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Q正传》-鲁迅 词语解释 | 经典语录

词语解释 

  • “太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出自《左传》-左丘明(春秋末期)

解释:(1)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功立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2)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的意思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立了大功。立言,就是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中国历史上,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禅者是反功利的,禅的本身就是不朽,生命的本体就是永恒,没有什么另外的三不朽;但是作为一个禅者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确有三不朽。禅,若把它分开来看,三不朽是成立的。经国先生有一句话非常好:「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句话讲得很好。所谓「立功」就是为众生求利益,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的心灵,使众生都能够「除苦得乐」。  

  • 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⑤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⑦而已矣。”   --出自《论语.子路》

【注释】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②奚(xī):什么。

③正名:正名分。

④迂:迂腐。

⑤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⑥中:得当。

⑦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 “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或认可的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传记。
    • 宣付国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历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
    • 引车卖浆: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姓。

    • 僭称 jian cheng : 古典词汇,指犹言妄称或用作谦词。
    •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来审视规范道德行为,化解单一的道德规范引发的潜在社会矛盾,此词本无褒贬。而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

三教:儒教 道教 佛教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农家  这九家合称九流。

 

九流又分上中下三等: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弹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在旧社会,一般的人是看不起下九流的人物的,不愿和他们同桌吃饭,同路而行。

 

 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中分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小说家闲事娱乐,在古时只有“不学无术”,不具有功名家业,不耕不织的人,才会钻研。以此为生,往往需要迎合他人,近于阿谀奉承。而古代极为缺乏物质资源,小说家无法服务于社会,故而被认为“不入流”。

                • 地保:本义指地势险要易守,或者清朝和民国初年在地方上为官府办差的人。
                •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因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秀才为茂才;后来有时也沿用作秀才的别称。
                • 《郡名百家姓》:《百家姓》是以前学塾所用的识字课本之一,宋初人编纂。为便于诵读,将姓氏连缀为四言韵语。《郡名百家姓》则在每一姓上都附注郡(古代地方区域的名称)名,表示某姓望族曾居古代某地,如赵为“天水”、钱为“彭城”之类。
                • 胡适之(1891—1962):即胡适,安徽绩溪人,买办资产阶级文人、政客。他在一九二○年七月所作《〈水浒传〉考证》中自称“有历史癖与考据癖”。
                • “行状”:原指封建时代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事迹的文字,一般由其家属撰写。这里泛指经历。
                • 土谷祠:即土地庙。土谷,指土地神和五谷神。
                • 舂米(chōng mǐ)把谷子放在舂米桶内用舂米杵砸出壳的过程。
                • “文童”:也称“童生”,指科举时代习举业而尚未考取秀才的人
                • 状元:科举时代,经皇帝殿试取中的第一名进士叫状元。
                • 押牌宝:一种赌博。赌局中为主的人叫“桩家”;下文的“青龙”、“天门”、“穿堂”等都是押牌宝的用语,指押赌注的位置;“四百”、“一百五十”是押赌注的钱数。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据《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胡中,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马良,其子好骑,堕而折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控弦而战,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赛神:即迎神赛会,旧时的一种迷信习俗。以鼓乐仪仗和杂戏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以酬神祈福。
                • 《小孤孀上坟》:当时流行的一出绍兴地方戏。
                • 太牢:按古代祭礼,原指牛、羊、豕三牲,但后来单称牛为太牢。
                • 皇帝已经停了考: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令自丙午科起,废止科举考试。
                • 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状, 形状,样子,应有的表现,礼貌。
                • 奚落:指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落魄时遭人奚落,意不少屈。
                • 敌忾,汉语词汇,拼音为dí kài,是抵抗所愤恨敌人的意思。
                • 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 哭丧棒:旧时在为父母送殡时,儿子须手拄“孝杖”,以表示悲痛难支。阿Q因厌恶假洋鬼子,所以把他的手杖咒为“哭丧棒”。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见《孟子·离娄》。据汉代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见《孟子·离娄》。据汉代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若敖之鬼馁而”:语出《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尹子良(若敖氏)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他。子良没有依从。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意思是若敖氏以后没有子孙供饭,鬼魂都要挨饿了。而,语尾助词。
                • “不能收其放心”:《尚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维艰。”放心,心无约束的意思。
                • 妲己:殷纣王的妃子。下文的褒姒是周幽王的妃子。《史记》中有商因妲己而亡,周因褒姒而衰的记载。貂蝉是《三国演义》中王允家的一个歌妓,书中有吕布为争夺她而杀死董卓的故事。作者在这里是讽刺那种把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都归罪于妇女的观点。
                • “男女之大防”:指封建礼教对男女之间所规定的严格界限,如“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礼记·内则》),“男女授受不亲”(《孟子·离娄》),等等。
                • “诛心”:犹“诛意”。《后汉书·霍〔言胥〕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诛心、诛意,指不问实际情形如何而主观地推究别人的居心。
                • 遗老: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 号啕:放声大哭

《小孤霜上坟》:

暖洋洋春景百花鲜,

对双双鸳鸯在水上眠。

红艳艳桃花满园放,

绿沉沉杨柳垂溪边。

细飘飘几点清明雨,

伊哑哑无数扫墓船。

只见那烟雾雾春风飘白纸,

又听得娇滴滴声音哭青天;

惨凄凄泪湿鲛绡帕。

亲夫吓,你不该撇奴奴独自到黄泉,

全不想哭啼啼的孩子把谁人靠;

可怜奴泪汪汪满腔心事对谁言。

意欲欲再醮旁人去,

一心心抛不下这旧家园。

悲切切哭得肠欲断,

嗽声声跪倒坟旁边。

泪盈盈敬夫三杯酒,

气喘喘掩泪尚留恋;

愿夫君早些些带奴赴冥间。

《小孤孀上坟》是浙江绍兴地区的一出地方戏,在小说中,阿Q经常哼唱着《小孤孀上坟》在未庄游来晃去。我并不认为这个细节是一处随意的闲笔,因为鲁迅文章的一个极大的特征在于精粹、浓缩,极少废笔,许多细小的部分都可以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何况《小孤孀上坟》在文章中曾反复出现(阿Q面对吴妈时,脑子里闪现的也是“小孤孀”这个概念),因此,曲名的选择和它在文章中的功能乃是有意为之,这一细节很值得分析。“孤孀”,也就是寡妇,这个语词在中国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意味,她们不仅仅是指一类失去了丈夫、因而无依无靠的可怜的女人,并且她们还必须遵循传统道德的严格规定,以不再改嫁的方式来证明女人的贞操。这出戏既然叫做《小孤孀上坟》,那么它的戏文必然是诉说女子失去丈夫的痛苦,应该是充满了幽怨哀痛,凄切悲伤的。可是这本该引发人们同情的曲词,现在却挂在四处游荡的阿 Q的嘴上,戏曲的意义立刻发生了反转。阿Q粗俗 的哼唱使戏曲中的丧夫之痛变成可以把玩的东西,这种亵玩不仅仅是从他人的痛苦中获取愉悦的不人道的举动,并且也反映出一种男性性心理的投射方式:通过对戏文中的小孤孀的亵玩态度,来达到自己欲望的想像性满足。《小孤孀上坟》的原初含义经过现实语境的过滤而丧失殆尽。鲁迅在这里只通过阿 Q哼唱小曲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写出了中国两性 文化中的一个特点:通过贞节观念实现对丧夫的女人身体的囚禁,却又使她们变成人人均可窥视、亵玩的对象;在锁闭最严的地方,恰是欲望窥视最集中的地方。——《阿Q正传》与中国两性文化(唐利群)

龙虎斗

龙虎斗也是一出绍兴地方戏,当然其他地方戏也有以此为背景的,但在鲁迅小说里只能是绍兴地方戏。说的是宋朝初年,因刘钧割据河东,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以欧阳方挂帅,呼延寿廷为先锋,二人夙有嫌隙。呼延寿廷在阵前勇创刘钧,并发现元帅欧阳方通敌事实。欧阳方先发制人,蒙蔽赵匡胤。反诬呼延寿廷造反,杀人灭口。赵匡胤因此被困河东。呼延寿廷有子呼延赞,天生喑哑,梦中得神灵治愈,并授以鞭法。呼延赞遂招兵买马,随母统兵至河东,攻克白龙关,一战而诛刘钧,并直逼御营,必欲鞭杀赵匡胤,以报父仇。由于呼延寿廷鬼魂出现,说明自己是被欧阳方杀害,呼延赞方才罢手。全剧以擒杀欧阳方作结。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nnieBabygn/p/6500815.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