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 12 LTPO来了!LTPO动态自适应刷新率屏120Hz体验更流畅 ,1Hz阅读更省电

2023年12月26日,华为召开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正式发布华为nova 12系列。全新华为nova 12 Pro/Ultra 上搭载1~120Hz LTPO 动态自适应刷新率屏,作为华为旗舰系列的LTPO特性现在来到了nova 系列上,到底表现如何呢?

手机作为一个离不开的必备工具,在日常使用时,一部好的手机必须要有好的显示,越流畅的显示就需要越高的显示帧率,在传统屏幕时就必须强开高帧率 120Hz才能带来极致体验,但越高的帧率往往越耗电,而且屏幕显示又是手机最大的功耗大户,因而长时间的120Hz带来的续航压力导致无压力使用一天很艰难。同时传统屏幕无法自适应变帧率导致了不能丝滑的变帧率,传统屏幕频繁的动态切换帧率会有卡顿导致体验下降。  

各厂家 手机LTPO屏幕宣传大于实用

苹果推出LTPO ProMotion技术,大家感受到苹果手机的续航确实大幅提升。LTPO技术已经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各 Android 手机厂商集体宣传的LTPO 2.0甚至LTPO4.0技术,但实际的高刷效果让大家直呼“LTPO了个寂寞”。

LTPO技术,对比LTPS,通俗点说,用户需要高刷时就提供高刷新率,不需要高刷新率时就提供低刷新率更省电。比如滑动界面,用户需要屏幕更快显示更快响应手指操作,则需要120Hz刷新率;而桌面静止画面,没有任何操作时,用户只需要看固定不变的画面,则只需要1Hz刷新率。但是要发挥LTPO更省电效果,需要厂家对屏幕图像显示底层做各种技术整合,比如操作系统优化、芯片调校、绘显同步、统一帧率、触显同步、功耗控制等系统级的调优过程,如果做不好,那么体验可能达不到LTPS屏幕固定120Hz帧率的流畅性,还拿不到节省的功耗收益。

针对120Hz LTPO太耗电,大部分厂家增加了高帧率应用的白名单控制,即只在白名单里面的应用开120Hz高帧率,不在白名单的应用都使用低帧率,这无疑让120Hz能生效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时长大幅缩小,流畅性体验大受限制。比如地图导航 APP 的“附近”页面、小视频类APP评论区列表界面,大多数Android厂家都锁60Hz。部分厂家针对用户对应用白名单限制的吐槽,提供用户名单配置菜单,虽然给部分懂技术的用户提供了便利,但无疑给普通用户使用大幅增加了难度,体验并不好。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Android手机,无论LTPO 2.0还是LTPO 4.0,相比苹果的ProMotion技术,大家都感知不明显,甚至吐槽很多的原因。华为看到了各厂家目前实现方案存在的问题,在旗舰系列上已经很好解决体验问题,而nova系列也继承了旗舰系列的优秀设计。  

华为nova 12 Pro/Ultra LTPO 动态自适应刷新率屏幕 120Hz场景更全更流畅  通常情况下,手机厂家有没有在列表滑动界面限制最高帧率,在哪些应用下限制了,最能体现厂家对LTPO 屏幕的系统级调优能力,华为nova 12 Pro/Ultra LTPO 的是否更优秀,我们小伙伴花了大量时间收集信息,已经帮大家贴心的对比测试了各家的手机 , 整理了9大场景、27大日常高频应用,通过滑动界面帧率与实际流畅性体验相匹配分析手机生效帧率,几款顶级手机对比测试结果汇总如下:

从上面数据看出各厂家LTPO策略差异,华为和苹果处于第一阵营,基本都是全局120Hz满帧状态,其他android厂家120Hz满帧的应用比例都不到60%。华为nova 12 Pro/Ultra,作为华为nova首款LTPO 动态自适应刷新率屏幕 手机,解决了各大Android手机LTPO方案限制刷新率的白名单问题。

  1. 华为 nova 12 Pro/Ultra  跟Iphone14 Pro Max基本都是满帧120Hz,nova 12 Pro只在相机界面保持60Hz刷新率。从我们使用体验来看,相机拍照录像等界面确实没必要120Hz,现在手机录像的最高帧率也只有60帧,采用120帧刷新率反而过设计浪费了功耗。
  2.  小米13 Pro只有13个应用(占比48.1%)采用120Hz,剩下14个应用(占比51.9%)采用60Hz
  3. OPPO Find X6 pro只有15个应用(占比55.6%)采用120Hz,剩下12个应用(占比44.4%)采用60Hz
  4.  Vivo X90 Pro+只有14个应用(占比51.9%)采用120Hz,剩下13个应用(占比48.1%)采用60Hz
  5. 荣耀magic5 pro,只有2个应用使用120Hz(占比7.4%),7个应用使用90Hz(26%),剩下18个应用使用60Hz(66.7%);  

华为nova 12 Pro/Ultra的LTPO的实际体验非常优秀  

 华为nova 12 Pro/Ultra LTPO1~120Hz动态自适应帧率,继承了华为旗舰系列的优秀基因,经过华为工程师系统级调校,带来的流畅使用体验,在我们日常使用中感受还是很明显的,让华为nova 12 Pro/Ultra手机  一直宣传的流畅有了更真实的注脚,而不只是在宣传层面上的更流畅。

华为LTPO自适应1-120hz,能根据不同的场景自适应不同的帧率,做到性能与续航兼得,完全不用担心以往强开120hz又担心耗电的矛盾。也能在低频操作时无缝降低帧率,减轻续航与发热。  

  1. 阅读、电子书、网页文章等低频刷新的场景,低至1Hz的极致续航,大幅延长手机的阅读时间,在旅行时,空闲时看书,不用频繁的插着充电线,不影响握持体验,减轻续航焦虑

2、电影、短视频场景,自适应抖音等应用的30hz/60hz视频,大幅延长刷抖音的时间,刷抖音,再也不用怕没电了。

3、刷微博,小红书,头条,触摸反馈等,系统特效无缝切换帧率,操控体验非常优秀,比如抛滑、跟手滑,小动画特效等,滑动丝滑。在无操作时,能丝滑切换成1Hz省电。

由此可见,华为在鸿蒙操作系统、芯片调校、触显优化、功耗优化等LTPO系统级调优技术方面确实很有一手,  与苹果不相上下,口碑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刷新率、触控相关的降频机制以及解决方法。首先,我需要明确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刷新率是指幕每秒新图像的次数,比如常见的60Hz、90Hz120Hz。触控采样率则是幕每秒检测触控操作的次数,比如240Hz。而降频机制可能是为了省电或减少发热,系统在特定情况下降低刷新率或触控采样率。 接下来,得分析降频的原因。用户提到的PWM调光可能相关,但引用1主要讲的是背光闪烁对眼睛的影响,可能和刷新率本身无直接关系,不过低刷新率可能加剧闪烁感。然后引用2提到Android性能优化中的渲染卡顿、解码等问题,这可能涉及到系统资源管理,比如在高负载时降低刷新率以避免卡顿。 可能的降频原因包括温度过高、电量不足、高负载场景如游戏或视频导致系统自动调整,或者触控采样率动态调整以节省功耗。解决方案方面,可能需要优化系统调度算法,使用动态刷新率技术如LTPO,或者关闭不必要的后台进程。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触控和刷新率的关系,比如触控操作频繁时系统可能会提升采样率,而在静止时降低。此外,硬件限制也可能导致无法维持高刷新率,需要从软件层面进行优化。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原因和解决方案,并引用提供的参考资料。可能需要指出引用中的PWM和渲染卡顿相关内容如何与降频机制相关联,比如系统为了减少发热或节省电量而调整刷新率,从而影响用户体验。</think>### 刷新率与触控相关的降频机制及解决方案 #### 一、降频原因分析 1. **功耗与温度控制** 高刷新率(如120Hz)和高触控采样率(如240Hz)会显著增加幕功耗和芯片负载。当设备温度过高或电量较低时,系统可能主动降低刷新率以延长续航并减少发热[^2]。 2. **动态场景适配** 部分设备会根据内容类型动态调整刷新率: - 视频播放时匹配帧率(如24Hz/30Hz) - 静态画面(如阅读)降至低频(如10Hz) - 触控操作时短暂提升刷新率以增强跟手性 3. **硬件性能瓶颈** 低端芯片或低质量幕驱动可能无法稳定维持高刷新率,导致画面撕裂或触控延迟,系统被迫降频。 4. **触控采样与刷新率耦合** 触控采样率通常与刷新率同步调整。例如,触控采样率从240Hz降至120Hz时,刷新率可能同步降低以保持信号同步。 #### 二、解决方案 1. **硬件优化** - 采用LTPO动态刷新率幕(如1-120Hz自适应) - 独立触控芯片实现采样率与刷新率解耦 ```c // 示例:动态刷新率调节逻辑(伪代码) if (user_touch_event) { set_refresh_rate(120Hz); set_touch_sampling_rate(240Hz); } else { set_refresh_rate(60Hz); set_touch_sampling_rate(120Hz); } ``` 2. **系统调度优化** - 根据应用场景设置白名单(如游戏锁高刷新率) - 优化渲染管线减少GPU负载,避免因卡顿触发降频 - 改进温控策略,避免过度降频影响体验 3. **软件设置调整** - 关闭"自动亮度"和"动态刷新率"功能(牺牲续航换稳定性) - 限制后台进程占用,减少CPU/GPU资源竞争 4. **用户端缓解措施** - 避免长时间高亮度使用(减少发热) - 使用深色模式降低幕功耗 - 新系统版本获取调度策略优化 #### 三、技术发展趋势 新型解决方案如「异步触控采样」技术(触控采样率独立于刷新率)和「分区刷新率控制」已在高端设备中应用。例如: $$ \text{触控响应时间} = \frac{1}{\text{触控采样率}} + \text{系统处理延迟} $$ 通过提升采样率独立性和降低延迟,可减少降频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