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签理论是由社会学家( )提出的。
A.涂尔干
B.马克思
C.贝克尔
D.韦伯
答案:C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间接治疗技巧的实质是( )。
A.曲线治病
B.直接治病
C.间接治病
D.直线治病
答案:A
3.( )是残疾人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开端。
A.预估
B.接案
C.介入
D.评估
答案:B
4.以下不属于接案阶段的主要步骤的是( )。
A.准备
B.会谈
C.评估
D.决定工作进程
答案:C
5.( )强调,使残疾人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中,其基本方法是让他们走出封闭环境。
A.回归社会理论
B.可行能力理论
C.社会排斥理论
D.社会冲突理论
答案:A
6.社会服务的主体是( )。
A.政府
B.社会
C.政府和社会
D.以上均不对
答案:C
7.关于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参与主题单一化,未能实现多元治理
B.残疾人工作发展经费渠道单一
C.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特教体系不完善
D.没有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答案:D
8.( )也称为小组的整合、分化和再组期。
A.小组初期
B.小组中期
C.小组后期
D.小组结束期
答案:B
9.( )设施是保证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
A.无障碍
B.无阻碍
C.无干扰
D.无影响
答案:A
10.( )是残疾人最基本的需求。
A.教育需求
B.康复需求
C.就业需求
D.外部环境保障需求
答案:B
11.( )的伦理原则的基础是对自主性的尊重。
A.知情同意
B.相对保密
C.尊重
D.绝对保密
答案:A
12.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要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 )的人。
A.劳动能力
B.活动能力
C.思考能力
D.抚养能力
答案:A
13.服务的( )是社区照顾的先决条件
A.发展性
B.整体性
C.地区性
D.社区化
答案:C
14.勒温把小组看作是一个( )的、能够受到更大场域空间影响的场域空间
A.静态的
B.动态的
C.正式的
D.非正式的
答案:B
15.社会支持网络通常被视为个人及社区问题的( )
A.重要基础
B.第一线
C.最后防线
D.首要前提
答案:B
16.( )主张残疾人应该生活在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让残疾人活到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平常人的生活。
A.正常化理论
B.标签理论
C.供养理论
D.社会排斥理论
答案:A
17.( )家庭治疗旨在通过改变相应的规则,重建家庭结构,并将僵化的、模糊的家庭系统界限变得清晰并具有渗透性,从而改变维持家庭问题或症状的家庭互动模式。
A.整体式
B.结构式
C.部分式
D.综合式
答案:B
18.坚持( )的原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要相信每个残疾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
A.个别化
B.尊重
C.接纳
D.非批判
答案:C
19.院舍照顾会产生( )的后果
A.非人性化
B.非合作化
C.非社区化
D.非专业化
答案:A
20.( )是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广泛运用的的一种短期治疗方法。
A.家庭治疗
B.精神分析
C.危机干预
D.精神治疗
答案:C
1.社区照顾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界定( )。
A.行动照顾
B.物质支援
C.直接帮助
D.心理支持
E.整体关怀
答案:ABDE
2. 残疾人社区工作的阶段主要包括( )
A.社区介入阶段
B.社区调查阶段
C.制定社区工作计划阶段
D.实施工作计划阶段
E.总结评估阶段
答案:ABCDE
3.残疾人社会工作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可行性
B.个别化
C.正向性
D.参与性
E.公平性
答案:ABCD
4.残疾的分类包括( )。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言语残疾
D.肢体残疾
E.智力残疾
答案:ABCDE
5.在地区发展模式的介入技巧中,属于巩固阶段的介入技巧有( )
A.开展公共活动
B.寻找介入事件
C.界定居民组织的目标
D.训练组织领袖
E.激励组织成员
答案:CDE
6.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倡导( )理念
A.平等
B.参与
C.共享
D.正义
E.博爱
答案:ABC
7.下列属于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原则的有( )。
A.经验取向
B.结果取向
C.整合模式
D.系统与脉络
E.结构
答案:ACDE
8.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特征包括( )。
A.主体层次的多样性
B.主体层次的单一性
C.支持内容的层次性
D.支持形式的弱关系性质
E.支持形式的强关系性质
答案:ACD
9.在地区发展模式的介入技巧中,属于启动阶段的介入技巧有( )
A.开展公共活动
B.寻找介入事件
C.界定居民组织的目标
D.训练组织领袖
E.社区调查
答案:AE
10.残疾人的发展需求包括( )。
A.教育发展的需求
B.价值实现的需求
C.社会交往的需求
D.职业发展的需求
E.经济发展的需求
答案:BCD
1.任务中心模式的介入服务设计是短期的,强调短期介入( )
答案:√
2.所有的社会政策都在维持社会良性运行方面发挥着正向作用( )。
答案:×
3. 探索-描述-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一些专业的治疗技巧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自我情绪认识和管理的过程( )
答案:×
4.非批判的态度是指社会工作者不能对残疾人个体做出客观的结论意见( )
答案:×
5.日本第一部涉及残疾人问题的法律是《青少年福利法》( )。
答案:×
6. 保密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为案主保守秘密( )。
答案:×
7. 供养理论认为将残疾人“养起来”是好的办法( )。
答案:√
8.在对残疾人进行服务过程中,地区发展模式的效果要优于社区照顾模式( )
答案:×
9.“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个人行为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三种因素的影响( )
答案:√
10.任务中心模式的目标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
答案:√
11. 增能理论认为残疾人需要加强权利关系与参加社会决策的力量和权利感,提高控制自己生活和未来命运的能力( )
答案:√
12.残疾人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除残疾人个人以外,还包括残疾人家庭( )
答案:√
13.接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只需要澄清自己的角色期望和责任( )
答案:×
14.社会学习理论由于英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
答案:×
15.残疾的发生与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均相关( )
答案:√
16.社会工作者需要将每个人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
答案:√
17.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
答案:√
18.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一成不变的( )。
答案:×
19.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答案:√
20. 平等的生活是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 )。
答案:×
1.坚持( )的原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要相信每个残疾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
A.个别化
B.尊重
C.接纳
D.非批判
答案:C
2.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要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 )的人。
A.劳动能力
B.活动能力
C.思考能力
D.抚养能力
答案:A
3.( )最初起源于“反院舍化”运动。
A.社区运动
B.社区照顾
C.社区发展
D.社区治理
答案:B
4.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间接治疗技巧的实质是( )。
A.曲线治病
B.直接治病
C.间接治病
D.直线治病
答案:A
5.( )的伦理原则的基础是对自主性的尊重。
A.知情同意
B.相对保密
C.尊重
D.绝对保密
答案:A
6. ( )是以罗杰斯提出的“会心团体”概念为雏形
A.发展小组
B.成长小组
C.团体小组
D.治疗小组
答案:B
7.社会工作( )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的灵魂,是广大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A.专业方法
B.价值观
C.专业理论
D.工作模式
答案:B
8.关于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参与主题单一化,未能实现多元治理
B.残疾人工作发展经费渠道单一
C.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特教体系不完善
D.没有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答案:D
9.( )时期,人们开始关注残疾人的保障,残疾人社会工作逐渐兴起。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答案:B
10.( )为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
A.生存性服务
B.发展性服务
C.康复性服务
D.教育性服务
答案:A
11.在地区发展模式当中,关于行为动机的基本假设认为个人是倾向于( )的
A.竞争
B.合作
C.对立
D.统一
答案:B
12.以下不属于接案阶段的主要步骤的是( )。
A.准备
B.会谈
C.评估
D.决定工作进程
答案:C
13.( )强调,使残疾人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中,其基本方法是让他们走出封闭环境。
A.回归社会理论
B.可行能力理论
C.社会排斥理论
D.社会冲突理论
答案:A
14.( )是残疾人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开端。
A.预估
B.接案
C.介入
D.评估
答案:B
15.( )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公共服务。
A.社区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
C.事业单位服务
D.政府公共服务
答案:C
16.我国当前对残疾人的日常照顾方面的政策比较着重于政府和社会组织购买社区照顾方面,这是向”( )政府”转变的表现。
A.学习型
B.经济型
C.文化型
D.服务型
答案:D
17.残疾人接受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时,需要的是一个具有( )的网络支持系统。
A.延续性
B.衍生性
C.持续性
D.微观性
答案:B
18.( )于1961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答案:C
19.( )强调居民参与的重要性,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A.地区发展模式
B.社区照顾模式
C.社会策划模式
D.社会运动模式
答案:A
20.“镜中我”理论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 )提出
A.库利
B.涂尔干
C.马克思
D.班杜拉
答案:A
1.残疾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原则包括( )。
A.接纳
B.个别化
C.同理心
D.非批判
E.有控制的情感投入
答案:ABDE
2.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倡导( )理念
A.平等
B.参与
C.共享
D.正义
E.博爱
答案:ABC
3.购买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程序包括( )
A.编制预算
B.组织购买
C.事前评估
D.签订合同
E.指导实施
答案:ABDE
4.残疾的分类包括( )。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言语残疾
D.肢体残疾
E.智力残疾
答案:ABCDE
5.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特征包括( )。
A.主体层次的多样性
B.主体层次的单一性
C.支持内容的层次性
D.支持形式的弱关系性质
E.支持形式的强关系性质
答案:ACD
6.残疾人社会工作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可行性
B.个别化
C.正向性
D.参与性
E.公平性
答案:ABCD
7. 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中的发展性服务包括( )。
A.康复服务
B.文化教育服务
C.就业服务
D.社会支持服务
E.医疗服务
答案:ABCD
8.在地区发展模式的介入技巧中,属于启动阶段的介入技巧有( )
A.开展公共活动
B.寻找介入事件
C.界定居民组织的目标
D.训练组织领袖
E.社区调查
答案:AE
9.一般而言,社会学习理论的四个层次是( )。
A.三元交互理论
B.观察学习理论
C.自我调节理论
D.自我效能理论
E.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ABCD
10.下列属于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原则的有( )。
A.经验取向
B.结果取向
C.整合模式
D.系统与脉络
E.结构
答案:ACDE
1.社区照顾模式下,社会工作者采用不同的策略,扮演的专业角色也不相同( )
答案:√
2.地区发展模式是罗斯曼提出的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之一( )
答案:√
3. 供养理论认为将残疾人“养起来”是好的办法( )。
答案:√
4.日本第一部涉及残疾人问题的法律是《青少年福利法》( )。
答案:×
5.任务中心模式的介入服务设计是短期的,强调短期介入( )
答案:√
6.残疾人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除残疾人个人以外,还包括残疾人家庭( )
答案:√
7.地区发展模式的启动阶段的介入技巧包括开展公共活动和社区调查( )
答案:√
8. 社会工作服务是一种专业性的公共服务( )。
答案:×
9.残疾人社会参与程度低,与其社会功能的弱势有关( )。
答案:√
10.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残疾人也不例外( )
答案:√
11.社区照顾模式的基本假设认为,服务对象生活的原环境优于机构的环境( )
答案:√
12.在社区照顾模式中,应该发挥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正面的社会资本作用,避免引起社会排斥( )
答案:√
1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并非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模式获得知识,而是通过操作才学会行为( )
答案:×
14.在对残疾人进行服务过程中,地区发展模式的效果要优于社区照顾模式( )
答案:×
15.在社区照顾模式中,可以减少政府和机构等正式网络对社区提供的服务( )
答案:×
16. 平等的生活是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 )。
答案:×
17. 增能理论认为残疾人需要加强权利关系与参加社会决策的力量和权利感,提高控制自己生活和未来命运的能力( )
答案:√
18.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遍较为匮乏,需要政策的不断支持( )。
答案:√
19.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一成不变的( )。
答案:×
20.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答案:√
1.标签理论是由社会学家( )提出的。
A.涂尔干
B.马克思
C.贝克尔
D.韦伯
答案:C
2.残疾人接受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时,需要的是一个具有( )的网络支持系统。
A.延续性
B.衍生性
C.持续性
D.微观性
答案:B
3.以下不属于接案阶段的主要步骤的是( )。
A.准备
B.会谈
C.评估
D.决定工作进程
答案:C
4.主体活动为实现社会进步所消耗的物质和精力、所做出的牺牲以及惩罚诸方面的总和称为( )。
A.社会活动
B.社会交往
C.社会代价
D.社会进步
答案:C
5.社会服务的主体是( )。
A.政府
B.社会
C.政府和社会
D.以上均不对
答案:C
6.( )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公共服务。
A.社区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
C.事业单位服务
D.政府公共服务
答案:C
7.( )也称为小组的整合、分化和再组期。
A.小组初期
B.小组中期
C.小组后期
D.小组结束期
答案:B
8.坚持( )的原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要相信每个残疾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
A.个别化
B.尊重
C.接纳
D.非批判
答案:C
9.( )为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
A.生存性服务
B.发展性服务
C.康复性服务
D.教育性服务
答案:A
10.社会工作( )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的灵魂,是广大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A.专业方法
B.价值观
C.专业理论
D.工作模式
答案:B
11.( )是残疾人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开端。
A.预估
B.接案
C.介入
D.评估
答案:B
12.以下不属于地区发展模式中准备阶段的介入技巧的是( )。
A.拜访关键人物
B.与社区居民进行街头接触
C.训练组织领袖
D.寻找介入事件
答案:C
13.各级( )是购买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
A.社区
B.街道
C.政府
D.人大
答案:C
14.弗洛伊德认为,( )代表着原始本能,遵循“快乐原则”。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以上均不对
答案:A
15.( )主张残疾人应该生活在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让残疾人活到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平常人的生活。
A.正常化理论
B.标签理论
C.供养理论
D.社会排斥理论
答案:A
16.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间接治疗技巧的实质是( )。
A.曲线治病
B.直接治病
C.间接治病
D.直线治病
答案:A
17.“镜中我”理论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 )提出
A.库利
B.涂尔干
C.马克思
D.班杜拉
答案:A
18.关于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参与主题单一化,未能实现多元治理
B.残疾人工作发展经费渠道单一
C.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特教体系不完善
D.没有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答案:D
19.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要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 )的人。
A.劳动能力
B.活动能力
C.思考能力
D.抚养能力
答案:A
20. ( )是以罗杰斯提出的“会心团体”概念为雏形
A.发展小组
B.成长小组
C.团体小组
D.治疗小组
答案:B
1.残疾的分类包括( )。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言语残疾
D.肢体残疾
E.智力残疾
答案:ABCDE
2.残疾人的发展需求包括( )。
A.教育发展的需求
B.价值实现的需求
C.社会交往的需求
D.职业发展的需求
E.经济发展的需求
答案:BCD
3.社区照顾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界定( )。
A.行动照顾
B.物质支援
C.直接帮助
D.心理支持
E.整体关怀
答案:ABDE
4. 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中的发展性服务包括( )。
A.康复服务
B.文化教育服务
C.就业服务
D.社会支持服务
E.医疗服务
答案:ABCD
5. 残疾人社区工作的阶段主要包括( )
A.社区介入阶段
B.社区调查阶段
C.制定社区工作计划阶段
D.实施工作计划阶段
E.总结评估阶段
答案:ABCDE
6.购买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程序包括( )
A.编制预算
B.组织购买
C.事前评估
D.签订合同
E.指导实施
答案:ABDE
7.残疾人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主要包括( )
A.接案
B.预估
C.计划
D.介入
E.评估和结案
答案:ABCDE
8.一般而言,社会学习理论的四个层次是( )。
A.三元交互理论
B.观察学习理论
C.自我调节理论
D.自我效能理论
E.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ABCD
9.在地区发展模式的介入技巧中,属于启动阶段的介入技巧有( )
A.开展公共活动
B.寻找介入事件
C.界定居民组织的目标
D.训练组织领袖
E.社区调查
答案:AE
10.下列属于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原则的有( )。
A.经验取向
B.结果取向
C.整合模式
D.系统与脉络
E.结构
答案:ACDE
1. 社区照顾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充分发挥社区内正规照顾的力量( )
答案:×
2. 多重残疾不属于残疾分类中的类型( )
答案:×
3.残疾人社会工作计划只需围绕服务的总体目标来制定( )
答案:×
4.日本第一部涉及残疾人问题的法律是《青少年福利法》( )。
答案:×
5.目前更为流行的是折中危机干预模式,它是对各种模式和策略有意识地、系统地进行选择和整合( )
答案:√
6.地区发展模式是罗斯曼提出的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之一( )
答案:√
7.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残疾人也不例外( )
答案:√
8.地区发展模式的过程目标是指在社区中要完成的具体的实质性的工作项目,或者要解决的具体的社区问题( )
答案:×
9.在中国香港地区,残疾人被称为“弱能人士“( )。
答案:√
10.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 )。
答案:×
11. 残疾人小组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充分发挥基层残联组织的作用( )
答案:×
12. 供养理论认为将残疾人“养起来”是好的办法( )。
答案:√
1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一成不变的( )。
答案:×
14.社会工作者需要将每个人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
答案:√
15.社会学习理论由于英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
答案:×
16.“教育是最好的保障“是公认的一个社会保障原则( )。
答案:×
17.接案过程中,会谈时间的安排由社会工作者决定( )
答案:×
18.残疾人社会服务的参与主体存在单一化问题,应该要实现多元治理( )。
答案:√
19.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并非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模式获得知识,而是通过操作才学会行为( )
答案:×
20.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非反思性治疗技术属于间接治疗方法( )
答案:×
1.( )的伦理原则的基础是对自主性的尊重。
A.知情同意
B.相对保密
C.尊重
D.绝对保密
答案:A
2.( )为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
A.生存性服务
B.发展性服务
C.康复性服务
D.教育性服务
答案:A
3.以下不属于地区发展模式中准备阶段的介入技巧的是( )。
A.拜访关键人物
B.与社区居民进行街头接触
C.训练组织领袖
D.寻找介入事件
答案:C
4.( )设施是保证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
A.无障碍
B.无阻碍
C.无干扰
D.无影响
答案:A
5.残疾人接受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时,需要的是一个具有( )的网络支持系统。
A.延续性
B.衍生性
C.持续性
D.微观性
答案:B
6.标签理论是由社会学家( )提出的。
A.涂尔干
B.马克思
C.贝克尔
D.韦伯
答案:C
7.( )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社区工作情境。
A.社区介入阶段
B.社区调查阶段
C.制定社区工作计划阶段
D.实施工作计划阶段
答案:B
8.下列不属于反思性治疗技术的是( )
A.“人在情境中”反思
B.直接影响
C.心理模式动力反思
D.人格发展反思
答案:B
9.社会工作( )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的灵魂,是广大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A.专业方法
B.价值观
C.专业理论
D.工作模式
答案:B
10.坚持( )的原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要相信每个残疾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
A.个别化
B.尊重
C.接纳
D.非批判
答案:C
11.( )主张残疾人应该生活在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让残疾人活到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平常人的生活。
A.正常化理论
B.标签理论
C.供养理论
D.社会排斥理论
答案:A
12.服务的( )是社区照顾的先决条件
A.发展性
B.整体性
C.地区性
D.社区化
答案:C
13.各级( )是购买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
A.社区
B.街道
C.政府
D.人大
答案:C
14.勒温把小组看作是一个( )的、能够受到更大场域空间影响的场域空间
A.静态的
B.动态的
C.正式的
D.非正式的
答案:B
15.( )是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广泛运用的的一种短期治疗方法。
A.家庭治疗
B.精神分析
C.危机干预
D.精神治疗
答案:C
16.( )也称为小组维持期、小组工作期或小组成就期。
A.小组初期
B.小组中期
C.小组后期
D.小组结束期
答案:C
17.在地区发展模式中,下列不属于巩固阶段的介入技巧的是( )。
A.界定居民的组织目标
B.协助组织工作的系统化
C.训练组织领袖,激励组织成员
D.开展公共活动
答案:D
18.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间接治疗技巧的实质是( )。
A.曲线治病
B.直接治病
C.间接治病
D.直线治病
答案:A
19.主体活动为实现社会进步所消耗的物质和精力、所做出的牺牲以及惩罚诸方面的总和称为( )。
A.社会活动
B.社会交往
C.社会代价
D.社会进步
答案:C
20.( )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公共服务。
A.社区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
C.事业单位服务
D.政府公共服务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