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
六月底的时候,看到好多的学弟学妹正在朋友圈狂晒自己的毕业照,一如自己去年此时肆意的炫耀着自己正当年轻,对未来充满希望,幻想工作后人生新篇章的千百种可能,一年后的今天,曾经觉得千百遍的可能渐渐的变成了一条真实存在的路。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问我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小朋友,有没有怀念学校,当时的我不以为然,每天生活从寝室-教室-食堂的变成寝室-办公室-饭店的,甚至饭店的饭要比食堂好吃点。,也许离开了一些人,但又不断地认识一些人,这种变化,学生阶段也应早已习惯,离欢悲合,人生常态。表面看来,中北毕业后,自己似乎进入的是另一个学校,生活没有多大变化,不用担心期末考试这种一年两次的揪心问题,关键还有钱赚,理应很爽,没有道理抓着过去不放。原来的文章我说过,越是混的不好,越是对过去怀念。可能反之也成立吧。
前段时间去成都玩,一发小在成都读研,去他们学校逛了逛。可能所有的校园都大同小异,行走之间,一种强烈的熟悉感与疏离感扑面而来。来来往往的学生中,有携手漫步的情侣,有携伴而行的美女,有抱书夜归的学霸,有大汗淋漓的夜跑者。这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毕业快一年了,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在校园行走过了,很久没有感受过学校多元朝气的氛围了,很久没有看到自己周边有这么多的适龄女性,原来高校,是个荷尔蒙弥漫的地方。我装作漫不经心的看着身边经过的一个个美女,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不再是个学生了,一晃眼,就成了别人口中的社会人员。
一年前的这几天,我们毕业答辩,拍毕业照,吃散伙饭,一个个的送别人离开,然后在太原南站发了一条朋友圈,再见中北,起浪了。那时自己未经世事,受古龙的影响,以为浪子是个很酷的词,到今天浪了正好满一年。也知道浪子确实很酷,但是任何看起来很酷的东西,都要承受不为人知的苦楚。我们做着一系列的具有仪式感的事情,不断暗示自己,我毕业了,我应该留恋。事实上走的时候却是风轻云淡,一如平时放假回家一样,丝毫没有毕业的忧伤。直到现在,翻看临走时候对着寝室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才懂得,原来自己一直都在成长的悲剧中。毕业,如此可悲,而更可悲的是,毕不了业。身份的转变,自我认知的定位,往往不是在某个仪式之后立马达成,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让你在某个节点中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学生时代,再也回不去。人生的篇幅波澜不惊的展开,你不以为然的迈出一步一步,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走出了这么远。
改变
我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时候思考人生,是浴室洗漱的时候?是蹲坑释放时候?还是夜深人静却久久不睡的时候?一般而言,思考人生,往往都发生在长时间独处的且不方便玩手机的时候。而我的思考,还发生在聊天时。 聊天是对自我成长的审视,对生活经验的归纳,对自身价值的补充,对思维误区的修正。聊天,谈论是我们输出自己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一种方式,同时又在交流碰撞中不断的修复自己思维误区提高世界观的自洽性。最近同尚在高校的朋友聊天时候,常常无言以对。可能是自己俨然一副长者的身份在传授别人一些人生经验。鬼知道大学的时候自己有多烦这种说教,如今却也开始好为人师。也可能是其中的话题,也由学生阶段常有的考试,游玩,恋爱,娱乐,代码变成了代码,薪资,婚恋,车房与宜居城市。世界不同,话题不合自然也没得怎么聊了。
和工作后的朋友说了这种情况后他说,正常,人在什么年龄就该考虑什么样的事情,环境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罢了。
对于前半句我是不怎么认同的,我想不到有朝一日会在同龄人口中听到这句话。什么年龄该干什么样的事情,通常听到的语境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阶段,早恋被发现时候,还有就是工作阶段,没对象的时候。先不说学生阶段,世界观不成熟,经济不独立的时候没资格谈自由意志。然而当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走了那么远的路,好不容易混到毕业证,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时,到头来却要被地方风俗与所谓经验论所束缚?大清真的亡了么?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为何要被既定的规则束缚,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因为现下一切是基于自己的自由选择。我选择恋爱,when,who,where取决于自己何时何地恰好的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儿,而不是因为大家都说到年龄该谈恋爱了,更不是因为在某个春天的早晨感受到莫名地冲动。人生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应该拥有无限种可能。生老病死作为不可抗的规则我们无可奈何,但是如和思考,如何行动,作为我们最后的一块自留地,还要被固有的经验所干涉?那我们到底是人还是AI?
对于后半句,我还是认同的。环境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见角色性情大变的原因有哪些?家人离世,师傅离世,情人离世,要么就是结婚了。对于自己这一年的变化,我还心怀恐惧的,似乎看到了屠龙的骑士变成了恶龙的故事正在自己身上上演。不过还好,我还在打代码,依然对世界满怀善意,充满憧憬,基本的价值观还未颠覆,我还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我只是变了而已。
很多人也许和我一样,讨厌被改变,被别人改变,被环境改变,好像被改变是一件多么错可耻的事情,所以我们坚持自己,要做不一样的烟火。但是我们很少会经历影视剧中的那种环境的剧变,我们也很少会一下再变成另外一个人。我们是一点一点的在改变,变好了,我们叫它成长,变坏了,我们叫它迷失。所以一个人,如果抵制改变,同时也抵制了成长。
口口声声的称坚持自我,其实是放不下莫名的文化优越感与迷之自信。而这种所谓的优越却往往成因于不自信,我们太怕失去自我,太怕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是可控的改变不会让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偏执的坚持才会。只有接受改变,直面自己终将不断的改变,那么我们的每一次改变将是在自发,在自己的自由意志下进行可控的改变。这才是真正的丰富自我,实现自我。因为改变是必然的,改变的方向确实可变的。有的人被霸凌,被有钱人鄙视,被异性玩弄,多次受伤中拒绝改变,认知却在发生变化,这种认知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但是他们极有可能会认为,这就是社会的秩序,社会的规则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去霸凌更弱者,鄙视更穷的人,玩弄其他的异性。这时候的他们还是最开始被霸凌鄙视玩弄时候的他们么?不是的,也许他们在经历一些不好的事情后会选择黑化,选择将媳妇熬成婆的循环继续下去。这时候他们不是失去自己,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主下进行的选择。
机会
去年毕业就职的时候,很多人告诫我说,第一份工作,平台很重要,如果找的好,将来就是如鱼得水。突然我就想到好像我高中毕业时候就是这么说的,连比喻都不带换的,又想到,其实初中毕业听到的话也差不多,而这三个是我毕业前面临的三个人生级别的选择,上什么高中,上什么大学,去什么公司。但是的答案也十分简单,毕竟手中的牌就那么多,你的可选择性并不多,所以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幸运的是:人生并不是游戏,并不是开始游戏的时候就需要选好角色,无法更改,遗憾的是人生也不是游戏,只此一次,经受不起一次真正的失败,十年磨一剑的从新手村毕业,万一碰上个删号重来岂不是亏大。毕业的时候父亲在和我谈人生经验的时候说过好多回,影响人生机遇也就那么几次,抓住了,是一种人生,没有抓住,就另一种人生了。当时少不经事的我听了深以为然,直到在这工作后的这一年中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人生级别的选择的时候才发现虽然机会稍纵即逝,尴尬的是我们并不能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不是真正的机会。或许是歧途,或许是捷径,人生的路错综复杂,在没有地图,没有npc指路的前提下,我们无从得知自己选的路到底正确与否。
若干年后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可能会把自己当下的不幸归结于当年选择了一条比较艰难的路,这往往是一种loser的甩锅行为,而且这锅甩起来有点丧心病狂,甩锅的对象居然是当年的自己,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疯起来连自己都打的境界吧,但是这种甩锅是毫无道理的,当年面对选择的时候,人生其实就是薛定谔的猫,处于各种可能的叠加状态,在你没有做选择的时候,哪怕你有时光机,也看不到未来是什么样的,然而你一旦做出一种选择,正如观察者打开了装猫的盒子,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坍塌成一条路,直到下一个选择口。
既然我们无从知道另一个选择后的人生是怎么样的,你又如何能确定另一个另一种选择会比较好,说不定两条路是歧路和绝路,活着终究是好的。况且没有哪个成功或者失败是单一选择造成的,知道年轻的资本是什么吗?机会!
从去年开始选择工作到现在,我遇到的大大小小面对职业生涯面对感情生活的的机会加起来有近十次,然而每次想慎重的选择时总发现无法知道自己的什么选择是适应未来的,就像学生阶段做的英语选择题一样,认真努力的想看懂题干的每一个单词,最后却总是靠丢筛子蒙一个选项。开始还有种游戏人生的愧疚感,到现在才发现,能够左右人生的机会不要太多,就职业的选择来说,去年选择在哪个城市工作,=>是否去我现在的公司=>是否要转C++(这个选了否)=>是否要转前端=>...,每一个选择都是以前一个选项为前提的,或许一年前的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想过,我会在西南城市定下来,我会放弃java转前端,更没有想过我会在一个类体制内公司工作。可能是物以稀为贵,年轻的我们面对我们这么多可能改变人生的选项时候甚至会觉的,人生好像就是无所谓争取的选项,哪怕你有一次选向歧路也会有下一个选项帮你扳回来。更何况人生本来就没有对错,只是一场场的选择,恣意而为,雅伴而行。用不同的方式走这条路罢了。这或许就是年轻的任性,拥有这么多的机会,就算凭着性子错过,连老天都会原谅,一如你由着性子错过了那么完美的初恋,终究也不过是年轻的一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