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设计模式--06.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代理模式完全解耦了调用方和被调用方之间的联系,在某些场合非常有用!


网上有很多说代理模式是为了保护被调用方,其实以我的经验,它主要是方便了调用方。比如最常用的单元测试时mock对象,还有远程代理(各rpc框架都有所封装,使用户就像调本地方法一样调远程方法)。java世界中还有著名的动态代理(基于反射),这个我查了下,在python似乎使没有的。


代理模式比较好理解,在这里我就举一个简单的远程代理例子。现在互联网圈都流行微服务架构,某公司将其项目拆出了商城服务A和用户服务B,A服务需要调用B服务的查询用户方法。现在来实现这个场景:

from abc import abstractmethod


# 定义用户接口,A和B服务都引用此接口
class UserService:
    @abstractmethod
    def get_info(self, uid):
        pass


# 用户接口的实现,在B服务中
class UserServiceImpl(UserService):
    def get_info(self, uid):
        if uid == 1:
            return '张三'
        elif uid == 2:
            return '李四'
        elif uid == 3:
            return '王二'
        else:
            return None


# A服务不能直接调用B服务的方法,但是又想像使用本地方法一样调远程方法,所以增加了一层代理类
class UserServiceProxy(UserService):
    def __init__(self):
        # 这里应该是远程实现的,简单起见就直接new了
        self.userService = UserServiceImpl()
        print('我已经远程连接到了B服务')

    def get_info(self, uid):
        return self.userService.get_info(uid)


# A服务调用示例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oxy = UserServiceProxy()
    print(proxy.get_info(2))
    print(proxy.get_info(5))

运行结果如下:

我已经远程连接到了B服务
李四
None

代理模式的使用非常平常,读者朋友可以思考一下,当你在debug时临时修改变量,何尝不是一种代理模式的思维呢?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