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兰克·赖特的艾伦别墅谈起——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艺术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二十世纪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他于1867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59年逝世。弗兰克的设计风格以其有机建筑理念著称,他主张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2019年,弗兰克的五栋代表性建筑被打包后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作品”为名目被共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就包括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落水别墅和位于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等。要知道其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可都是像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吴哥窟,以及中国万里长城那种级别的。可见,这一遗产名录的列入不仅表彰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对现代建筑和设计的杰出贡献,也标志着赖特的建筑作品在全球文化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弗兰克的创作生涯十分漫长,因此为世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作品。但目前绝大部分都是私人财产,并不对公众开放。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市(Wichita)的艾伦别墅(Allen House)就是一座由弗兰克设计的著名住宅。这座住宅建于1915年至1917年,是弗兰克在其有机建筑风格中的一个重要作品。目前已经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名录(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并受到保护。更重要地,艾伦别墅是为数不多的可供游客参观的弗兰克建筑作品之一。

艾伦别墅的设计体现了赖特对空间流动性和自然环境融合的理念。房屋采用了赖特标志性的“平屋顶”设计和水平线条,营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的视觉效果。住宅的内部空间布局十分开敞,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光线和视线的引导,使得室内外空间自然过渡。

这座住宅的设计还融合了弗兰克对材料和细节的精致考量,包括定制的家具和装饰,反映了他对整体设计一致性的追求。艾伦别墅被认为是弗兰克的“Prairie Style”(草原风格)建筑的一个经典实例,对20世纪的住宅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威奇托市是堪萨斯州最大的城市(一个冷知识:堪萨斯市(Kansas City)是密苏里州的,并不属于堪萨斯州),因此之前曾经到访过几次,但一直无缘拜访艾伦别墅。首先,这栋建筑目前仍然是私人财产,由艾伦别墅委员会负责管理,因此本身并不全年开放。比如遇上逢年过节、私人活动,或者整修维护等,都会临时关闭。此外,毕竟这栋建筑已经有超过100多年的历史了,出于维护古建筑的目的,要参观这栋建筑必须报名参加由导游带领的解说团。也就是说,它并不接待个人散客。所以,此前有几次到访威奇托的时候,要么是赶上闭馆,要么就是旅游团都报满没有位置了。

今年暑假的时候,因为去堪萨斯州参加学术研讨会,要在威奇托市住差不多一周时间。所以,这次终于能有幸在开会之余顺便到访这座传奇建筑了。

由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想法。

多年以前在央企,对于互联网大厂的那种⑨⑨⑥工作制,我自己倒没什么体验。只是,那时候我和几个合作者应出版社的邀约,准备将我们上学时出版的一本技术书籍加工改版后,重新发行。但因为其他的合作者都是互联网大厂工作,其中一个还是做游戏开发的,还是一款非常火爆且超级赚钱的游戏。他告诉我,当时为了赶游戏上线的进度,他已经有差不多半年没休过周末了。结果就是我们的图书出版进度总是一拖再拖。当时,尽管“卷”这个词还没有兴起。但是“累”总是不约而同的。

再说回我自己。因为是在央企工作,放假就很规律,毕竟公司并没有什么市场竞争之类的压力。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比如春节、五一、十一等都能有保证。但这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放假的时候,别人也放假。结果就是每逢五一、十一各大景区都人山人海,旅行体验一点都不好。每次春节回家,飞机票也涨到飞起。在中国,有一种说法是“正月十五才算过年完”,这意味着春节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正月十五)。传统上,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正式结束,是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但法定假期有限,通常在家都过不了十五就得回去上班。尽管有时会把带薪年假也连着休了,但我记得对于刚工作的新人,年假也不过屈指可数的五天。

于是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可以跟别人错峰放假就好了。这样,既不用人挤人,也不用承受因为需求暴增而飞涨的高价格。

后来,我出国了,到大学里任教。我想这下好了,不仅每年有长达四个月的寒暑假,还有春假和秋假(春假和秋假就几天)。即使正常学期,每周的课时也屈指可数。每个星期,我需要上四节课。我会把它们集中排到两个半天的时间里。所以,原则上,如果不需要参加其他学校的会议,那么每周我只要去学校两天就可以了。我想那我要是出去旅行,岂不是说走就走,而且还能跟别人错峰出行?结果我又错了。 事实是,至少在美国,任何景区,也总是游人如织的。虽然不可能每天的客流量都一样均匀,但也不会出现那种我想象的没什么人的时节。而且当遇到“大旺季”,那种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场景也是很正常的。像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甚至可口可乐世界之类的地方,大排长龙都是日常光景。据说现在去华尔街摸摸“金牛”也得排队。这也是为什么好几次,我到访威奇托市都没办法去参观艾伦别墅的原因。这是不是证明:在发达国家经济体,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整体上来说,大家都有充分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毕竟我之前是在中大学习过应用经济学的。我最后也想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如果你用了一些时间去工作,那么你就得从自己休息或娱乐的部分里把时间扣除。但如果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和娱乐,那么就会失去经济来源,毕竟休息和娱乐也是需要消费的。所以,正常人会让渡或者出卖一部分“个人”时间来工作。而工作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本身。工作和生活之间应该求得一个平衡。如果工作的占比过高,甚至挤占了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那么就是得不偿失的。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后,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福利最大化。

从社会整体来说,你的消费就是别人的收益,同样别人的消费也会变成你的收益。很难想象一个社会只是靠生产而忽略消费,就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如果全社会都在内卷,大家都在内耗,却消费不足,那么整体的幸福水平就很难提升了。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还是要释放出更多的闲余时间来,毕竟消费也是要耗时的。在一个正常的经济体内,强大的内需才是最重要的内生经济动力。因为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去消费,整个社会的经济轮子才能转起来。当然,这样的效果也是双向的。一方面,整体内需消费强劲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社会效率会也会因此而变低。比如,你去银行开一张卡的时候,你并不会当场领到新卡,而是要等一段时间后,新卡被寄送到你家。当你晚上下班之后想去逛街的时候,你会发现商场的职员可能也下班,因为人家也要休息去了。而最终的平衡,可能还是需要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去自行调节了。

国内的程序员、码农往往跟过劳、加班、⑨⑨⑥这些词连在一起。很多人过了三十五岁还可能面临裁员问题。学了一堆的技术,最后要去送外卖。这些不仅仅是《逆行人生》里的电影情节,而是国内IT从业者面临的窘境。生活不易,要早做准备啊。

【本文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白马负金羁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