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性能评估工具Iperf详解(可测丢包率)

网络性能评估工具Iperf详解(可测丢包率)

一、网络性能评估工具Iperf

网络性能评估主要是监测网络带宽的使用率,将网络带宽利用最大化是保证网络性能的基础,但是由于网络设计不合理、网络存在安全漏洞等原因,都会导致网络带宽利用率不高。要找到网络带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就需要对网络传输进行监控,此时就需要用到一些网络性能评估工具,而Iperf就是这样一款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本节将详细介绍一下Iperf的使用。

1、Iperf能做什么
Iperf是一款基于TCP/IP和UDP/IP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它可以用来测量网络带宽和网络质量,还可以提供网络延迟抖动、数据包丢失率、最大传输单元等统计信息。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并判断网络性能问题,从而定位网络瓶颈,解决网络故障。

下面介绍Iperf的主要功能。

(1)TCP方面

q 测试网络带宽。

q 支持多线程,在客户端与服务端支持多重连接。

q 报告MSS/MTU值的大小。

q 支持TCP窗口值自定义并可通过套接字缓冲。

(2)UDP方面

q 可以设置指定带宽的UDP数据流

q 可以测试网络抖动值、丢包数

q 支持多播测试

q 支持多线程,在客户端与服务端支持多重连接。

二、Iperf的安装与使用

iperf可以运行在任何IP网络上,包括本地以太网、接入因特网、Wi-Fi网络等。在工作模式上,iperf运行于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下,其服务器端主要用于监听到达的测试请求,而客户端主要用于发起连接会话,因此要使用iperf,需要两台服务器,一台运行在服务器模式下,另一台运行在客户端模式下。

1.安装iperf
iperf支持Win32、Linux、FreeBSD、MacOS X、OpenBSD和Solaris等多种操作系统平台。读者可以从iperf官方主页http://iperf.fr/ 下载各种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是iperf3.0,这里下载的软件包为iperf-3.0.tar.gz,安装过程如下:

# wget http://downloads.es.net/pub/iperf/iperf-3.0.6.tar.gz
# tar zxvf iperf-3.0.6.tar.gz

# cd iperf-3.0.6
#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2.iperf参数介绍
在完成iperf安装后,执行“iperf3 –h”即可显示iperf的详细用法。iperf的命令行选项共分为三类,分别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公用选项、服务器端专用选项和客户端专用选项,下面对常用的选项进行介绍。

服务器端专用选项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服务器端专用选项的含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端专用选项的含义如表2.5所示。

表2 客户端专用选项的含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公用选项的含义如表3所示。

表3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公用选项的含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Iperf应用实例

要使用iperf,首先要启用一个服务端,这里假定服务端的IP地址为192.168.12.168,在此服务器上运行“iperf3 -s”即可开启iperf的服务器模式。在默认情况下,iperf3将在服务端打开一个5201监听端口,此时就可以将另一台服务器作为客户端执行iperf功能测试了。

1.测试TCP吞吐量
为了确定网卡的最大吞吐量,可以在任意客户端运行iperf命令,iperf将尝试从客户端尽可能快地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请求,并且会输出发送的数据量和网卡平均带宽值。图1是一个最简单的带宽测试命令。

clip_image002

图1通过iperf测试网络带宽利用率

从图1可以看出,iperf默认的运行时间是10秒钟,每隔一秒钟输出一次传输状态,同时还可以看到每秒钟传输的数据量在112MB左右,刚好与“Bandwidth”列的值对应起来,网卡的带宽速率维持在941Mbits/sec左右,而测试的服务器是千兆网卡,这个测试值也基本合理。在输出的最后,iperf还给出了总的数据发送、接收量,并给出了带宽速率平均值,通过这些值,基本可以判断网络带宽是否正常,网络传输状态是否稳定。

iperf提供很多参数,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测试网络带宽利用率,例如,要改变iperf运行的时间和输出频率,可以通过“-t”和“-i”参数来实现,如图2所示。

clip_image004

图2 添加“-t”和“-i”参数后的iperf输出

从图2 可以看出,输出状态的间隔变为每5秒钟一次,总共执行测试时间为20秒,测试的带宽速率仍然保持在941Mbits/sec左右,唯一变化的是失败重传次数增加了。

为了模拟大量的数据传输,也可以指定要发送的数据量,这可以通过“-n”参数来实现。在指定“-n”参数后,“-t”参数失效,iperf在传输完毕指定大小的数据包后,自动结束,如图3所示。

clip_image006

图3 iperf客户端通过“-n”参数指定要传输的数据量

图3的例子是指定发送一个5GB左右的数据包,并且每隔10秒钟输出一次传输状态,从这个输出可以看出,当失败重传次数较多时,传输速率急速下降。

有时候,为了模拟更真实的TCP应用,iperf客户端允许从一个特定的文件发送数据,这可以通过“-F”参数实现,如图4所示。

clip_image008

图4 iperf客户端通过“-F”参数指定文件来发送数据

在图4的例子中,通过“-F”参数指定了一个webdata.tar.gz文件作为iperf要传输的数据,在使用此参数时,需要同时指定一个“-t”参数来设置要测试传输的时间,这个时间尽量设置长一些,因为在默认传输时间10秒内,这个文件可能还没有传完。

在使用iperf进行网络带宽测试时,如果没有指定发送方式,iperf客户端只会使用一个单一的线程,而iperf是支持多线程的,可以使用iperf提供的“-P”参数来设置多线程的数目,通过使用多线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络的吞吐量。

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进行简单对比,图5是iperf使用单线程传输1.86GBytes数据所消耗的时间和带宽使用情况。为了速率单位统一,这里使用“-f”参数将输出结果都通过MBytes来显示。

clip_image010

图5 iperf在单线程模式下的传输时间和传输速率

从图5中可以看出,传输1.86GBytes的数据消耗了17秒的时间,平均带宽速率为112MBytes/sec(注意单位).下面再看看使用多线程后,iperf传输同样大小数据量所消耗的时间和平均带宽速率,如图6所示。

clip_image012

图6 iperf使用多线程后的数据传输状态

这里通过“-P”参数开启了2个多线程,从传输时间上看,传输1.86GBytes的数据,消耗时间为10.79秒,比之前单线程的传输时间少了近7秒钟,在平均带宽速率上,从之前单线程的112MBytes/sec提高到177MBytes/sec,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多线程对网络传输性能的提高不小。

2 . 测试UDP丢包和延迟
iperf也可以用于UDP数据包吞吐量、丢包率和延迟指标,但是由于UDP协议是一个非面向连接的轻量级传输协议,并且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因此对UDP应用的关注点不是传输数据有多快,而是它的丢包率和延时指标。通过iperf的“-u”参数即可测试UDP应用的传输性能,图7测试的是在iperf客户端传输100MB的UDP数据包的输出结果.:

clip_image014

图7 iperf传输100MB的UDP数据包的输出结果

在图7中,重点关注虚线下的一段内容,在这段输出中,“Jitter”列表示抖动时间,或者称为传输延迟,“Lost/Total”列表示丢失的数据报和总的数据报数量,后面的0.33%是平均丢包的比率,“Datagrams”列显示的是总共传输数据报的数量。

这个输出结果过于简单,要了解更详细的UDP丢包和延时信息,可以在iperf服务端查看,因为在客户端执行传输测试的同时,服务端也会同时显示传输状态,如图8所示。

clip_image016

图8 iperf服务端显示的UDP传输状态

在这个输出中,详细记录了在传输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传输延时和丢包率,在UDP应用中随着传输数据的增大,丢包率和延时也随之增加。对于延时和丢包可以通过改变应用程序来缓解或修复,例如视频流应用,可以通过缓存数据的方式而可以容忍更大的延时。

四、出错处理

错误:

iperf3: error - unable to read from stream socket: No route to host

是防火墙默认关闭了 icmp

需要将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防火墙 将

-A 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A FORWARD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删掉或注释掉即可。

五、windows与linux使用 iperf注意事项

windows与linux使用iperf打流时,需要增加-w的参数,否则会影响测试的吞吐量

另外iperf3, server端直接-s即可,无需增加额外的参数

iperf3 -s

如果想增加-w的参数,只在client端增加即可

iperf3 -c 192.168.0.100 -w 16M -i 1 -P 5 -B 192.168.0.10 -t 10

其中:

-w:  --window    #[KMG]    set window size / socket buffer size
-i: 上报时间间隔
-P: 线程数
-B: 监听本机的IP
-t: 测试时间
-c: 服务端的IP

iperf3使用帮助说明

Usage: iperf [-s|-c host] [options]
       iperf [-h|--help] [-v|--version]

Server or Client:
  -p, --port      #         server port to listen on/connect to
  -f, --format    [kmgKMG]  format to report: Kbits, Mbits, KBytes, MBytes
  -i, --interval  #         seconds between periodic bandwidth reports
  -F, --file name           xmit/recv the specified file
  -A, --affinity n/n,m      set CPU affinity
  -B, --bind      <host>    bind to a specific interface
  -V, --verbose             more detailed output
  -J, --json                output in JSON format
  -d, --debug               emit debugging output
  -v, --version             show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quit
  -h, --help                show this message and quit
Server specific:
  -s, --server              run in server mode
  -D, --daemon              run the server as a daemon
  -1, --one-off             handle one client connection then exit
Client specific:
  -c, --client    <host>    run in client mode, connecting to <host>
  -u, --udp                 use UDP rather than TCP
  -b, --bandwidth #[KMG][/#] target bandwidth in bits/sec (0 for unlimited)
                            (default 1 Mbit/sec for UDP, unlimited for TCP)
                            (optional slash and packet count for burst mode)
  -t, --time      #         time in seconds to transmit for (default 10 secs)
  -n, --bytes     #[KMG]    number of bytes to transmit (instead of -t)
  -k, --blockcount #[KMG]   number of blocks (packets) to transmit (instead of -t or -n)
  -l, --len       #[KMG]    length of buffer to read or write
                            (default 128 KB for TCP, 8 KB for UDP)
  -P, --parallel  #         number of parallel client streams to run
  -R, --reverse             run in reverse mode (server sends, client receives)
  -w, --window    #[KMG]    set window size / socket buffer size
  -C, --linux-congestion <algo>  set TCP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Linux only)
  -M, --set-mss   #         set TCP maximum segment size (MTU - 40 bytes)
  -N, --nodelay             set TCP no delay, disabling Nagle's Algorithm
  -4, --version4            only use IPv4
  -6, --version6            only use IPv6
  -S, --tos N               set the IP 'type of service'
  -L, --flowlabel N         set the IPv6 flow label (only supported on Linux)
  -Z, --zerocopy            use a 'zero copy' method of sending data
  -O, --omit N              omit the first n seconds
  -T, --title str           prefix every output line with this string
  --get-server-output       get results from server

[KMG] indicates options that support a K/M/G suffix for kilo-, mega-, or giga-

iperf3 homepage at: http://software.es.net/iperf/
Report bugs to:     https://github.com/esnet/iperf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wuling129/p/4795262.html

  • 49
    点赞
  • 49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6
    评论
### 回答1: Iperf3是一款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它可以进行TCP和UDP的带宽测量。不过在UDP测试中,Iperf3的丢包可能不是很准确。 首先,UDP是一种无连接协议,数据包不会保证被传输到接收端。因此,在进行UDP测试时,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发送的数据包没有丢失,也可能在网络拥塞或延迟等情况下发生数据包丢失的情况。这种情况下,Iperf3的UDP测试会误判数据包丢失。 其次,Iperf3对于UDP测试的丢包计算方法并不精确,它通常使用公式“丢包=1-(接收数据包数量/发送数据包数量)”来计算。但是这种计算方式并没有考虑丢失数据包的时间以及数据包的大小等因素。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Iperf3的丢包算出来的数据可能会偏高或偏低。 因此,如果要进行准确的网络丢包测试,建议使用其他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或者结合Iperf3进行多种测试结果的比较。同时,在进行测试时应该考虑网络环境、延迟等因素,以及多次测试取平均值的情况。 ### 回答2: Iperf3是一款开源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可以用来测试TCP和UDP网络吞吐量、延迟、带宽等性能指标。然而,由于UDP传输不可靠的特性,iperf3在进行UDP传输测试时可能会出现丢包情况,这也是网络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然而,有时候iperf3 udp测试丢包的结果并不准确。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网络拥塞在UDP测试中会导致数据包的丢失,但是由于网络拥塞是瞬时现象,因此,UDP测试只测量了瞬间网络状态,而未测量网络性能的长期表现。 2、iperf3 UDP测试可能存在数据包重传的问题。在udp传输过程中,如果数据包丢失,则发送端通常会对丢失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因此,重传数据包的数量可能会导致iperf3测试结果偏差。 3、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进行iperf3测试也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不同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的网络协议栈实现方式不同,可能会对UDP传输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因此,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尝试进行多次测试,以便获得更准确的平均值。 2、将iperf3测试结果与其他网络性能测试工具的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iperf3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使用同一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的系统进行测试,可以消除不同操作系统的差异。 总之,iperf3 udp测试丢包不准是一种常见现象,我们在进行UDP传输测试时应该注意这些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测试,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 回答3: Iperf3是一款基于UDP和TCP协议的网络测速工具,它可以用于测试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等几个方面的性能。 然而,在使用iperf3进行UDP测试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测试结果显示的丢包并不准确,这是因为UDP协议本身就存在一些特性导致的。 首先,UDP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它不像TCP协议那样需要进行握手和连接,因此,在网络拥堵时,数据包可能会因为网络负荷过重而被丢弃,这种情况下测试结果会显示出很高的丢包。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网络的拥堵导致路由器缓冲区满了,导致后续的数据包发生了乱序和最终的丢失,这也会导致测试结果的丢包不准确。 其次,UDP协议是不可靠的,它只是尽力地将数据包送至目的地,而不保证送达的可靠性。在面对网络状况较坏的情况下,数据包可能会出现丢失或者大量重传,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使得丢包显示不准确。 另外,在进行UDP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的方式,以减小测试误差,并且加上选项"--udp-bw"设置限制带宽,避免过多大数据包丢失,从而更加准确的得出测试结果。 综上所述,iperf3 UDP测试丢包不准确,是由于UDP协议本身的特性造成的,并不代表iperf3工具本身的问题。在进行UDP测试时,我们需要了解UDP协议的性质,并采取正确的测试方式,才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