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系统性的知识,无论是关于什么样的知识,无论看上去有多么复杂,核心的框架无非就是简单的几步骤,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应该是对知识的全面学习,而是要在前期对知识进行精简化,从而推导出一套体系的核心原理步骤究竟是什么,在这核心步骤下再进行下一步的推演以导出变化中的知识以及各种细节性的问题。然而现在绝大多数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并不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而来,往往过于追求细节,亦或者在错误混杂的框架体系中进行各种尝试学习,在这的基础上,难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从而影响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也就影响到了利用知识正在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问题。
在我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个问题,即大方向错了,那就全部错误了,但是限于当时有限的认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除非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大方向就是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出现在哪里,当时的认知难以知晓,唯有不断的认识修正才能逐渐清楚。但是也存在很多大体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因为某些细节的错误,导致大方向迟迟不出效果,这是因为大方向的前行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只有激活了前提条件才会触发效果,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知道前提条件是什么,也就导致迟迟不成功。而那前提条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除非是专业的人士,否则和一般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认知判断是相互悖论的,例如学习外语,大多数人还是以背诵单词和语法为主,忽略了听说读写在语言习得中的效果,这些都是和普遍社会价值观方法论悖论的知识,但是却真实客观存在。但是,只要我们找到了知识的正确方向和框架,基于正确的方向和框架原则建立起来的体系,只要顺着这些思维进行推导,可以快速的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我们的社会生产活动效率。
基于如上的经验,我提出了对于知识的精简化,既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要有一套核心的框架方向,这套核心的框架方向必须保证正确无误,在基于正确的框架方向下,进行知识的推演,从而达到成功。很多人之所以长期学习而不成功,主要是没有对知识的精简化,看似自己有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混乱的,也许他们能表述出各种各样的知识,也许这些知识在某个条件下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没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没有在现象中找出本质的特点,更没有对于普遍的现象中找出特殊本质的能力。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那出错既必然。
过去我在传授易学术数时,就发现了问题,大多数对于易学术数判断不佳的学生几乎是混乱的,虽然对于每个术语的知识都有印象,但是结合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如何判断。实际上,无论易学有多么复杂,其实判断方法我的体系总结在于象数理,基于这个框架建立起来的体系是我判断的核心纲要,没有对核心纲要的深入理解,那就不知道奇门从何学起,照葫芦画瓢的学习,只会让自己的学习越加越混乱;而在对语言学的研究时,我依旧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在学习外语时是基于对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的理解学习的外语,割裂的对待一门外语,以这种体系作为学习的外语,我们会发现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就是学起来非常吃力,往往要刻苦学习多年才能掌握一门外语,而他们的口语普遍具有词汇化和模糊化的特性,这是基于错误的体系学习的外语,大方向错了无论怎么学习,都有问题。
这就是基于一般社会常识错误带来的后果,本质上来说就是由于框架的大方向核心存在错误,基于这样的理念建立出来的框架,就会让自己陷入和自己具有同样理念框架错误的后果中,而这些后果都是具有相似性的。如果要改变这些灾难性的后果,就要思考自己的大方向是否出现了问题,就得从源头的理念中开始追寻,而不是无意义的基于错误的理念认为这是自己努力不够的原因,也不是大环境的问题。很多人觉得自己学不会这些,就觉得是自己努力还不够,或者是外部环境带来的问题。例如很多人告诉我,易学太难了,学习外语太难了,自己不管怎么做都是错,自己不想做了。也有很多人告诉我,易学都是骗人的,外语除非是母语者,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学会的,他们将这些归结于外界的问题,或者是自己天生能力不行,或者自己还不够努力的原因等等,但是他们忽略了自己最根源的理念可能存在问题,这些在自己看来是扎根于自己大脑常识性的知识,导致了自己迟迟不能成功。但是他们难以改变自己的根本理念,这是因为受限于自己的认知,此时有人告诉他们,你这样做不对,你应该怎么做,但是很可惜以他们的逻辑是无法理解这些道理的,因为这些认知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之外。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已经有过的认知,顺着自己的固有认知进行推导。但是逻辑因为认识不完全,亦或者认知错误,导致逻辑推演存在问题,因此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加深自己的认识寻找大方向。
在我长期接触各种各样的学科以及不同的环境中,我得出了以哲学思想作为武装力量,进行对知识的简化和体系的构建。我的方法论是基于某些核心原理的观念进行操作。例如对于某样学科,先想想自己应该如何学习这门知识,而不是一上来就开始苦学。最佳的方法是实践几次,最初的实践必然有错误,既然存在错误,那就是自己的核心理念出现了问题,那就要改正。如何改正?首先,通过大量模仿其他人的正确道路,得出一些经验。其次,通过对大量的模仿,在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得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必要时运用实验法对于失败而没有反面的案例进行反方向实验。最后,在成功和相反的案例中提取出背后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在这核心理念中继续探索根源在哪里。在基于对根本理念的观念中继续扩展自己的方法论和指导行为,从而最终推演出一套完整的理论。
过去我在学习语言学的时候,至我大学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到现在花费了3年的时间,但是有两年的时间一直无法突破,其中更是有半年的时间天天努力学习背书,但是依旧俄语很糟糕。但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寻找俄语正确的方法论,开始进行思维上的突破,在遭到俄语失败后突然有一天我去哈萨克斯坦之后就突然领悟了,俄语的学习可能根本的方向就存在问题,于是我抛弃了教科书的学习转向实践学习,学习英语时在找对方法后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几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英语口语,最后来到俄罗斯后俄语顺带也发生了巨大的提升。主要问题在于自己过去依赖自己的常识,认为学习外语就应该背诵单词学习语法,我一直以《走遍俄罗斯》作为教科书,背诵了几千个单词,强行记忆六格和变位法后发现记住的全都忘记了,根本无法组织语言,听也听不清楚听不明白,太快了,甚至都不太会组织语言。当时我还一直在想着我应该用什么方式学习教材,用了十几种方法,最后发现根本理念错了,那用什么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的。
现在的我之所以能够成功,这背后依靠的是对事物现象的各种反推结合成功的经验,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在确保正确的核心理论下进行推演,这就是开始的方向不对,那就怎么做都不对,一旦最初的理论框架是正确的,那么依据这个推导出来的各种理论指导都是正确的。
因此,结合我上述的理论性指导以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既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知识,我们不能上去就学习,而是要思考怎么学习?特别是学习的方法很重要,而学习的方法又局限于自己现在的错误的认知,最佳的方法就是简化对知识的理论,找出背后具有核心意义的根本理论,以根本为核心,重新搭建起一套体系。一定要仔细思考,别人能成功,而自己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为自己傻自己笨,也不是因为外界的问题,主要在于自己没有找到背后的根本规律,就是自己的认知错误。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自己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不需要有多余的其他理论,甚至只靠一条原则理论就能成功,后面都是基于这些原则扩展出来的细节。打个比方,学习语言就是听说读写,我后面延伸出来的各种技巧都是对于听说读写的扩张,但实际上每天大声的朗读外文,大量的听,大量的和他人交流,以及运用外语写作是提升外语的根本方向,即使没有哪些所谓的技巧,运用这些方法也能很好地掌握外语,都是基于这些本质而扩张出来的细节而已。
那么,细节和扩展理论无非是为了更好的支持根本理论而出现,根本理论是道,其余是术,道法学得好,术法可以随机应变。但如果道法错了,无论什么术都不能成功。因此,我们的主要方向在于确保大方向是正确的。
清乾散人
写于2024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