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max 激光米氏散射仿真:mie scattering和实验结果比较

作者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尝试使用Zemax软件进行米氏散射仿真,并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联系Polarization-sensitivescatteringinOpticStudio的作者,得到了帮助。分享了仿真代码,并寻求关于如何在水中实现米氏散射仿真的建议。

来新家坡快一年了,看了些mie scattering 的仿真。决定用zemax仿真一下。zemax的官网有个例子,但只用dll文件。觉得自己做一下。发现了很多问题 。也联系了"Polarization-sensitive scattering in OpticStudio"的作者,他很热情。这里Thank you, Guillem Carles Santacana。先看看仿真和实验的结果的比较。

digital_projector_flys_eye_homogenizer_R10k.zrd.JPGnature1.png

zemax 的物理仿真并不友好,对于加入的mie scattering如果在水中怎么做,没有做通,不知哪位能指点下呢。分享下米氏散射仿真的源码。

https://github.com/awublack/zemax-mie-scattering

zemax mie scattering Please cite the info below, when you use it.

Junfeng Wu, awublack@126.com. github:https://github.com/awublack/zemax-mie-scattering

跳不出去的网友可以联系我

awublack@126.com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如何使用Zemax进行前向侧向散射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的仿真。首先,我需要回忆Zemax的基本操作适用模块。Zemax主要用于光学设计,所以可能需要使用非序列模式来模拟激光发射散射路径。 接下来,前向散射侧向散射的区别。前向散射一般是激光束与目标相互作用后,散射光沿着原方向传播,而侧向散射则是与激光入射方向成一定角度,比如90度。所以在建模时,前向可能需要设置探测器在光束传播方向的后方,侧向则需在侧面放置探测器。 然后考虑系统组成。激光源参数,比如波长、发散角、功率。接着是发射光学系统,可能包括透镜或反射镜来准直光束。然后是散射介质,比如大气气溶胶,可能需要使用散射模型,如Mie散射或Rayleigh散射。接收光学系统需要设计合适的视场孔径,以及滤光片减少背景噪声。 仿真步骤的话,首先需要在Zemax中建立非序列系统,添加激光光源,设置参数。然后添加发射光学元件,调整准直。之后插入散射物体,可能需要用到散射面或体散射模型。设置探测器位置,前向放在光束后方,侧向放在侧面。运行光线追迹,分析探测器上的光强分布。 优化部分可能需要调整光学元件的参数,比如焦距、位置,或者探测器的位置角度,确保有效接收散射信号。性能评估指标可能包括信噪比、散射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等。 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正确设置散射模型,探测器位置的选择,以及如何区分前向侧向的配置。需要提醒他们参考Zemax散射模型文档,并可能结合实测数据进行验证。 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使用动态散射模拟,比如移动目标或变化的大气条件,这时候可能需要结合ZPL宏进行参数化分析。此外,噪声源如背景光或探测器噪声的模拟也很重要,以确保系统设计的鲁棒性。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并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或教程链接,如果有的话。可能还需要建议用户查阅Zemax官方手册或案例库中的类似模型,以获取更具体的指导。</think>### 使用Zemax进行前/侧向散射LiDAR仿真的方法 #### 1. **系统组成与基本原理** 前向散射侧向散射LiDAR的核心区别在于散射光接收方向: - **前向散射**:探测与激光发射方向接近的散射信号(如小角度散射),适用于气溶胶或颗粒物监测[^2]。 - **侧向散射**:探测与激光发射方向垂直的散射信号(如90°散射),常用于大气边界层分析[^3]。 Zemax需通过**非序列模式**模拟光路,主要组件包括: - 激光光源(波长、发散角、功率) - 发射/接收光学系统 - 散射介质(如大气、颗粒物) - 探测器(位置、视场角) #### 2. **仿真步骤** **步骤1:建立基础光路** ```python # 伪代码示例:Zemax非序列模式初始化 System = NonSequentialMode() System.AddObject(Laser(source_wavelength=1550nm, divergence=0.5mrad)) System.AddObject(TransmitLens(focal_length=100mm)) ``` **步骤2:添加散射模型** - 前向散射:使用`Mie散射`或`Henyey-Greenstein相位函数` $$ P(\theta) = \frac{1}{4\pi} \frac{1 - g^2}{(1 + g^2 - 2g\cos\theta)^{3/2}} $$ - 侧向散射:需定义散射介质属性文件(如`.DAT`格式的角分布数据) **步骤3:探测器设置** ```python # 前向散射探测器位置(沿激光方向偏移1m) Detector_Forward = RectangularDetector(position=(0,0,1000mm), size=50mm) # 侧向散射探测器位置(Y方向偏移0.5m) Detector_Side = CircularDetector(position=(0,500mm,0), radius=30mm) ``` #### 3. **关键优化方向** 1. **发射/接收视场匹配**:通过`ZPL宏`动态调整接收光学系统的FOV 2. **信噪比提升**:添加背景光噪声模型(`Incoherent Irradiance`)滤波器 3. **动态散射模拟**:使用`Parametric Sweep`分析不同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 **结果分析** - 前向散射信号强度分布(左)与侧向散射角度分布(右): ![前向散射与侧向散射信号对比](https://example.com/scattering_comparison.png) *典型散射信号特征示意图[^4]*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wublac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