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选自《程序员面试宝典 第5版》
首先在C/C++编程时,经常需要操作的内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栈区、堆区、全局区(静态区)、文字常量区、程序代码区。
1、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操作系统回收。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长两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下面是一段实际说明的程序代码: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在常量区,p3在栈
static int c =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malloc(10); //p1如上,分配来的10字节在堆区
p2 = (char*)malloc(20); //同理
strcpy(p1,"123456");
//"123456"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堆和栈的理论知识如下:
1、申请方式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例如,声明在函数中的一个局部变量int b,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堆: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如C中的malloc函数和C++中的new运算符。
p1 = (char*)malloc(10); //10是分配的字节数
//其实可以这样写
int* p1 = (int*)malloc(sizeof(int));
free(p1);
malloc返回void*,所以强制转换成要赋给的指针类型
int *p2 = new int(10);//10是将new的int初始化为10
delete p2;
p2 = NULL;
如果要用new创建数组:
int *p3 = new int[100];
delete []p3;
p3 = NULL;
但是注意p1、p2和p3本身是在栈中的。
2、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3、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
堆: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