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调优基础篇-内存模型

阅读完本文你可以获得什么?

  • 了解JVM调优三步曲
  • 熟悉JVM内存模型
  • 了解方法区、永久代、元空间的区别
  • 知道为什么JDK8后从永久代变成了元空间
  • 了解CLASS文件格式

本文目的

JVM调优,通俗的来讲分为三步:事前、事中、事后。
事前:是项目上线前根据对象大小,和预估流量进行计算,看看新生代、老年代、方法区,应该怎么设置大小
事中:是项目上线期间在还没有发生OOM之前根据GC的情况进一步判断参数配置
事后:是发生OOM后根据“现场”情况,排除代码问题内存泄漏等情况,对多个代的参数配置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可以看到调优不管是在哪个阶段,都是优化不同分代的参数,所以有必要带领大家回顾一下JVM内存模型。

本文是JVM调优基础篇第二篇,前一篇文章已经讲述了怎么计算对象的大小 怎么计算对象的大小没看过的同学可以自行查看。

本文会先概括讲述一下JVM的数据类型和内存模型都包括什么东西?然后对每个模块一一深入解释

数据类型

  • primitive types :原始类型
  • reference types:引用类型

像Java编程语言一样,Java虚拟机可对两种类型进行操作:原始类型和引用类型。 相应地,可以将两种类型的值存储在变量中,作为参数传递,由方法返回并对其进行操作:原始值和引用值。

内存模型概述

JVM内存模型整体上来看分为三部分:类加载子系统、执行引擎、运行时数据区。

JVM内存模型
因为本文的出发点是回顾运行时数据区各代的大小,所以不会详细介绍类加载子系统和执行引擎的相关细节。

类加载子系统

JVM通过类加载器把Class文件从磁盘(一般是)读取到内存中对应的是Class Content ,然后经过JVM虚拟机规范的检查和编译,生成Class对象。

类加载的流程一般都是采用双亲委派模型,然后经历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直到卸载。有关类加载的流程就不在这详细展开了,只说一下Class文件。

在虚拟机规范中只是制定了一个JVM的抽象概念。 它没有描述Java虚拟机的任何特定实现。规范中说要正确实现Java虚拟机,我们仅需要能够读取类文件格式并正确执行其中指定的操作,可见Class文件的重要性。

Class文件

Class文件是一组已8位字节为基础长度的二进制字节流 ,各个数据项目严格按顺序紧凑的排列在 Class 文件中,中间没有添加任何分隔符。

当遇到需要占用超 过8字节长度的数据项时,会按照高位在前的方式分割成若干个8个字节来存储

Class 文 采用类似于C语言结构体的伪结构存放数据,这种结构只有两种数据类型:无符号数和表

  • 无符号数属于基本数据类型:以 U1 U2 U4 U8 来代表 1 ,2,4,8 个字节的无符号数;无符号数可以用来描述数字,索引引用,数量值或者按照UTF-8编码的字符串值
  • 表是由多个无符号数或其他表作为数据项构成的复合数据类型,所有的表都习惯性的以“_info” 结尾。整个 Class 文件本质上就是一个表。

Class文件格式

1、魔数

每个 Class 文件头的四个字节称为魔数 ,它的唯一作用是确定一个 Class 文件是否是可以被虚拟机加载的

2、版本号

有两个版本号 小版本号、和主版本号,一共使用四字节来表示。Java的版本号是从45开始的

类加载验证时会起作用,高版本可以运行低版本,反之不能。

3、常量池

由于常量池的数量不是固定的,所以在常量池的入口放置一项U2类型的数据,代表常量池的容量计数值

Class文件中只有常量池的文件计数是从1开始的,0有特殊的作用(来表示不引用任何一个常量池的特殊的含义)

常量池中存放两种数据:字面量、符号引用

字面量
字面量比较接近 Java 语言层面的常量的概念
文本字符串,声明为 final 的常量值等
符号引用
类和接口的全限定名
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
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
4、访问标志

这个标志用于识别一些类或接口层次的访问信息,包括:这个 class 是类还是接口,是否定义为 public 类型,是否定义为 abstract 类型,如果是类的话是否声明为 final 类型等。

5、类索引、父类索引与接口索引集合

类索引 “this_class” 和父索引 “super_class” 都是一个U2类型的数据,而接口索引集合是一组U2类型数据的集合,Class 文件通过这三个数据项来确定这个类的继承关系。

和常量池一样接口索引集合的大小也是不固定的,所以前边放置了一个U2类型的数值来表示接口索引的大小。下边的方法表、字段表、属性表都是类似,下边不会再赘述。

6、字段表集合

字段表用来描述接口或者类中声明的变量

7、方法表集合

方法表用来描述接口或者类中声明的方法
方法表集合信息

8、属性表集合

在Class文件、字段表、方法表中都可以携带自己的属性表集合,以用于描述某些场景专有的信息。

属性表集合

字节码指令

Java 虚拟机的指令由一个字节长度的代表着某种特定操作含义的数字(称为操作码),以及紧跟其后的多个代表此操作所需参数(称为操作数)而构成。

由于虚拟机采用面向操作数栈而不是寄存器的架构,所以大多数的指令都不包含操作数,只有一个操作码。

字节码和数据类型
  • 加载和存储指令
    用于将数据在栈桢中的局部变量表和操作数栈之间来回传输。
  • 运算指令
    运算指令用于对两个操作数栈上的值进行某中特定的运算,并把结果重新存入到操作数栈
  • 类型转换指令
    可以将两种不同类型数数值进行相互转换。
  • 对象创建和访问指令
  • 操作数栈管理指令
  • 控制转移指令
  • 方法调用和返回指令
  • 异常处理指令
  • 同步指令
    java 虚拟机可以支持方法的同步和方法内部一段指令序列的同步,这两种同步结构都是使用管程(Monitor)来支持的
    方法级的同步是隐式的,既无需通过字节码指令来控制。它实现在方法调用和返回的操作之中。
    同步一段指令集序列通常是由 java 语言中的 synchronize 语句块来表示的,java 虚拟机指令级中有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st 两条指令来支持 synchronize 语义的

具体的命令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JVM指令手册

实例

有如下类

public class APP {

    private static int i = 1;

    private int b =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 app = new APP();
        app.add(1);
        System.out.println(i);
    }

    private void add(int param) {
        i += param;
    }

}

通过 jclasslib 看它的class文件结构:

General info
General Info
通过javap -verbose App查看详细信息

警告: 二进制文件App包含org.learn.code.jvm.APP
Classfile ./target/classes/org/learn/code/jvm/App.class
  Last modified 2020-5-23; size 773 bytes
  MD5 checksum fa818076b88cec56e09844e32bfcdfd1
  Compiled from "APP.java"
public class org.learn.code.jvm.APP
  // 次版本
  minor version: 0
  // 大版本
  major version: 49
  //访问标示
  flags: ACC_PUBLIC, ACC_SUPER
  //常量池
Constant pool:
   #1 = Methodref          #9.#31         // java/lang/Object."<init>":()V
   #2 = Fieldref           #3.#32         // org/learn/code/jvm/APP.b:I
   #3 = Class              #33            // org/learn/code/jvm/APP
   #4 = Methodref          #3.#31         // org/learn/code/jvm/APP."<init>":()V
   #5 = Methodref          #3.#34         // org/learn/code/jvm/APP.add:(I)V
   #6 = Fieldref           #35.#36        //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7 = Fieldref           #3.#37         // org/learn/code/jvm/APP.i:I
   #8 = Methodref          #38.#39        //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I)V
   #9 = Class              #40            // java/lang/Object
  #10 = Utf8               i
  #11 = Utf8               I
  #12 = Utf8               b
  #13 = Utf8               <init>
  #14 = Utf8               ()V
  #15 = Utf8               Code
  #16 = Utf8               LineNumberTable
  #17 = Utf8               LocalVariableTable
  #18 = Utf8               this
  #19 = Utf8               Lorg/learn/code/jvm/APP;
  #20 = Utf8               main
  #21 = Utf8               ([Ljava/lang/String;)V
  #22 = Utf8               args
  #23 = Utf8               [Ljava/lang/String;
  #24 = Utf8               app
  #25 = Utf8               add
  #26 = Utf8               (I)V
  #27 = Utf8               param
  #28 = Utf8               <clinit>
  #29 = Utf8               SourceFile
  #30 = Utf8               APP.java
  #31 = NameAndType        #13:#14        // "<init>":()V
  #32 = NameAndType        #12:#11        // b:I
  #33 = Utf8               org/learn/code/jvm/APP
  #34 = NameAndType        #25:#26        // add:(I)V
  #35 = Class              #41            // java/lang/System
  #36 = NameAndType        #42:#43        // out:Ljava/io/PrintStream;
  #37 = NameAndType        #10:#11        // i:I
  #38 = Class              #44            // java/io/PrintStream
  #39 = NameAndType        #45:#26        // println:(I)V
  #40 = Utf8               java/lang/Object
  #41 = Utf8               java/lang/System
  #42 = Utf8               out
  #43 = Utf8               Ljava/io/PrintStream;
  #44 = Utf8               java/io/PrintStream
  #45 = Utf8               println
  //方法表
{
//构造方法
  public org.learn.code.jvm.APP();
    descriptor: ()V
    flags: ACC_PUBLIC
    Code:
    //操作数栈  基部变量表   参数
      stack=2,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init>":()V
         4: aload_0
         5: iconst_1
         6: putfield      #2                  // Field b:I
         9: return
         //源码行号  :字节码指令
      LineNumberTable:
        line 3: 0
        line 7: 4
        //局部变量表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10     0  this   Lorg/learn/code/jvm/APP;
	//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descriptor: ([Ljava/lang/String;)V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Code:
      stack=2, locals=2, args_size=1
         0: new           #3                  // class org/learn/code/jvm/APP
         3: dup
         4: invokespecial #4                  // Method "<init>":()V
         7: astore_1
         8: aload_1
         9: iconst_1
        10: invokespecial #5                  // Method add:(I)V
        13: getstatic     #6                  // Field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16: getstatic     #7                  // Field i:I
        19: invokevirtual #8                  // Method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I)V
        22: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0: 0
        line 11: 8
        line 12: 13
        line 13: 22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23     0  args   [Ljava/lang/String;
            8      15     1   app   Lorg/learn/code/jvm/APP;
//静态快
  static {};
    descriptor: ()V
    flags: ACC_STATIC
    Code:
      stack=1, locals=0, args_size=0
         0: iconst_1
         1: putstatic     #7                  // Field i:I
         4: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5: 0
}
//属性信息
SourceFile: "APP.java"

执行引擎

执行引擎分为两种:基于栈的解释执行和基于寄存器的

java 编译器输出的指令流,基本上是一种基于栈的指令集架构,指令流中的指令带部分都是零地址指令,他们依赖操作数栈进行工作。

基于寄存器的指令集,指令中带有地址

基于栈的指令集的优点是:可以移植,寄存器由硬件直接提供,程序直接依赖这些硬件寄存器则不可避免的要收到硬件的约束,

基于栈的指令集的缺点: 相对来说慢

运行时数据区

内存结构

概览见上边的整体图示

由于1.6、1.7、1.8 各个版本直间有差异所以再给大家画的具体一点

1.6时

1.6

1.7时

1.7

1.8时

1.8

线程共享,几乎所有对象都在这里分配内存,是垃圾收集的主要区域(“GC 堆”)
最小 1/64 最大 1/4

堆的划分
从内存分配的角度来看

可能会划分出多个线程私有的分配缓冲区TLAB

从内存回收的角度来看

现代的垃圾收集器基本都是采用分代收集算法,其主要的思想是将堆逻辑上分成两块:新生代、老年代,针对不同类型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

新生代
分为 Surviver和 Eden
Eden与Surviver区域默认比例8:1:1 需要指定比例不然不会走默认。
Surviver:分为平等对称的2块,From Survivor 空间(s0)、To Survivor 空间(s1)

为什么新生代又拆分出两块?且大小不同

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收集时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
所以使用复制算法进行垃圾回收,如果采用一半一半的配置,那将会有一半的空间浪费,具hotSpot官方调查,新生代大约会有85%的对象时每次都会回收的,所以制定了8:1:1 既可以防止碎片还能节约空间。

老年代
老年代中存活的对象主要有三种:长期存活的对象和大对象(enden区分配不了的)另外还有空间分配担保产生的对象

因为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 所以内存设置会比新生代大。

控制参数

可以通过 -Xms 和 -Xmx 两个虚拟机参数来指定一个程序的堆内存大小,
第一个参数设置初始值,第二个参数设置最大值。-Xmn:新生代大小

异常情况

会发生OOM

方法区

用于存放已被加载的类信息,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1.7及之前:是JVM内存中的一部分数据区 成为老年代
1.8之后:从虚拟机内存中移除,在堆外开辟空间,受机物理体内存大小的限制 称为元空间

方法区、老年代、元空间的区别?

方法区是JVM中定义的规范,该规范只定义了这个区中一般放什么,并没有规定这块内存要放在什么位置,回收策略是什么。

老年代和元空间只是他们的一种具体的实现。

为什么从老年代替换成元空间?

个人感觉有很多种原因

  • sun和hotspot合并 sun原来是元空间所以合并之后hotspot 改成了元空间
  • 早期受机器内存大小的限制,后来可使用的内存大小变大了
    早期都是32位机,能使用的最大内存是232=4G,如果老年代不放在堆中受控制,那么加载的时候可能会无限的使用这块有限的内存,最终会影响其他的应用程序。
    现在大多数都是64位机,除了16字节的保留位,能使用的最大内存是248 这都是好几T的数据了,一般类加载是大到不了的所以不用太关心这块内存的使用
  • 还有一个可能是业务的发展,需要加载的class文件越来越多
控制参数

1.7及之前 配置老年代
-XX:PermSize 设置最小空间 -XX:MaxPermSize 设置最大空间。

1.8及之后 配置元空间
变为元空间后如果不设置大小理论上只受物理机内存大小限制
最小是 20.75 M
-XX:MetaspaceSize=N和 -XX:MaxMetaspaceSize=N 来指定最大最小值

和堆区一样,为了防止动荡一般建议在JVM参数中将MetaspaceSize和MaxMetaspaceSize设置成一样的值。

异常情况

动态扩展失败一样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运行时常量池
  • 1.6时:运行时常量池存在堆中
  • 1.7时:运行时常量池放在方法区中
  • 1.8时:运行时常量池放在堆中 方法区从JVM内存中移除,在堆外开辟了空间(元空间)存放方法区中的数据
  • 除了在编译期生成的常量,还允许动态生成,例如 String 类的 intern()。
  • Class 文件中的常量池(编译器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会在类加载后被放入这个区域。
虚拟机栈

虚拟机栈,每个线程所独有,存放的是局部变量和对象的引用。

栈里面存放的是栈帧 方法的执行和调用就是一个栈针出栈入栈的过程。

对象也可以在栈上分配,看我的这篇文章怎么计算对象的大小

栈帧

栈帧按虚拟机规范分为:操作数栈、局部变量表、动态链接、返回地址、其他信息。
在hotspot中 没有其他信息,上面的图中用虚线标示

操作数栈

JVM是基于栈的解释执行,每条指令没有地址,是通过操作数和局部变量表来进行操作。

局部变量表

包括入参 和局部变量

动态链接

代表的是方法的直接地址,方法调用是需要拿到直接地址进行调用

返回地址

返回地址的作用,用来恢复 操作数栈的指针和局部变量表的指针,并且如果有返回值,也会把返回值入另一方法的局部变量表

寄存器的值应该也会恢复(存疑)。

控制参数

默认大小为1M 最小为160K 可以通过 -Xss 来控制

异常情况

会发生OOM 分两种情况

  • 栈深度不够,一般是递归调用
  • 没有内存给新创建的栈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类似,也会有OOM只不过是在运行Native方法时使用的。

程序计数器/PC寄存器

如果执行的方法不是本地方法,则计数器包含当前正在执行的Java虚拟机指令的地址。 如果线程当前正在执行的方法是本地方法,则Java虚拟机的pc寄存器的值未定义。

Java虚拟机的pc寄存器足够宽,可以在特定平台上保存returnAddress或本机指针。

字节码解释器工作时,就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
是唯一一个不会产生OOM的区域

  • 4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