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域

一、冲突域

        一个站点向另一个站点发出信号,除目的站点外,有多少站点能收到这个信息,这些站点就构成一个冲突域。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冲突域是基于第一层(物理层)。

        传统共享式以太网的典型代表是总线型以太网。在这种类型的以太网中,通信信道只有一个,采用介质共享(介质争用)的访问方法(CSMA/CD介质访问方法)。每个站点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侦听网络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就发送数据。否则,继续侦听直到网络空闲。如果两个站点同时检测到介质空闲并同时发送出一帧数据,则会导致数据帧的冲突,双方的数据帧均被破坏。这时,两个站点将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的方法各自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再侦听、发送。
  在下图中,主机A只是想要发送一个单播数据包给主机B。但由于传统共享式以太网的广播性质,接入到总线上的所有主机都将收到此单播数据包。同时,此时如果任何第二方,包括主机B也要发送数据到总线上都将冲突,导致双方数据发送失败。我们称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冲突域。



二、集线器

        集线器(HUB)属于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基础设备,它和双绞线等传输介质一样,是一种不需要任何软件支持或只需要很少管理软件管理的硬件设备。集线器工作在局域网环境,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第一层,因此又被称为物理层设备。

        工作过程:集线器的工作过程非常简单。它可以这样的简单描述:首先是节点发信号到线路,集线器接收到该信号,因信号在电缆传输过程之中有衰减,集线器接收信号后将衰减的信号整形放大,最后集线器将放大的信号广播转发给其他所有端口。

三、冲突域隔离

第二层设备能隔离冲突域,如交换机。交换机能缩小冲突域的范围,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

交换机是工作在第二层的设备,认识的是MAC帧。交换机存有结点与端口的映射表(本质是从物理层描述网络拓扑),它可以通过自学习将帧的源地址和端口的映射保存下来,并定时更新。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一个帧到达时,交换机会查找端口和MAC地址的映射表,如果有,则从某一端口发送出去。如果没有,则从非进入端口广播出去。更进一步,如果目标和源在同一端口,那么交换机则不做任何事,简单的丢掉这个帧而已。
         我们可以看到,交换机的工作方式,就很好的隔离了冲突域。同一端口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干扰不到另一端口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因为它无法穿透交换机。
         交换机是通过自学习学习到端口和物理地址的映射的,并且ARP协议使用的就是广播,所以交换机绝对不能屏蔽广播。

  • 13
    点赞
  • 3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