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 整合 Redis 做缓存机制


1. Redis 简介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 是一个由 Salvatore Sanfilippo 写的 key-value 存储系统,是跨平台的非关系型数据库。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遵守 BSD 协议、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分布式、可选持久性的键值对(Key-Value)存储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

Redis 通常被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因为值(value)可以是字符串(String)、哈希(Hash)、列表(list)、集合(sets)和有序集合(sorted sets)等类型。

1.1. Redis的特点

  •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1.2. Redis的优势

  • 性能极高 –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
  • 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支持二进制案例的 Strings, Lists, Hashes, Sets 及 Ordered Sets 数据类型操作。
  • 原子 –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意思就是要么成功执行要么失败完全不执行。单个操作是原子性的。多个操作也支持事务,即原子性,通过MULTI和EXEC指令包起来。
  • 丰富的特性 – Redis还支持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过期等等特性。

1.3. Redis的不同之处

  • Redis有着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并且提供对他们的原子性操作,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数据库的进化路径。Redis的数据类型都是基于基本数据结构的同时对程序员透明,无需进行额外的抽象。
  • Redis运行在内存中但是可以持久化到磁盘,所以在对不同数据集进行高速读写时需要权衡内存,因为数据量不能大于硬件内存。在内存数据库方面的另一个优点是,相比在磁盘上相同的复杂的数据结构,在内存中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这样Redis可以做很多内部复杂性很强的事情。同时,在磁盘格式方面他们是紧凑的以追加的方式产生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进行随机访问。

2. SpringBoot 整合 Redis

2.1. Pom文件添加Redis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2.2. 配置 application.yml

spring:
  redis:
  	# Redis服务器地址
    host: localhost
    # Redis服务器连接端口
    port: 6379
	# Redis数据库索引
    database: 1
    # Redis服务器连接密码(默认为空)
    password: redis#1234
    jedis:
      pool:
        # 资源池中最大连接数
        # 默认8,-1表示无限制;可根据服务并发redis情况及服务端的支持上限调整
        max-active: 50
        # 资源池运行最大空闲的连接数
        # 默认8,-1表示无限制;可根据服务并发redis情况及服务端的支持上限调整,一般建议和max-active保持一致,避免资源伸缩带来的开销
        max-idle: 50
        # 资源池中的最小空闲连接数
        min-idle: 0
        # 当资源池连接用尽后,调用者的最大等待时间(单位为毫秒)
        # 默认 -1 表示永不超时,设置5秒
        max-wait: 5000
    # 连接超时时间(毫秒)
    timeout: 1000

2.3. 在启动类上添加 @EnableCaching 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Caching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run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3. 使用方法

3.1. Redis缓存配置类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Valu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CacheManag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CachingConfigurerSuppor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EnableCach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ache.RedisCacheManag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nnection.RedisConnectionFacto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empl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StringRedisTempl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serializer.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annotation.JsonAutoDetect;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annotation.PropertyAccessor;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databind.ObjectMapper;


/**
 * Redis缓存配置类
 * @author tinghesi
 *
 */
@Configuration
@EnableCaching
public class RedisConfig extends CachingConfigurerSupport{
   

    @Value("${spring.redis.host}")
    private String host;
    @Value("${spring.redis.port}")
    private int port;
    @Value("${spring.redis.timeout}")
    private int timeout;
    
    //缓存管理器
    @Bean 
    public 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SuppressWarnings("rawtypes")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
   
        Redis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 = new RedisCacheManager(redisTemplate);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 
        cacheManager.setDefaultExpiration(10000);
        return cacheManager;
    }
    @Bean
    public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Redis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StringRedisTemplate template = new StringRedisTemplate(factory);
        setSerializer(template);//设置序列化工具
        template.afterPropertiesSet();
        return template;
    }
     private void setSerializer(StringRedisTemplate template){
   
            @SuppressWarnings({
    "rawtypes", "unchecked" })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 new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Object.class);
            ObjectMapper om = new ObjectMapper();
            om.setVisibility(PropertyAccessor.ALL, JsonAutoDetect.Visibility.ANY);
            om.enableDefaultTyping(ObjectMapper.DefaultTyping.NON_FINAL);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setObjectMapper(om);
            template.setValueSerializer(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
}

3.2. 注解详情介绍

注解 作用
@Cacheable 主要针对方法配置,能够根据方法的请求参数对其结果进行缓存
@CacheEvict 清空缓存
@CachePut 保证方法被调用,又希望结果被缓存。
  1. @Cacheable 表示将返回结果缓存到redis,key值为dict::{ {第一个参数}}
    “#p0”表示取第一个参数,如果参数为对象,则可以通过#p0.id获取对象的id。
    就是将查询结果缓存到redis中,(key="#p0")指定传入的第一个参数作为redis的key。

  2. @CacheEvict 表示删除该缓存数据,就是指定key,删除缓存数据,allEntries=true,方法调用后将立即清除缓存。

  3. @CachePut 表示修改该缓存数据,就是指定key,将更新的结果同步到redis中。、

关于springboot缓存名的说明

使用SpringBoot缓存必须配置名字可以使用@CacheConfig(cacheNames = {“itemService”})在类上配置该类公用的名字,也可以使用@Cacheable(value=”item”)在方法上配置只适用于该方法的名字。如果类和方法上都有配置,以方法上的为准。
  springBoot会自动拼装缓存名,规则是:配置的名字+两个冒号+方法的实参;
  
关于@CacheConfig和@Cacheable注解的说明

@Cacheable(value=”item”),这个注释的意思是,当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会从一个名叫 item 的缓存中查询,如果没有,则执行实际的方法(即查询数据库),并将执行的结果存入缓存中,否则返回缓存中的对象。
  在上面代码示例中@Cacheable注解设置了两个参数一个是value,一个是key。key的值"#p0"在执行过程中会被getItemById方法的实参所替换,例如id的值3 那么缓存的名字就会是"item::3";如果不设置key,系统会自动也会是这个效果。


3.3. 缓存数据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Delete;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Insert;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Mapper;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Param;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Select;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Upd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CacheConfi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CacheEvic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CachePu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Cacheable;

import springboot.domain.User;

@Mapper
@CacheConfig(cacheNames = "users")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Insert("insert into user(name,age) values(#{name},#{age})")
    int addUser(@Param("name")String name,@Param("age")String age);
    
    @Select("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id}")
    @Cacheable(key ="#p0") 
    User findById(@Param("id") String id);
    
    @CachePut(key = "#p0")
    @Update("update user set name=#{name} where id=#{id}")
    void updataById(@Param("id")String id,@Param("name")String name);
    
    //如果指定为 true,则方法调用后将立即清空所有缓存
    @CacheEvict(key ="#p0",allEntries=true)
    @Delete("delete from user where id=#{id}")
    void deleteById(@Param("id")String id);
}

或在需要缓存的方法上添加 @Cacheable 注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新兴的软件架构体系,它将一个大型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提供一定的功能,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协同工作,构成一个松散耦合的系统。 而 Spring Boot 是一个快速创建基于 Spring 的应用程序的框架。它采用约定大于配置的方式,简化了 Spring 应用程序的开发,同时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 Redis 是一种高速缓存数据库,具有高并发和低延迟的特点。它能够在存储和读取大规模数据时提供快速的性能和可靠的持久性。 秒杀是指在限定时间内,将大量的请求按照系统预设的规则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购买或者抢购等活动。在传统的单机架构中,秒杀的高并发场景经常会导致系统崩溃或者响应缓慢,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微服务、Spring BootRedis 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秒杀系统的高并发问题。采用微服务架构,可以将每个服务拆分为独立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使用 Spring Boot 框架,则可以快速搭建服务,并利用它的依赖注入和 AOP 等特性,增加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而 Redis 则可以作为高速缓存数据库,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在秒杀场景中,可以将商品和库存信息缓存Redis 中,同时采用消息队列来控制请求的流量,避免系统瞬时崩溃。在秒杀活动开始前,将商品信息和库存信息加载到 Redis 中,由 Redis 进行管理,并在秒杀结束后将结果写入数据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可靠性,同时保证秒杀活动的公平性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廷赫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