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考文言虚词汇总
虚词在成都期末考中占比约40%,重点考查语境中的用法辨析。以下为高频虚词及典型例句:
1. 核心虚词用法表
虚词 | 主要用法 | 例句及翻译 | 出处 |
---|---|---|---|
之 | ①代词(代人/物/事) | 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 | 《卖油翁》 |
②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不译) | 《孙权劝学》 | |
③助词(定语后置/宾语前置标志) |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标志) | 《陋室铭》 | |
其 | ①代词(他/它/这/那)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他) | 《卖油翁》 |
②语气词(表反问) | 其真无马邪(难道) | 《马说》 | |
以 | ①介词(凭/用/因为) |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 《孙权劝学》 |
②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 静以修身(表目的) | 《诫子书》 | |
而 | ①连词(表转折,但/却) | 而钱不湿(但) | 《卖油翁》 |
②连词(表修饰/承接) | 结友而别(然后) | 《孙权劝学》 | |
乎 | 语气词(表疑问/感叹)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呢) | 《孙权劝学》 |
乃 | 副词(于是/就) | 蒙乃始就学(于是) | 《孙权劝学》 |
2. 其他高频虚词
- 于:介词(在/从/到)
- 例句:湮于沙上(在)
- 焉:兼词(于此/语气词)
- 例句:必有我师焉(于此)
二、常考文言实词汇总
实词考查侧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占比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