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颜色: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物体的一系列吸收、反射等作用后(剩余的光)对人眼产生的一种刺激作用。所以,某种物体产生特定的颜色要有三个条件:光源、物体本身和观察者 ;染料的颜色是它吸收光源中一部分色光后剩余色光所表现出来的,例如黄色的染料致所以表现出黄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绿、蓝等较短波长的光的缘故。正是由于染料的这种吸光性,所以把两种染料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混合色的光亮度将会比混合前小,因而是减法混合。
颜色的三要素:
明度:表示物体表面的明亮程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在彩色物质中决定于物质的浓谈。
色相:颜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性, 决定于有色物质的颜色。
饱和度:颜色的纯度。单色光是最饱和的颜色为100%。白、灰、黑的饱和度为0, 最低。其决定于颜色的鲜艳度。
三原色:其中任何两色混合都得不到第三色。我们把具有这样特征的三个颜色叫做三原色,其中一个称为原色。
染色中,我们所熟悉的拼色染料为:红,黄,蓝;电视机的屏幕则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来拼色。在应用中,通常要求所选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色域,能够包含所有的色相,但实际上(如染色生产中),由于受染料的性能或用量所限,用红,黄,蓝三原色很难达到很深很纯的黑色,所以在三原色之外,往往还需要添加一个黑色来增加深度和暗度。
染料拼色三原色:红、黄、蓝。
(这里的红、黄、蓝是分别指减法混色的原色品红、黄、青)。
用二种不同的原色相拼可得到橙、绿、紫色、称它为二次色。
用二种不同的二次色拼合,或是任意一种原色和黑色或灰色相拼得到三次色。
原色 红 黄 蓝 红 黄
二次色 橙 绿 紫 橙
三次色 黄灰 蓝灰 红灰
常见的对色光源色温度一览表:
D65 - 平均太阳光源, 色溫度约6500 K
A - 钨丝灯光,色溫度约2856 K, 在对色灯下比色时通常会使用此一光源 .
CWF - 冷白荧光灯,色溫度约 4200 K ,为欧美常用之日光灯.
TL84-MARKS & SPENCER STORE LIGHTING 为PHILIP所发明的一种高效能日光灯
C - 平均太阳光源, 色溫度约6774 K .为D65+UV.
D50 - 平均太阳光源 , 色溫度约5000 K .
D75 - 平均太阳光源 , 色溫度约7500 K .
染色时所用的基本概念:
浴比:浴比是指坯纱纱重(Kg)与染液体积(L)之比。
浓度的表示与计算
owf:用量与对应纱重的百分比,染料、固色剂通常用此单位;
g/L: 助剂用量的单位。
色牢度概述
染色牢度是指染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是否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它包括日晒牢度、摩擦牢度、水洗牢度、汗渍牢度、非氯漂牢度、水渍牢度、氧漂牢度和氯漂牢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