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券商架构最佳实践
2019年 3月
童军
技术总监
10 年以上互联网从业,5年互联网金融、6 年管理经验,重点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
联系方式:微信 keyva33;Email:tongjun@artisansvalley.com。
引言
近年来,随着监管层面对金融科技的拥抱态度,券商通过互联网展业的力度日渐加大,我们团队有幸加入两家港美股券商,并负责从0到1建设香港G券商的跨境互联网证券系统。因未有历史包袱,G券商的系统总体架构均为在目前主流技术基础上进行重新选型,包括各端架构、CI/CD及团队协作工具,目前系统已平稳运行一年以上,未发生任何生产事故。后台微服务、移动端组件化、DevOps等在证券金融领域的实践,希望可以给到同行一些启发,更期望能获得一些探讨指点,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认知。
正文内容概要:
● 系统特性
● 技术架构
● 部署架构
● 金融安全
● 核心系统选型
系统特性
跨境互联网券商兼具金融、互联网、跨境属性,每个属性对系统有着不同要求。
金融属性:跨境券商的金融属性决定系统对合规、安全性及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互联网属性:互联网化运营思维则期望系统的扩展性良好,迭代效率高,以跟上需求的不断变化;
跨境属性:系统需提供给多地区用户(大陆及香港地区)访问,要求系统架构选型及部署时考虑版本国际化及跨境访问的问题。
在符合监管规定的前提下,系统围绕安全性、稳定性、易扩展性、国际化四个特性进行设计,考量以下细节:
-
安全性:终端安全、存储安全、通讯安全、服务安全、数据安全;
-
稳定性:通讯稳定(HTTPDNS,专线),服务稳定(多点部署,网关支持熔断、限流,监控告警),数据稳定(热备);
-
易扩展:服务分层,横向扩容支持,前后端分离;
-
国际化:多券商、多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