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
信创产业的目的是通过自主研发硬件及云等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等产业链核心技术产品,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当前信创体系主要是覆盖“2+8+N”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信创产业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基础硬件: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打印机等,芯片分为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两大类,其中数字芯片又分为计算芯片和存储芯片两类。计算芯片包括CPU、GPU、FPGA. ASIC等,存储芯片包括DRAM、NAND Flash、Nor Flash等。
(2)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BIOS 等
(3)应用软件:包括OA、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等
(4)信息安全:包括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二、发展阶段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自主攻坚阶段:
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初步尝试,主要始于上世纪50年初
②、试点起步阶段:
从2010年初开始,推行了去IOE计划。在多家单位进行试点。
所谓去“IOE”,是对去IBM、Oracle、EMC的简称,三者均为海外IT巨头。
其中IBM代表硬件以及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Oracle代表数据库,EMC代表数据存储。
2013年以后,信创产品开始在党政领域试点应用,探索国产化替代路径。
③、全面推进阶段:
信创产业进入全面应用推广阶段,向金融、医疗、教育等八大重点行业领域扩展。
三、四大体系
创四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中国电子:涵盖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领域。
- 中国电科:通过华诚金锐、普华软件、人大金仓等公司提供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
- 中科院:孵化了一批信创产业公司,如海光信息、龙芯中科、中科曙光、中科方德等。
- 华为:具备完整的信创产业链条,包括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云服务等。
除了上述四大体系外,我国还有其他重要基础软硬件厂商,如成都申威、上海兆芯等芯片厂商,诚迈科技等操作系统厂商,阿里和腾讯的产品等数据库厂商,以及东方通和宝兰德等中间件厂商。信创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包括基础硬件(芯片、固件、整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办公套件、工业软件等)、信息安全以及系统集成。此外,以航天系、浪潮股份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也在信创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