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2.1.0——存储体系概述

68 篇文章 8 订阅
55 篇文章 214 订阅

本书在5.7节曾介绍过存储体系的创建,那时只为帮助读者了解SparkEnv,现在是时候对Spark的存储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了。简单来讲,Spark存储体系是各个Driver、Executor实例中的BlockManager所组成的。但是从一个整体出发,把各个节点的BlockManager看成存储体系的一部分,那么存储体系还有更多衍生内容,比如块传输服务、map任务输出跟踪器、Shuffle管理器等。

存储体系架构

       在正式介绍存储体系的内容之前,如果能对存储体系从整体上有个宏观的认识,无疑有利于读者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图1能够从整体上表示存储体系架构。

存储体系架构
图1  存储体系架构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BlockManager依托于很多组件的服务,这些组件包括:

  • BlockManagerMaster:代理BlockManager与Driver上的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通信。图1中的记号①表示Executor节点上的BlockManager通过BlockManagerMaster与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进行通信,记号②表示Driver节点上的BlockManager通过BlockManagerMaster与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进行通信。这些通信的内容有很多,例如注册BlockManager、更新Block信息、获取Block的位置(即Block所在的BlockManager)、删除Executor等。BlockManagerMaster之所以能够和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通信,是因为它持有了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的RpcEndpointRef。
  • 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由Driver上的SparkEnv负责创建和注册到Driver的RpcEnv中。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只存在于Driver的SparkEnv中,Driver或Executor上的BlockManagerMaster的driverEndpoint属性将持有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的RpcEndpointRef。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主要对各个节点上的BlockManager、BlockManager与Executor的映射关系以及Block位置信息(即Block所在的BlockManager)等进行管理。
  • BlockManagerSlaveEndpoint:每个Executor或Driver的SparkEnv中都有属于自己的BlockManagerSlaveEndpoint,分别由各自的SparkEnv负责创建和注册到各自的RpcEnv中。Driver或Executor都存在各自的BlockManagerSlaveEndpoint,并由各自BlockManager的slaveEndpoint属性持有各自BlockManagerSlaveEndpoint的RpcEndpointRef。BlockManagerSlaveEndpoint将接收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下发的命令。图1中的记号③表示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向Driver节点上的BlockManagerSlaveEndpoint下发命令,记号④表示BlockManagerMasterEndpoint向Executor节点上的BlockManagerSlaveEndpoint下发命令。这些下发命令有很多,例如删除Block、获取Block状态、获取匹配的BlockId等。
  • SerializerManager:序列化管理器。SerializerManager 的内容已在《Spark内核设计的艺术》一书的5.4节详细分析过,此处不再赘述。
  • MemoryManager:内存管理器。负责对单个节点上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 MapOutputTracker:map任务输出跟踪器。其实现与工作原理已在《Spark内核设计的艺术》一书的5.6节详细介绍过。
  • ShuffleManager:Shuffle管理器。由于Shuffle与计算的关系更为紧密,所以留在《Spark内核设计的艺术》一书的第8章详细介绍。
  • BlockTransferService:块传输服务。此组件也与Shuffle相关联,主要用于不同阶段的任务之间的Block数据的传输与读写。例如:map任务所在节点的BlockTransferService给 Shuffle对应的reduce任务提供下载map中间输出结果的服务。
  • shuffleClient:Shuffle的客户端。与BlockTransferService配合使用。图1中的记号⑤表示Executor上的shuffleClient通过Driver上的BlockTransferService提供的服务上传和下载Block,记号⑥表示表示Driver上的shuffleClient通过Executor上的BlockTransferService提供的服务上传和下载Block。此外,不同Executor节点上的BlockTransferService和shuffleClient之间也可以互相上传、下载Block。
  • SecurityManager:安全管理器。具体实现已在《Spark内核设计的艺术》一书的5.2节介绍。
  • DiskBlockManager:磁盘块管理器。对磁盘上的文件及目录的读写操作进行管理。
  • BlockInfoManager:块信息管理器。负责对Block的元数据以及锁资源进行管理。
  • MemoryStore:内存存储。依赖于MemoryManager,负责对Block的内存存储。
  • DiskStore:磁盘存储。依赖于DiskBlockManager,负责对Block的磁盘存储。

小贴士:在Spark 1.x.x版本中还提供了TachyonStore,TachyonStore负责向Tachyon中存储数据。Tachyon也诞生于UCBerkeley的AMP实验室,是以内存为中心的高容错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能够为内存计算框架(比如Spark、MapReduce等)提供可靠的内存级的文件共享服务。从软件栈的层次来看,Tachyon是位于现有大数据计算框架和大数据存储系统之间的独立的一层。它利用底层文件系统作为备份,对于上层应用来说,Tachyon就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自Spark 2.0.0版本开始,TachyonStore已经被移除。Tachyon发展到1.0.0版本时改名为Alluxio。更多Alluxio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alluxio.org。


基本概念

        存储体系中有一些概念,需要详细说明。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后面的内容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

BlockManager的唯一标识BlockManagerId

       根据之前的了解,我们知道在Driver或者Executor中有任务执行的环境SparkEnv。每个SparkEnv中都有BlockManager,这些BlockManager位于不同的节点和实例上。BlockManager之间需要通过RpcEnv、shuffleClient以及BlockTransferService相互通信,所以大家需要互相认识,正如每个人都有身份证号一样,每个 BlockManager都有其在Spark集群内的唯一标识。BlockManagerId就是BlockManager的身份证。

Spark通过BlockManagerId中的host、port、executorId等信息来区分BlockManager。BlockManagerId中的属性包括:

  • host_:主机域名或IP。
  • port_:此端口实际使用了BlockManager中的BlockTransferService对外服务的端口。
  • executorId_:当前BlockManager所在的实例的ID。如果实例是Driver,那么ID为driver,否则由Master负责给各个Executor分配,ID格式为:app-日期格式字符串-数字。
  • topologyInfo_:拓扑信息。

理解了BlockManagerId中的属性,来看看它提供的方法:

  • executorId:返回executorId_的值。
  • hostPort:返回host:port格式的字符串。
  • host:返回host_的值。
  • port:返回port_的值。
  • topologyInfo:返回topologyInfo_的值。
  • isDriver:当前BlockManager所在的实例是否是Driver。此方法实际根据executorId_的值是否是driver来判断。
  • writeExternal:将BlockManagerId的所有信息序列化后写到外部二进制流中。writeExternal的实现见代码清单1。

代码清单1  writeExternal的实现

  override def writeExternal(out: ObjectOutput): Unit = Utils.tryOrIOException {
    out.writeUTF(executorId_)
    out.writeUTF(host_)
    out.writeInt(port_)
    out.writeBoolean(topologyInfo_.isDefined)
    // we only write topologyInfo if we have it
    topologyInfo.foreach(out.writeUTF(_))
  }
  • readExternal:从外部二进制流中读取BlockManagerId的所有信息。readExternal的实现见代码清单2。

代码清单2  readExternal的实现

  override def readExternal(in: ObjectInput): Unit = Utils.tryOrIOException {
    executorId_ = in.readUTF()
    host_ = in.readUTF()
    port_ = in.readInt()
    val isTopologyInfoAvailable = in.readBoolean()
    topologyInfo_ = if (isTopologyInfoAvailable) Option(in.readUTF()) else None
  }

块的唯一标识BlockId

       了解操作系统存储的读者,应该知道文件系统的文件在存储到磁盘上时,都是以块为单位写入的。操作系统的块都是以固定的大小读写的,例如512字节、1024字节、2048字节、4096字节等。

       在Spark的存储体系中,数据的读写也是以块为单位,只不过这个块并非操作系统的块,而是设计用于Spark存储体系的块。每个Block都有唯一的标识,Spark把这个标识抽象为BlockId。抽象类BlockId的定义见代码清单3。

代码清单3  BlockId的定义

@DeveloperApi
sealed abstract class BlockId {
  def name: String
  def asRDDId: Option[RDDBlockId] = if (isRDD) Some(asInstanceOf[RDDBlockId]) else None
  def isRDD: Boolean = isInstanceOf[RDDBlockId]
  def isShuffle: Boolean = isInstanceOf[ShuffleBlockId]
  def isBroadcast: Boolean = isInstanceOf[BroadcastBlockId]

  override def toString: String = name
  override def hashCode: Int = name.hashCode
  override def equals(other: Any): Boolean = other match {
    case o: BlockId => getClass == o.getClass && name.equals(o.name)
    case _ => false
  }
}

根据代码清单3,BlockId中定义了以下方法:

  • name:Block全局唯一的标识名。
  • isRDD:当前BlockId是否是RDDBlockId。
  • asRDDId:将当前BlockId转换为RDDBlockId。如果当前BlockId是RDDBlockId,则转换为RDDBlockId,否则返回None。
  • isShuffle:当前BlockId是否是ShuffleBlockId。
  • isBroadcast:当前BlockId是否是BroadcastBlockId。

BlockId有很多子类,例如:RDDBlockId、ShuffleBlockId、BroadcastBlockId等。BroadcastBlockId曾在《Spark内核设计的艺术》一书的5.5节介绍广播管理器BroadcastManager时介绍过, BlockId的子类都是用相似的方式实现的。

存储级别StorageLevel

前文提到Spark的存储体系包括磁盘存储与内存存储。Spark将内存又分为堆外内存和堆内存。有些数据块本身支持序列化及反序列化,有些数据块还支持备份与复制。Spark存储体系将以上这些数据块的不同特性,抽象为存储级别(StorageLevel)。

分析StorageLevel,也是从其成员属性开始。StorageLevel中的成员属性如下:

  • _useDisk:能否写入磁盘。当Block的StorageLevel中的_useDisk为true时,存储体系将允许Block写入磁盘。
  • _useMemory:能否写入堆内存。当Block的StorageLevel中的_useMemory为true时,存储体系将允许Block写入堆内存。
  • _useOffHeap:能否写入堆外内存。当Block的StorageLevel中的_useOffHeap为true时,存储体系将允许Block写入堆外内存。
  • _deserialized:是否需要对Block反序列化。当Block本身经过了序列化后,Block的StorageLevel中的_deserialized将被设置为true,即可以对Block进行反序列化。
  • _replication:Block的复制份数。Block的StorageLevel中的_replication默认等于1,可以在构造Block的 StorageLevel时明确指定_replication的数量。当_replication大于1时,Block除了在本地的存储体系中写入一份,还会复制到其他不同节点的存储体系中写入,达到复制备份的目的。

有了对StorageLevel中属性的了解,现在来看看StorageLevel提供了哪些方法?

  • useDisk:能否写入磁盘。实际直接返回了_useDisk的值。
  • useMemory:能否写入堆内存。实际直接返回了_useMemory的值。
  • useOffHeap:能否写入堆外内存。实际直接返回了_useOffHeap的值。
  • deserialized:是否需要对Block反序列化。实际直接返回了_deserialized的值。
  • replication:复制份数。实际直接返回了_replication的值。
  • memoryMode:内存模式。如果useOffHeap 为true,则返回枚举值MemoryMode.OFF_HEAP,否则返回枚举值MemoryMode.ON_HEAP。
  • clone:对当前StorageLevel进行克隆,并返回克隆的StorageLevel。
  • isValid:当前的StorageLevel是否有效。判断的条件为:
(useMemory || useDisk) && (replication > 0)
  • toInt:将当前StorageLevel转换为整形表示。toInt的实现见代码清单4。

代码清单4  toInt的实现

  def toInt: Int = {
    var ret = 0
    if (_useDisk) {
      ret |= 8
    }
    if (_useMemory) {
      ret |= 4
    }
    if (_useOffHeap) {
      ret |= 2
    }
    if (_deserialized) {
      ret |= 1
    }
    ret
  }

根据代码清单4,toInt方法实际是把StorageLevel的_useDisk、_useMemory、_useOffHeap、_deserialized这4个属性设置到四位数字的各个状态位。例如,1000表示存储级别为允许写入磁盘;1100表示存储级别为允许写入磁盘和堆内存;1111表示存储级别为允许写入磁盘、堆内存及堆外内存,并且需要反序列化。

  • writeExternal:将StorageLevel首先通过toInt方法将_useDisk、_useMemory、_useOffHeap、_deserialized四个属性设置到四位数的状态位,然后与_replication一起被序列化写入外部二进制流。writeExternal的实现见代码清单5。

代码清单5  writeExternal的实现

  override def writeExternal(out: ObjectOutput): Unit = Utils.tryOrIOException {
    out.writeByte(toInt)
    out.writeByte(_replication)
  }
  • readExternal:从外部二进制流中读取StorageLevel的各个属性。readExternal的实现见代码清单6。

代码清单6  readExternal的实现

  override def readExternal(in: ObjectInput): Unit = Utils.tryOrIOException {
    val flags = in.readByte()
    _useDisk = (flags & 8) != 0
    _useMemory = (flags & 4) != 0
    _useOffHeap = (flags & 2) != 0
    _deserialized = (flags & 1) != 0
    _replication = in.readByte()
  }

       了解了StorageLevel原生类提供的这些方法,我们再来看看StorageLevel的伴生对象。由于StorageLevel的构造器是私有的,所以StorageLevel的伴生对象中已经预先定义了很多存储体系需要的StorageLevel,见代码清单7。

代码清单7  内置的StorageLevel

  val NONE = new StorageLevel(false, false, false, false)
  val DISK_ONLY = new StorageLevel(true, false, false, false)
  val DISK_ONLY_2 = new StorageLevel(true, false, false, false, 2)
  val MEMORY_ONLY = new StorageLevel(false, true, false, true)
  val MEMORY_ONLY_2 = new StorageLevel(false, true, false, true, 2)
  val MEMORY_ONLY_SER = new StorageLevel(false, true, false, false)
  val MEMORY_ONLY_SER_2 = new StorageLevel(false, true, false, false, 2)
  val MEMORY_AND_DISK = new StorageLevel(true, true, false, true)
  val MEMORY_AND_DISK_2 = new StorageLevel(true, true, false, true, 2)
  val MEMORY_AND_DISK_SER = new StorageLevel(true, true, false, false)
  val MEMORY_AND_DISK_SER_2 = new StorageLevel(true, true, false, false, 2)
  val OFF_HEAP = new StorageLevel(true, true, true, false, 1)

代码清单7所示的代码调用StorageLevel的构造器创建了多种存储级别。StorageLevel私有构造器的参数从左至右分别为_useDisk、_useMemory、_useOffHeap、_deserialized、_replication。

块信息BlockInfo

        BlockInfo用于描述块的元数据信息,包括存储级别、Block类型、大小、锁信息等。按照惯例,我们先看看BlockInfo的成员属性:

  • level:BlockInfo所描述的Block的存储级别,即StorageLevel。
  • classTag:BlockInfo所描述的Block的类型。
  • tellMaster:BlockInfo所描述的Block是否需要告知Master。
  • _size:BlockInfo所描述的Block的大小。
  • _readerCount:BlockInfo所描述的Block被锁定读取的次数。
  • _writerTask:任务尝试在对Block进行写操作前,首先必须获得对应BlockInfo的写锁。_writerTask用于保存任务尝试的ID(每个任务在实际执行时,会多次尝试,每次尝试都会分配一个ID)。

有了对BlockInfo的了解,现在看看BlockInfo提供的方法:

  • size与size_:对_size的读、写。
  • readerCount与readerCount_:对_readerCount的读、写。
  • writerTask与writerTask_:对_writerTask的读、写。

BlockResult

BlockResult用于封装从本地的BlockManager中获取的Block数据以及与Block相关联的度量数据。BlockResult中有以下属性:

  • data:Block及与Block相关联的度量数据。
  • readMethod:读取Block的方法。readMethod采用枚举类型DataReadMethod提供的Memory、Disk、Hadoop、Network四个枚举值。
  • bytes:读取的Block的字节长度。

BlockStatus

样例类BlockStatus用于封装Block的状态信息,包括:

  • storageLevel:即Block的StorageLevel。
  • memSize:Block占用的内存大小。
  • diskSize:Block占用的磁盘大小。
  • isCached:是否存储到存储体系中,即memSize与diskSize的大小之和是否大于0。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