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主上个学期学的 最后没转去管理的结果上了人家考研专业课TT 好在考得挺高
这个是按老师给的自己整理的,不保证完全对但是绝大部分是对的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简答题:
1.什么因素决定买者对⼀种物品的需求量?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其他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两个效应是什么?
(1)需求曲线是指用几何图形表示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需求表是指一个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2)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定理是有关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定理,该定理的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以价格为纵轴,需求量为横轴,那么需求曲线一定是向右下倾斜的。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该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变动,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由于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等发生变动,需求曲线整体的移动。有许多变量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从上面分析可知,消费者爱好的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 Harry的收⼊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
Harry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因而菠菜是低档物品。
对于一般低档物品来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收入的减少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菠菜的价格没变,但是Harry对菠菜的需求量增大了,所以Harry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移动了。
5.什么因素决定了卖者对⼀种物品的供给量?
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生产要素价格、其他商品价格、生产者的预期和政府税收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商品
自身的价格
6.为什么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
由于供给定理,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定理是关于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定理。该定理的内容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就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而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商品或服务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即供给量是价格的增函数。根据供给定理,在以价格为纵轴,需求量为横轴的坐标系中,供给曲线一定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7.⽣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生产者的技术、投入成本等因素的变化会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当技术提高时,供给曲线右移。价格的变化则是引起沿着供给曲线变动的原因,随着价格上升,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右移,供给量增加。因此,生产技术的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变化引起了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8.啤酒与⽐萨饼是互补品,因为⼈们常常边吃⽐萨饼,边喝啤酒。当啤酒价格上升时,⽐萨饼市场的供给、需求、供给量、需求量以及价格会发⽣什么变动?
当比萨饼的互补品啤酒的价格上升时,比萨饼市场的需求会降低,即比萨饼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比萨饼的供给曲线不受影响,保持不变,最终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均降低。
9.列出并解释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些因素。
-
- 商品本身被需要的程度;越被需要,弹性越小。
- 商品有没有替代品;越不容易被替代,弹性越小。
- 商品价格占总支出(收入比例);占比越小,弹性越小。
- 商品用途的多少;商品用途越小(不易被替代),弹性越小。
- 商品种类的大小;比如说肉类和鸡翅,肉类是大种类,肉类难以被谷物替代,但是鸡翅可以被鸡腿替代;种类越大,弹性越小。
- 时间长短;一般来说,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反正越小。
10.如果弹性⼤于 1,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如果弹性等于零,需求是完全有弹性还是完全⽆弹性?
(1)需求弹性大于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所以,此时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需求富有弹性。
(2)需求弹性等于零,表示价格变动时,需求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因此,需求完全无弹性。
11.根据供求图说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E是均衡点,P是均衡价格,Q是均衡数量,P*Q,也就是阴影部分面积是收益。
- 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如何改变总收益呢?并解释之。
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当ed>1,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时,价格上升,收益减少。
当ed<1,反之。
- 短期供给价格弹性⼤,还是⻓期供给弹性⼤?为什么?
长期供给弹性大。在消费者观察到商品价格上升到减少或停止对某个商品的使用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了解和寻找该商品的替代品。例如,当十年前汽油涨价,由于出行需要,人们对它的减少量较小。然而当下电车以及相对普及,当汽油再次涨价,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减少。这归根结底是一个商品可替代性、重要程度的延伸。
- 什么引起了⼀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什么引起了过剩?
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种物品的过剩。
- 买者⽀付税收和卖者⽀付税收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对买者和卖者征税是同质的,他们之间唯一差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16.⼀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政府对商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共同分摊税收。
- 如果政府向买者征税,那么需求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的大小。需求减少将导致销售量减少,从而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 如果政府向卖者征税,那么供给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的大小。由于供给减少将导致销售量减少,从而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所以,不管政府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最后都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1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情况下,税收是由卖者和买者共同分担,但对二者的影响程度不同,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费这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选择范围小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2)在供给富有弹性而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卖者对该物品的价格非常敏感,供给曲线较为平坦;而买者非常不敏感,需求曲线较为陡峭。当对有这种弹性的市场征税时,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很少,因此,卖者只承担了较少负担;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因此买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
(3)在供给缺乏弹性而需求富有弹性的情况下,卖者对该物品的价格非常不敏感,供给曲线较为陡峭;而买者非常敏感,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当对有这种弹性的市场征税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较少,而卖者得到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因此,此时卖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
分析题:
1.⽤供求图解释下⾯每⼀种表述:
A.当寒流袭击佛罗⾥达时,全国超市中橘⼦汁的价格上升。
B.当每年夏天新英格兰地区天⽓变暖时,加勒⽐地区旅馆房间的价格直线下跌。
C.当中东爆发战争时,汽油价格上升,⽽⼆⼿凯迪拉克⻋的价格下降。
第三章 市场和福利
简答题:
- 解释买者的⽀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与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密切相关,需求曲线的高度代表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在任何一种数量上,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通过求出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可计算出消费者剩余。
如图所示,DD0为需求曲线。当消费者以单位价格OP0购买OQ0单位的物品时,他实际支付的总额为OQ0MP0。但是,OQ0单位的物品提供给他的效用为OQ0MD,即他愿意支付的最大支出为OQ0MD。两者之间的差额,即P0MD,就是消费者剩余,它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2.解释卖者的成本、⽣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供给曲线的高度代表了卖者的成本,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卖者的边际收益。通过找出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可计算出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反映了卖者的经济福利。
如图所示,SS0为供给曲线。当生产者以单位价格OP0出售OQ0单位的物品时,他实际得到的支付总额为OQ0MP0。但是,提供OQ0单位的物品的成本为OQ0MS。两者之间的差额,即P0MS,就是生产者剩余,它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3.在供求图中,说明市场均衡时的⽣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从参与市场活动中得到的收益,生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收益。因此,把总剩余作为社会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市场的总剩余是用买者支付意愿衡量的买者对物品的总评价减去卖者提供这些物品的成本。相关公式为: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图中供求曲线表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APE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PBE的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
4.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
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5.什么时候⼀国成为⼀种物品的出⼝者?什么时候成为进⼝者?
(1)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如果允许贸易,应该出口该产品,则该国就可以成为这种产品的出口国。
(2)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外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如果允许贸易,应该进口该产品,则该国就可以成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
第五章 ⽣产成本
1.企业总收益、利润和总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企业总收益、利润和总成本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为:利润=总收益-总成本。由此可见:
① 利润和总收益是正相关关系,即利润随着总收益的增加而增加。
② 利润和总成本是负相关关系,即利润随着总成本的增加而减少。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企业追求最大的总收益和最小的总成本。
2.举出⼀个会计师不算作成本的机会成本的例⼦。为什么会计师不考虑这种成本?
(1)会计师不把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企业家的机会成本是他从事其他工作所能赚到的最大收益。
(2)会计师之所以不计入成本是因为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的依据是货币的流入和流出,隐性机会成本不引起企业的货币流动,但它确实影响企业家的经营决策。
3.什么是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4.画出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的⽣产函数。画出相关的总成本曲线。(在这两种情况下,要确定标出数轴。)解释你所画出的两个曲线的形状:
随着工人数量增加,生产函数变得平坦,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递增,随着产量增加,总成本曲线变得较为陡峭。
生产函数曲线向上凸出和总成本曲线的向下凹都是因为劳动边际产量的递减。在厂商的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可变投入劳动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一开始是递增的,但当劳动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产量就会递减,甚至出现负数。
5.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AC=TC/Q MC=dTC/dQ
6.画出⼀个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在何处相交?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相交。
7.你的姑妈正考虑开⼀家五⾦店。她计算,租仓库和买库存货物每年要花费 50 万美
元。此外,她要辞去她每年 5 万美元的会计师⼯作。
- 机会成本的定义。
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 你姑妈经营⼀年五⾦店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如果你姑妈认为她⼀年可以卖51出万美元的营业额,她应该开这个店吗?并解释之。
姑妈经营五金店一年的机会成本是55万美元,包括租店铺和买库存货物的50万美元和当会计师可以挣得的5万美元。如果一年有51万美元的营业额,则姑妈不应该开这个店,因为从经济学角度上讲,总成本包括一切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51-55=-4<0,姑妈开店一年将发生亏损。
8.假如你就读的⼤学分别向你收取学费和⻝宿费。
A.哪⼀种成本不是上⼤学的机会成本?
食宿费,因为吃饭和住宿是人生存的必然要求。
B.上⼤学的显性机会成本是什么?
缴纳的学费。
C.上⼤学的隐性机会成本是什么?
利用上大学的时间参加工作所取得的收益。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简答题
2.画出⼀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解释企业在某⼀既定价格时如何选择利润最⼤化的产量⽔平。
完全竞争情况下,价格与边际收益相等。假定既定价格为P*,则利润最大化产量应为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的产量,如图14-4为Q*。只要这个价格水平在短期内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在长期内高于平均总成本。如果企业选择产量Q1(Q1<Q*),则MC<MR=P,即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于是,企业会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如果企业选择产量Q2(Q2>Q*),则MC>MR=P,即企业再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于是,企业可以通过减少产量以提高利润。
在利润最大化处,企业的总成本(矩形OCED)和经济利润(矩形ABED)如图14-4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总收益为经济利润与总成本之和(矩形ABCO)。
- 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停营业?并解释之。
如果产品的价格低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将暂停营业。原因如下:
(1)企业暂时停止营业点的条件是P=minAVC。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被称作为停止营业点。
(2)企业在短期中处于停止营业点并不意味着企业将退出市场,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在长期中调整生产要素而获得收益,当在长期中市场价格低于长期平均成本时,企业才会暂停营业,甚至会退出市场。因为在长期中,当厂商获得利润时,行业外的企业进入该行业,市场上的供给就增加,市场价格下降。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长期平均成本时,企业经营不能获利,市场必须减少供给才能使价格上升到长期平均成本,在这个条件下,企业可能退出市场。
分析题:
1.你到镇⾥最好的餐馆,并点了⼀道 40 美元的⻰虾。吃了⼀半⻰虾,你就感到饱了。
你的⼥友想劝你吃完,因为你⽆法把它拿回家,⽽且也因为“你已经为此花了钱”。
你应该吃完吗?把你的答案与本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我不应该吃完,因为购买小龙虾已经花了钱,并且无法收回,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决策。
2.鲍伯的剪草中⼼是利润最⼤化的竞争性企业。鲍伯每剪⼀块草坪 27 美元。他每天的总成本是 280 美元,其中 30 美元是固定成本。他⼀天剪 10 块草坪。你对鲍伯的短期停⽌
营业决策和⻓期退出决策能说点什么呢?
在短期,他不应该停止营业。因为这时他每天的可变成本是250美元,收益是270美元,收益高于可变成本。
在长期,它应该退出市场。因为此时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成本,此时每天的可变成本是280美元,收益是270美元,如果他持续营业,就会面临每天十美元的亏损。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简答题:
- 举出⼀个政府创造的垄断的例⼦。
在我国未进行盐业改革之前,长期存在对食用盐的垄断:即只允许指定的企业进行生产销售。这是因为食盐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这样做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国家社会稳定。
- 画出垄断企业需求、边际收益、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标出利润最⼤化的产量⽔平、利润最⼤化的价格和利润量。
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曲线决定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M,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需求曲线决定了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PM,此时平均总成本为ATCM,利润量为图15-5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3. 举出两个价格歧视的例⼦。
完全价格歧视:根据每个人的心理价位来制定销售价格。拍卖。
二级价格歧视:购买的数量不同价格不同。阶梯电价。
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垄断价格。游戏分区定价。
第⼋章 宏观经济衡量指标
- 解释为什么⼀个经济的收⼊必定等于其⽀出?
因为任何一项交易都由买卖双方构成,买方的支出就是卖方的收入。
- ⽣产⼀辆经济型轿⻋和⽣产⼀辆豪华型轿⻋,哪⼀个对 GDP 的贡献更⼤?为什么?
生产一辆豪华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因为GDP是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而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远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
- ⼀个农⺠以 2 美元的价格把⼩⻨卖给⾯包师。⾯包师⽤⼩⻨制成⾯包,以 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按照最终产品法计算GDP,面包是最终产品,因此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
-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花了 500 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 100 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 GDP?
不影响现期GDP。因为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过去收集的唱片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 列出 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个例子,影响是多少?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消费:出门理发。
投资:比亚迪在长安区建工厂。
政府购买:政府采购一批办公用品。
净出口:向国外出口袜子。
第九、⼗、⼗⼀章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 IS—LM 模型中,由 P(价格)⾃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理论来源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学中的三大理论模型:凯恩斯主义理论、货币数量论、新古典综合派。总需求曲线是从is-lm曲线中推导出来的,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需求时的总需求量,其中价格是自变量。价格水平越高, 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影响作用机制如下:当价格水平下降时,M/P即实际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过量,需求较少,此时就要增加需求,因此此时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 为什么进⾏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常影响的是投资、储蓄和进出口,这些都是需求方的因素。虽然对生产商也有影响,但是远不如对消费者,即需求方的影响大。
-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目标就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即AD曲线和AS曲线相交。
当AD曲线左移,意味着需求不足,此时存在过剩生产力,偏离充分就业,经济萧条。
反之,AD曲线右移,意味着需求过量,此时生产能力紧缺,面临价格上升压力,经济高涨或过热。
当AS曲线左移,意味着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危机等因素冲击,价格上升,但是生产力受限,此时经济滞胀。
反之,当AS曲线右移,意味着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产量提升价格下降。
- 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导致总需求曲线变化的因素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消费、投资、净出口。
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化的因素有:劳动力市场、生产力水平、原材料价格、价格水平的预期、进出口产品价格。
- 设某⼀三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200+0.75Y,投资函数为 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 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 1 000,政府购买 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6. 解释下列每个事件是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两者都移动,还是两者都不移动。对于使曲线移动的每⼀个事件,⽤图形说明其对经济的影响。
a. 政府修复年久的道路和桥梁。
政府修复基础设施会增加政府支出,进而增加总需求,导致AD曲线右移。
短期内会增加产出和价格水平。
b. ⽯油输出国组织提⾼⽯油价格。
石油价格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使SRAS曲线左移。
短期内会减少产出并提高价格水平。
c. 政府增加失业补助,这提⾼了⾃然失业率。
导致劳动市场僵化,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使SRAS曲线左移。
短期内会减少产出并提高价格水平。
d. 美国⼈感到⾃⼰的⼯作更有保障,并变得更为乐观。
消费者信心增加会增加消费支出,使AD曲线右移。
短期内会增加产出和提高价格水平。
e. 发⽣了把电脑技术运⽤到钢铁业中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会使SRAS曲线右移。
短期内增加产出并降低价格水平。
f. 政府提⾼最低⼯资。
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使SRAS曲线左移。
短期内会减少产出并提高价格水平。
g. 由于物价预期下降,新⼤学毕业⽣的⼯资要求下降了。
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使SRAS曲线右移。
短期内增加产出并降低价格水平。
h. 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
减少货币供给会使得人们的需求减少,AD曲线左移。
短期内会减少产出并降低价格水平。
i. ⼲旱摧毁了中⻄部的⼤部分农作物。
减少农产品产出,使SRAS曲线左移。
短期内会减少产出并提高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