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基本存储管理


一、设备的识别

  1. 文件位置
    设备接入后在系统中都使用文件的形式在系统中进行存储
SATA/SAS/USB	/dev/sda1 					#sda分别为s=SAST d=DISK a=第几块
IDE				/dev/hd0  					#h= hard
VIRTIO-BLOCK	/dev/vda,/dev/vdb			#v=virtio
M2(SSD)			/dev/nvme0,/dev/nvme1		#nvme=m2
SD/MMC/EMMC()	/dev/mmcblk0,/dev/mmcblk1	#mmcblk=mmc卡
光驱				/dev/cdrom,/dev/sr0,/dev/sr1#
  1. 查看方式
fdisk -l					#查看磁盘分区情况
lsblk						#设备使用情况
blkid						#设备管理方式及设备id
df							#查看正在被系统挂载的设备
cat /proc/partitions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Linux内存管理是一种复杂且功能强大的技术,它基于一系列算法和策略来有效地使用和管理系统的内存资源。以下是Linux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1. 分页和段管理:Linux采用分页机制来管理物理内存,它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或帧。同时,它还采用分段机制来管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为一系列段(如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段)。 2. 内存映射:Linux使用内存映射来将文件或设备直接映射到内存,这样可以直接访问文件内容或设备寄存器,而无需进行系统调用或访问文件系统。 3. 交换和回收:当系统内存不足时,Linux使用交换机制将不再活跃的进程或数据页从内存移除,并将其存储在交换空间(也称为交换分区)。当需要更多内存时,可以从交换空间恢复这些页面。回收机制则用于回收不再需要的内存页面,以供其他进程使用。 4. 缓存:Linux使用缓存来提高内存使用效率。缓存通常包括页替换缓存(用于存储不再使用的页面)和缓存数据结构(如TLB,用于加速虚拟到物理的转换)。 5. 动态内存分配:Linux提供了多种动态内存分配机制,如brk()和sbrk()系统调用来调整堆的大小,mmap()系统调用用于映射文件或创建新的内存区域。 6. 内存使用和监控:Linux提供了多种工具和接口来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如free、top、vmstat等命令,以及/proc文件系统的信息。 总的来说,Linux的内存管理策略旨在实现高效的内存使用、动态调整、缓存优化和故障恢复等功能,以确保系统在各种负载和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