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什么是恐怖谷效应?

72b86a0a66ff636342e06bbe1c0320d6.png

3cba3b731ed7c9696c2f979afb372493.png

1fbc64f265955dfba074ed979d5bce72.png

74b2a10b9fcc696b039b5ec874f7ccb9.png

d55d4f6caf55bcdae77b22d86d2318e8.png

cdd451751351c37760f0a2af81baedcf.png

15d2db0d1f27626e230d383739948b2f.png

a05e974e32b305f5a5677e058d8ff7ea.png

252aed2ffbb31a82d0b6824c9fd612fb.png

052fc627d5c81cd948f8dbfb06b138bd.png

62989cbad43c9d290c56b919aade4c88.png

0ec547ecf0908e01f59472a702f67094.png

5a2be757e04ed3d6e7296d9e016f9ede.png

82f2712eaa4c952c489191d5028f2fb6.jpeg

3869395c1a25712ae46e7b3ed9a7ef54.png

230a9fa39a86da7d21dad7aadc1063e4.png

ab378ad6d9f30a96e6795ab796b50bf5.jpeg

6716ea398f94a4103c1b5838d34afc63.png

69673ce56df218571d05c31c87eef27a.png

恐怖谷效应,对应英文Uncanny Valley,是在1970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的。这个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对于类似人类的非人类物体的情绪反应。

恐怖谷效应描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道理:当非人类物体(如机器人、玩偶等)的外貌和行为与真人越来越相似,人们也会越来越喜欢它。但是,当这个相似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它的好感度反而会陡然降低,产生反感甚至恐惧的心理现象。这个好感度进入谷底的区域,被称为“恐怖谷”。

不过,随着物体的外貌和行为变得进一步逼真时,人们的情感反应又会逐渐恢复积极,甚至超过了跌入恐怖谷之前的水平。当物体和真人百分百相似的时候,人们对它的情感也达到了最高点。

人们对物体的好感度,以及物体与人类相似程度的关系,就像下面这张图所展示的一样:

030a44700cc10b841107e5a1ef79b33f.png

7366c76fcc0676018943c6a86ae39e97.png

6d49b6e375c8145346ad6816d8c739d6.png

bb16cd5785e8c7a40179bc541f213053.png

50c3fabe4fe6ef85d26ba0e059b088ed.png

2c6fad92c74bb019d6ed7516ec4675f7.jpeg

f77ec4a637e1f2c8d53fd744b4272375.png

00063410976f6955218c6b2d480d26f7.png

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经过数十万年的演化,产生了一种规避重病和畸形同类的本能。当人类看到那种有怪异特征的同类时,会在潜意识里假设对方有严重的传染病或者基因缺陷,只有尽量避免与之接触,才能更好地延续自己的基因。

而那些和人类相似却又有些许不同的机器人,也会让人类本能地把它们认作是畸形的人类,从而产生厌恶和恐惧的情绪。

另一个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喜欢把世间万物划分出清晰的类别,对于完全不像人类的事物,比如桌子椅子、小猫小狗,人类可以很容易地把它们进行归类。

但是对于机器人、蜡像这样似人类又非人类的事物,人类在潜意识中无法对它们进行分类,因此会本能地产生警惕感。

8290a867076b8ca91573b75a54dac92d.png

88138ff1de7a88912b527066e04709fd.png

6e7636c58aff9d45e91f10f35497cf34.png

0d07ff0697165b322dc3132fab796d30.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