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为什么Python中需要unicode格式而不对文件的字节流(这里字节流的存储方式有utf-8,gb2312,latin,iso等编码方式)直接进行操作?
我的理解:这里因为编码的方式,当程序需要对字符串进行操作的时候,不统一的标准导致对字符串的处理变得非常的低效。因此统一的将其转化为Unicode类型,
下面是我从网上博客抄的一段话,感觉很有道理:
为什么不所有的文件都使用unicode,还要用GBK,utf-8等编码呢?
unicode可以称为抽象编码,也就是它只是一种内部表示,一般不能直接保存。
保存到磁盘上时,需要把它转换为对应的编码,如utf-8和utf-16。
其实Unicode引进的是用一个数字去代表一个字符,这样的表示是字符表与数字一一映射的结果。其实我们本来应该看到的都是一堆的数字来表示字符。但是软件的内部有显示字符的功能,因此才能看到抽象的文字。至于是怎么将不同规则的字节流(encoding的方式不同)或者是16进制的数字显示成为我们看到的抽象的字符,我抄了老师PPT上面的一句话来解释:
•MostPython code doesn’t need to worry about glyphs; figuring out the correct glyphto display is generally the job of
a GUI toolkit
or a
terminal’s font renderer
我来解释一下:意思是这两个软件的作用来实现字符的显示,
因此我们不再深究 (这个是学习时遇到最坑的问题)
好了下面通过一段代码来理解encoding ,encode和decode:
# -*- coding=gb2312 -*-
a = u"中文"
print a #虽然和后面的gb2312显示的是一样的,但是肯定实现的方式不太一样,这跟背后的文字显示的实现是有关的吧
a_gb2312 = a.encode('gb2312')
print a_gb2312
print type(a_gb2312)
a_unicode = a_gb2312.decode('gb2312')
#这把好像真的明白了为什么需要知道一段文本编码格式,否则将使一段乱码
#将上面的语句改成a_unicode = a_gb2312.decode('uft-8');shell将会报错无法解码
print a_unicode
print type(a_unicode)
a_utf = a_unicode.encode('utf-8')
print a_utf
print type(a_utf)
其实我们保存的文件有各种各种的编码方式,当我们将文件读入到程序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原来的编码方式,这将是非常棘手的事情,因此网页的js源码都注明了编码的方式,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如果想通过更多的实例来了解编码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网站来了解:
http://blog.csdn.net/vip_wangsai/article/details/51997805
我的程序也是从里面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