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磁盘分区解释

分区

分区有三种: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1、一块磁盘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扩展分区替换,在这个扩展分区内可以划分多个逻辑分区

2、如果规划的分区数量超过4个,则分区组合为3 个主分区+ 1个扩展分区或两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或1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

3、一块磁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在扩展分区上划分逻辑分区,然后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之后才能存取数据或安装系统

分区的命名

1、设备命名

在 Linux系统中,磁盘设备对应于系统中的特殊文件,这些特殊文件放在“ldev

目录中,不同的设备对应的设备名称如下:

系统的第一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 dev/hda。

系统的第二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 dev/hdb。

系统的第一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a。

系统的第二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 dev/sdb。

2、使用数字编号

为了表示不同的分区,通常会用数字进行编号,比如:

系统的第一块IDE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 dev/hda1。

系统的第一块DE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hda5。

系统的第一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sda1。

系统的第二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sdb5。

分区方式

先有目录,再将磁盘上的物理地址映射到目录中
分区的基本要求

1、最少要有一个根/分区,用来存放系统文件及程序。其大小至少在5GB以上
2、要有一个swap(交换)分区,swap分区的大小一般为物理内存容量的1.5倍(内存<8GB)。它不是必需的。
3、/boot分区,这是 Linux系统的引导分区,用于存放系统引导文件,如 Linux内核等。该分区可以设置为100~200MB,这个分区也不是必需的。

查看磁盘分区

df -T 只可以查看已经挂载的分区和文件系统类型。

fdisk -l 可以显示出所有挂载和未挂载的分区,但不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parted -l 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以及哪些分区尚未格式化。

lsblk -f 也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file -s /dev/sda3 直接查看某个分区

挂载点

Mount point的意思是挂载点,这是 Linux下访问磁盘分区的入口,即如果要往/boot分区(ldev/sdal)写入数据,就必须通过/boot入口来写入,想像根分区里写内容就用/ 为入口。swap分区用户不能访问,就没有提供挂载点。

注意:如果window下直接盘符就对应着分区,访问E盘就E:\linux。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