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入门(四)Ajax、Promise异步、Axios通信、vue-router路由、组件库

Ajax

AJAX: 全称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即异步JS和XML。

通过AJAX可以在浏览器中向服务器发送异步请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无刷新的获取数据。

Ajax不是新的编程语言,而是一种将现有的标准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新方式。以前Ajax是用XML格式的字符串进行数据交换,现在已经被JSON取代了。

前端原生JS发送get网络请求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jax特点

优点:

  • 可以无需刷新页面,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 允许依据用户事件来更新部分页面内容

缺点:

  • 没有浏览历史,不能回退
  • 存在跨域问题(同源策略限制)
  • SEO不友好(搜索引擎优化,对爬虫不友好)

Promise 异步编程(缺)

Promise是ES6的异步编程解决方案,从语法上说,Promise是一个构造函数,从功能上说,Promise对象用于封装一个异步操作,并可以获取其成功 / 失败的结果值。

在引入Promise之前,异步编程一般使用回调函数实现:

  1. List it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Promise异步编程的好处在于:

  • 1、指定的回调的方式更加灵活:不需要在启动任务前就准备好回调函数。Promise: 启动异步任务 =》返回promise对象 =》 给promise对象绑定回调函数(甚至可以在异步任务结束后指定多个)
  • 2、支持链式调用,可以解决回调地狱(异步任务嵌套异步任务,可能导致回调地狱)带来的编程混乱与异常处理麻烦的问题。

Promise基本使用

  • step1:构建Promise对象,该对象接受一个函数类型的参数。函数有两个函数类型的参数resolve(异步任务解决),reject(异步任务被拒绝)。函数体是异步任务。

  • step2:调用then方法,给promise对象绑定成功回调和失败时的回调。step1中可以给resolve()或者reject()指定参数,在then方法中可以接收该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状态 - PromiseState

PromiseState是promise实例对象上的一个属性。
一个promise对象初始的状态为pending(待定),pending根据异步任务是否执行成功,会转为resolved(解决)或者rejected(拒绝),只有这2种,且一个promise对象只能改变一次!!!

resolved()与rejected()都可以携带结果数据,一般:

  • resolved()结果数据称为value
  • rejected()结果数据称为reason

结果 - PromiseResult

PromiseResult是Promise实例对象上另外一个属性,保存着Promise对象成功 / 失败的结果。resolved()与rejected()可以更改该属性的内容。

Axios

Axios是一个基于Promise封装的http客户端,可以在浏览器中发送AJAX请求,或者在Node.js中发送http请求。

Vue中使用Axios

step1:安装及引入

 npm install axios

在vue项目的main.js文件中引入axios: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Vue.prototype.$axios = axios

step2:在组件中使用axios: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ounted(){
			this.$axios.get('/goods.json').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
		}
	}
</script>

Axios请求方式

  • get:获取数据,请求指定的信息,返回实体对象
  • 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例如表单提交或文件上传)
  • put:更新数据,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的文档的内容
  • patch:更新数据,是对put方法的补充,用来对已知资源进行局部更新
  •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数据

get

法一:

 //请求格式类似于 http://localhost:8080/goods.json?id=1
this.$axios.get('/goods.json',{
    			params: {
                    id:1
                }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err=>{
					console.log(err);
			})

法二:

this.$axios({
		method: 'get',
		url: '/goods.json',
    	params: {
            id:1
        }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err=>{
		console.log(err);
	})

post

post请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form-data 表单提交,图片上传、文件上传时用该类型比较多
2. application/json 一般是用于 ajax 异步请求

法一

this.$axios.post('/url',{
				id:1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err=>{
				console.log(err);
			})

法二

$axios({
	method: 'post',
	url: '/url',
	data: {
		id:1
	}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err=>{
	console.log(err);
})

form-data请求:

let data = {
	//请求参数
}

let formdata = new FormData();
for(let key in data){
	formdata.append(key,data[key]);
}

this.$axios.post('/goods.json',formdata).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err=>{
	console.log(err);
})

put和patch

this.$axios.put('/url',{
				id:1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
this.$axios.patch('/url',{
				id:1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

delete

this.$axios.delete('/url',{
				params: {
					id:1
				}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

this.$axios.delete('/url',{
				data: {
					id:1
				}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

//方法二
axios({
    method: 'delete',
    url: '/url',
    params: { id:1 }, //以明文方式提交参数
    data: { id:1 } //以封装对象方式提交参数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

并发请求

同时进行多个请求,并统一处理返回值

 this.$axios.all([
	this.$axios.get('/goods.json'),
	this.$axios.get('/classify.json')
]).then(
	this.$axios.spread((goodsRes,classifyRes)=>{
		console.log(goodsRes.data);
		console.log(classifyRes.data);
	})
)

Vue路由 - vue-router

路由就是一组key - value对应关系,多个路由需要经过路由器的管理。

单页面Web应用(single page web application,SPA)

单页面Web应用(single page web application,SPA),整个页面只有一个完整的页面,点击页面中的导航链路,不会刷新页面,只会做页面的局部更新,数据需要通过Ajax请求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ue-router基本使用

step1:安装vue-router插件
与vuex一样,在vue2中应该使用vue-router3版本,在vue3中才应该使用最新的vue4版本。

npm i vue-router@3

step2:创建路由器模块,构建路由器实例。
在路由器配置时,将路由与Vue组件进行了绑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main.js中引入路由器实例,并配置给Vue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3:在Vue中借助router-link标签实现路由的切换,路由仅仅将vue组件与路由位置进行了绑定,但是vue呈现在何处,需要借助router-view标签,指定路由组件呈现的位置,类似于插槽标签slot

使用active-class可以绑定当路由选中时的样式style,使用to用于绑定路由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使用注意点

1、路由组件通常放置在pages文件夹,一般组件通常放在component文件夹,所谓路由组件就是在路由器中与路由名称绑定的组件。
2、通过路由的切换,当前展示的路由组件被销毁,随后挂载目标路由组件。
3、每个路由组件(本质上也是一个VueComponent)上会多出两个属性$route$router

  • $route:存储着组件的路由信息,是每个组件独有的。
  • $router:整个应用只有一个router。

嵌套 / 多级 路由 - childre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级路由可以使用children属性配置二级路由,注意二级路由配置时不再需要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级路由的组件中,使用router-link 标签绑定路由时,需要携带上父级路由,即需要完整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径传参 - query

在路由跳转的路径后边通过?跟随简单参数传递,多个参数之间使用&分隔。
注意:
下边的写法为了引用该组件中的数据,使用:绑定to属性,表明右边是一个js表达式,使用反引号,引用字符串,使用${参数名}进行转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上边传参结构比较混乱,使用:绑定to属性,也可以传递一个对象,在对象写法中,path属性指定路由名,`query属性,指定传参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传递的参数,会放在路由组件的$route.query中:
$route.query.id
$route.query.title

命名路由

当路由层级较多时,路径名不可避免变长,使得路由绑定变的复杂,使用命名路由,可以给路由起别名,简化路由绑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路径过长时,使用这种写法才合适。

路由的params参数

params参数与query参数非常类似,都是将参数放在在路由的路径末尾,但query使用&分割多个参数键值对,而params采用虚拟多级路由的形式传参,末尾的路由名每一级实际上对应一个参数。

params传参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1:配置path虚拟路由,虚拟层次使用:绑定参数名,占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2:使用router-link标签的params属性,绑定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象写法中,要使用params属性,路由属性必须使用name绑定,不可使用path!!!否则解析是会失败的!

step3:所传递的参数,会放在路由组件的$route.params中:
$route.params.id
$route.params.title

props接收参数

step1:路由配置时,写好对应组件需要接收的参数,有3种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2:在对应的vue组件使用props属性接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uter-link的replace模式

浏览器的历史记录有两种写入模式,分别为pushreplace

  • push:向路由记录栈中压入一个路由记录
  • replace:替换路由记录栈中栈顶记录

默认是push模式,如果要使用replace模式,直接在router-link标签属性上,标注replace

<router-link replace ^^^ > News </router-link>

编程式路由跳转

不借助< router-link >标签,直接通过编程,借助$router实现路由跳转。

有两种模式,push和replace,入参就是< router-link >标签绑定的选项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uter除了push和replace,还有3个API:

  • back()
  • forward()
  • go(val),val如果是正数,前进val个,负数,后退val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缓存路由组件

路由跳转时,不展示的组件将被销毁,但有时,这些组件可能有用户输入信息,不想让它被销毁,可以使用 < keep-alive >标签,缓存路由组件,使其不被销毁。
< keep-alive >使用include属性,指定待缓存组件名,该标签应用包裹待缓存组件的占位标签< router-view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组件相关的生命周期钩子 - activated() & deactivated()

缓存路由组件后,切换时,路由组件不会被销毁,那么怎么感知这个切换呢?

可以使用两个新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activated(激活)和deactivated(失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守卫(拦截器)

路由守卫的作用是为访问某个路由提供权限限制,类似于拦截器。

全局前置路由守卫 - beforeEach()

全局前置路由守卫:初始化时被调用,且在每次路由切换前进行路由拦截。

使用router路由器实例的beforeEach()方法,有三个参数:

  • to:目标路由
  • from:当前路由
  • next():放行到下一个

每次路由切换前进行路由拦截,写逻辑判断权限与拦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元信息 - meta

每个路由$route上有一个名为meta的属性,用于放置关于该路由的信息,称为路由元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1:配置路由时,给需要鉴权的路由配置meta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2:在使用路由守卫时,根据目标路由的meta属性来判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局后置路由守卫 - afterEach()

后置路由守卫:在初始化的时候,每次路由切换之后被调用。

后置路由守卫的作用,不是用于拦截路由,此时已经完成了路由跳转,这个地方通常做一些路由跳转后的初始化动作。

独享路由守卫 - beforeEnter

只针对某一个路由,可以在配置路由时,使用beforeEnter属性,对其进行拦截守卫。

独享路由守卫与全局路由守卫是兼容使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件内路由守卫钩子 - beforeRouteEnter() & beforeRouteLeave()

beforeRouteEnter():当进入该路由组件前调用。
beforeRouteLeave():当离开该路由组件前调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器的 history与hash 工作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I组件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lement-UI

Element-UI本质也是一个插件。
安装:

npm i element-u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按需使用element-ui组件和样式。
element-ui官网

  • 23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