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9 日,阿里云基础设施高可用最佳实践沙龙第三站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共探云端业务连续性,赋能企业高可用架构设计”为主题,吸引了华北地区数十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架构师及开发者参与。阿里云技术专家与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围绕云上高可用能力建设、多场景容灾方案设计及实战案例展开深度探讨,为企业构建稳健的云端业务架构提供新思路。
高可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活动伊始,阿里云智能公共云业务华北大区解决方案总经理张强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企业核心业务全面用云,高可用能力已成为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关键。他指出,阿里云基础设施通过平台化的高可用能力(如多可用区部署、跨地域容灾、秒级弹性扩展等),结合场景化的业务架构设计,能够帮助企业以更高效率、更好成本应对复杂挑战。张强还提到,阿里云团队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将自身技术积累与行业实践结合,助力企业实现“业务高效运行,永不宕机”的目标。
从理论到实践,解锁高可用架构设计
阿里云智能存储产品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周方圆从企业业务连续性的底层逻辑切入,分析了高可用架构设计的核心价值。她强调,高可用能力需贯穿业务全生命周期,并根据业务优先级灵活选择容灾等级:
- **数据备份容灾:**通过云备份、OSS 跨区域复制等实现数据零丢失( RPO≈0 );
- **故障快速切换:**基于云网络多可用区冗余、负载均衡自动剔除异常节点等能力,实现分钟级恢复( RTO<5 分钟);
- **应用多活架构:**依托容器服务 ACK 多集群管理、全局流量调度等,支持业务无感切换( RTO≈0 )。周方圆指出,企业需结合业务敏感度与成本预算,选择匹配的架构等级,并借助阿里云工具链实现自动化容灾演练与监控。
阿里云智能存储产品解决方案架构师张越、弹性计算产品架构师邓怡然、云网络产品架构师王云毅三位专家联袂登台,分享了多个行业的高可用实战经验:
- **存储层高可用:**以某电商客户为例,通过 ESSD 同城冗余云盘实现跨 AZ 数据同步,结合 OSS 跨区域复制与传输加速构建全球多活源站,支撑大促期间海量文件访问;
- **弹性计算容灾设计:**针对金融行业虚拟机环境,基于快照备份、弹性伸缩组跨可用区部署,配合健康检查自动替换异常实例,保障核心交易系统 99.99% 可用性;
- **云网络高可用架构:**通过云企业网 CEN 的智能路由优化( Zooroute 技术),确保网络层在物理故障时自动规避异常路径,实现 99.995% 可靠性。
阿里云智能云原生解决方案架构师禹杨杨聚焦容器化场景,提出云原生高可用设计的四大维度:
- **容灾能力:**通过 SAE 实现应用的跨 AZ 部署,规避单点故障;利用 Nacos 等产品数据面与控制面解耦避免极端情况下全站不可用的情况
- **容量管理:**基于单机的弹性水位、告警水位、限流水位利用 HPA/VPA 动态扩缩容,配合 MSE 的优雅上下线、限流降级实现流量峰值的快速弹性和容量扩充,避免雪崩等情况;
- **容错管理:**通过对全链路灰度的支持,控制编码错误等变更影响的范围,降低编码错误所引起的故障级别。
聚焦真实业务场景,碰撞技术火花
茶歇后的讨论环节,参会者围绕两大真实案例展开头脑风暴。活动尾声,阿里云专家为参会嘉宾颁发结业证书,并总结道:“高可用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业务战略。云上技术能力让企业无需从零搭建复杂架构,即可灵活应对故障场景。” 参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沙龙对高可用设计方法论与工具链有了系统认知,未来将结合业务需求,在云上构建更稳健、更智能的容灾体系。
阿里云高可用系列沙龙将持续落地全国,下一站敬请期待!
**【关于阿里云基础设施高可用系列】**该系列沙龙聚焦企业业务连续性挑战,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复盘与场景化方案设计,帮助企业构建云上高可用能力。从原子能力到全局架构,从单地域容灾到全球化多活,阿里云始终与客户并肩,让稳定成为业务创新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