉:新车和二手车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不仅仅是物理磨损带来的。它更多地反映了一种看似有道理的认知:从整体上看,较之于不转手出售的车,转手车的平均质量更低。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隐私无忧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