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本功——Reference

这是一篇一年多之前便已写就的文章,那时,因为很多Java程序员只求追随新生的事物,却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很多讨论中,很明显是基本功不过硬,于是萌生写一个系列文章,讨论Java的基本功,下面便是在这个想法下催生出的第一篇文章。可事实上,真正完成的也只有这一篇。因为未能及时发布,它就被我遗忘在硬盘的角落中。今天,JavaEye上关 于Java传值还是传引用 的论战让我记起了自己曾经写过的这篇文章,愿与大家共享。

Java基本功——Reference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今争锋于IT战场的两大势力,MS一族偏重于底层实现,Java一族偏重于系统架构。说法根据无从考证,但从两大势力各自的社区力量和图书市场已有佳作不难看出,此说法不虚。于是,事情的另一面让人忽略了。
偏巧,我是一个喜欢探究底层实现的Java程序员,虽然我的喜好并非纯正咖啡,剑走偏锋却别是一番风味。

Reference
Java世界泰山北斗级大作《Thinking In Java》切入Java就提出“Everything is Object”。在Java这个充满Object的世界中,reference是一切谜题的根源,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Reference是什么?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进入Java世界之前曾经浪迹于C/C++世界,就一定不会对指针陌生。谈到指针,往日种种不堪回首的经历一下子涌上心头,这里不是抱怨的地方,让我们暂时忘记指针的痛苦,回忆一下最初接触指针的甜蜜吧!还记得你看过的教科书中,如何讲解指针吗?留在我印象中的一种说法是,指针就是地址,如同门牌号码一样,有了地址,你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一个人家,而不必费尽心力的大海捞针。
C++登上历史舞台,reference也随之而来,容我问个小问题,指针和reference区别何在?我的答案来自于在C++世界享誉盛名的《More Effective C++》。

  1. 没有null reference。
  2. reference必须有初值。
  3. 使用reference要比使用指针效率高。因为reference不需要测试其有效性。
  4. 指针可以重新赋值,而reference总是指向它最初获得的对象

设计选择:
当你指向你需要指向的某个东西,而且绝不会改指向其它东西,或是当你实作一个运算符而其语法需要无法有指针达成,你就应该选择reference。其它任何时候,请采用指针。

这和Java有什么关系?
初学Java,鉴于reference的名称,我毫不犹豫的将它和C++中的reference等同起来。不过,我错了。在Java中,reference 可以随心所欲的赋值置空,对比一下上面列出的差异,就不难发现,Java的reference如果要与C/C++对应,它不过是一个穿着 reference外衣的指针而已。
于是,所有关于C中关于指针的理解方式,可以照搬到Java中,简而言之,reference就是一个地址。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把手,抓住它,就抓住了我们想要操纵的数据。如同掌握C的关键在于掌握指针,探索Java的钥匙就是reference。

一段小程序
我知道,太多的文字总是令人犯困,那就来段代码吧!
public class ReferenceTrick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ferenceTricks r = new ReferenceTricks();
    // reset integer
    r.i = 0;
    System.out.println("Before changeInteger:" + r.i);
    changeInteger(r);
    System.out.println("After changeInteger:" + r.i);

    // just for format
    System.out.println();
  
    // reset integer
    r.i = 0;
    System.out.println("Before changeReference:" + r.i);
    changeReference(r);
    System.out.println("After changeReference:" + r.i);
  }

  private static void changeReference(ReferenceTricks r) {
   r = new ReferenceTricks();
   r.i = 5;
   System.out.println("In changeReference: " + r.i);
  }

  private static void changeInteger(ReferenceTricks r) {
   r.i = 5;
   System.out.println("In changeInteger:" + r.i);
  }

  public int i;
}

对不起,我知道,把一个字段设成public是一种不好的编码习惯,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如果你有兴趣自己运行一下这个程序,我等你!

OK,你已经运行过了吗?结果如何?是否如你预期?下面是我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的结果:
Before changeInteger:0
In changeInteger:5
After changeInteger:5

Before changeReference:0
In changeReference: 5
After changeReference:0

这里,我们关注的是两个change——changeReference和changeInteger。从输出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法在调用前和调用中完全一样,差异出现在调用后的结果。

糊涂的讲解
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changeInteger的行为。
前面说过了,Java中的reference就是一个地址,它指向了一个内存空间,这个空间存放着一个对象的相关信息。这里我们暂时不去关心这个内存具体如何排布,只要知道,通过地址,我们可以找到r这个对象的i字段,然后我们给它赋成5。既然这个字段的内容得到了修改,从函数中返回之后,它自然就是改动后的结果了,所以调用之后,r对象的i字段依然是5。下图展示了changeInteger调用前后内存变化。

     Reference +--------+                Reference +--------+
    ---------->| i = 0  |               ---------->| i = 5  |
               |--------|                          |--------|
               | Memory |                          | Memory |
               |        |                          |        |
               |        |                          |        |
               +--------+                          +--------+

         调用changeInteger之前              调用changeInteger之后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changeReference。
从代码上,我们可以看出,同changeInteger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多了这么一句。
r = new ReferenceTricks();
这条语句的作用是分配一块新的内存,然后将r指向它。
执行完这条语句,r就不再是原来的r,但它依然是一个ReferenceTricks的对象,所以我们依然可以对这个r的i字段赋值。到此为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Reference +--------+                          +--------+
    ---------->| i = 0  |                          | i = 0  |
               |--------|                          |--------|
               | Memory |                          | Memory |
               |        |                Reference |--------|
               |        |               ---------->| i = 5  |
               +--------+                          +--------+

        调用changeReference之前            调用changeReferenc之后

顺着这个思路继续下去的话,执行完changeReference,输出的r的i字段,那么应该是应该是新内存中的i,所以应该是5。至于那块被我们抛弃的内存,Java的GC功能自然会替我们善后的。
事与愿违。
实际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输出的是0。
肯定哪个地方错了,究竟是哪个地方呢?

参数传递的秘密
知道方法参数如何传递吗?
记得刚开始学编程那会儿,老师教导,所谓参数,有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之分,参数列表中写的那些东西都叫形式参数,在实际调用的时候,它们会被实际参数所替代。
编译程序不可能知道每次调用的实际参数都是什么,于是写编译器的高手就出个办法,让实际参数按照一定顺序放到一个大家都可以找得到的地方,以此作为方法调用的一种约定。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这个规矩,大家协作起来就容易多了。这个公共数据区,现在编译器的选择通常是“栈”,而所谓的顺序就是形式参数声明的顺序。
显然,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作为实际参数的变量可能遍布于内存的各个位置,而并不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呆在栈里。为了守“规矩”,程序只好将变量复制一份到栈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将参数压入栈中。
打起精神,谜底就要揭晓了。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将变量复制一份到栈中,没错,“复制”!
这就是所谓的值传递。
C语言的旷世经典《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开篇的第一章中,谈到实际参数时说,“在C中,所有函数的实际参数都是传‘值’的”。
马上会有人站出来,“错了,还有传地址,比如以指针传递就是传地址”。
不错,传指针就是传地址。在把指针视为地址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它也是一个变量。前面的讨论中说过了,参数传递必须要把参数压入栈中,作为地址的指针也不例外。所以,必须把这个指针也复制一份。函数中对于指针操作实际上是对于这个指针副本的操作。
Java的reference等于C的指针。所以,在Java的方法调用中,reference也要复制一份压入堆栈。在方法中对reference的操作就是对这个reference副本的操作。
谜底揭晓
好,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
在changeReference中对于reference的赋值实际上是对这个reference的副本进行赋值,而对于reference的本尊没有产生丝毫的影响。
回到调用点,本尊醒来,它并不知道自己睡去的这段时间内发生过什么,所以只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就这样,副本消失了,在方法中对它的修改也就烟消云散了。
 
也许你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听了你的解释,我反而对changeInteger感到迷惑了,既然是对于副本的操作,为什么changeInteger可以运作正常?”
呵呵,很有趣的大脑短路现象。
好,那我就用前面的说法解释一下changeInteger的运作。
所谓复制,其结果必然是副本完全等同于本尊。reference复制的结果必然是两个reference指向同一块内存空间。
虽然在方法中对于副本的操作并不会影响到本尊,但对内存空间的修改确实实实在在的。
回到调用点,虽然本尊依然不知道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但它按照原来的方式访问内存的时候,取到的确是经过方法修改之后的内容。
于是方法可以把自己的影响扩展到方法之外。
 
多说几句
这个问题起源于我对C/C++中同样问题的思考。同C/C++相比,在changeReference中对reference赋值可能并不会造成什么很严重的后果,而在C/C++中,这么做却会造成臭名昭著的“内存泄漏”,根本的原因在于Java拥有了可爱的GC功能。即便这样,我仍不推荐使用这种的手法,毕竟GC已经很忙了,我们怎么好意思再麻烦人家。
在C/C++中,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引申。既然在函数中对于指针直接赋值行不通,那么如何在函数中修改指针呢?答案很简单,指针的指针,也就是把原来的指针看作一个普通的数据,把一个指向它的指针传到函数中就可以了。
同样的问题到了Java中就没有那么美妙的解决方案了,因为Java中可没有reference的reference这样的语法。可能的变通就是将reference进行封装成类。至于值不值,公道自在人心。

参考文献
1 《Thinking in Java》
2 《More Effective C++》
3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日志标题:Java为什么能够支持Reflection
发表时间:2005-5-17 21:12:00

       Java为什么能够支持Reflection?答案是Java运行时仍然拥有类型信息,它包含了这个类一切:它有哪些字段、哪些方法,各是何种保护级别等等,还有这个类依赖于哪些类。在Java中,类信息以对象的形式存放,这些对象是一种元对象,它们的类型就是Class。拥有了这些信息,无论是动态创建对象还是调用某些方法都是轻而易举的。在C++中,通过RTTI(运行时类型识别),我们也可以知道类的一些信息,但为什么C++中却没有 Reflection,原因是类型信息不完整。RTTI这个名字本身就告诉我们,C++的类型信息是用来进行类型识别的,因此,它也不需要其它额外的信息。并不是C++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是C++不希望给用户增加额外的负担。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因此,C++放弃了元对象。关于这一点,C++之父 Bjarne Stroustrup在他的《C++语言的设计与演化》的14.2.8节中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元对象是Java Reflection的物质基础,那它的精神基础又是什么呢?Java为什么要支持Reflection?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把这个问题再进一步,为什么Java要提供元对象?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还要拉回到十年前,那时Java刚刚来到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Java实际上诞生在这之前的数年,那时候还叫Oak,环境所限使得这一划时代的杰作甫一出炉便被束之高阁。当Netscape掀起了为网络大戏的序幕,Java得以凤凰涅槃,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Java是以网络为中心的。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Java的整个基础架构的设计都是为网络服务。首当其冲的便是Java中最著名的跨平台。其实,在Java之前的年代,人们也需要考虑平台之间的可移植性,但这种移植大多数集中在源码一级,这也就是C语言可以流行的原因之一,在单机环境下,平台的差异并不那么明显。网络的出现使平台之间差异凸现出来,因为网络可能会连接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和设备。没错,还有设备,你也许知道Java最初的开发是和嵌入式设备相关的。一旦应用可以跨平台,程序开发和后期管理维护工作将得到极大的简化,可移植性也从源码级晋升到二进制级(Java字节码)。所以,跨平台实际上也是为了网络打基础。Java中另一个重要的买点——安全性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谁都可以想出几条理由,把二者关联起来。
再来具体看看Java的基础架构如何对网络进行支持的。还记得Java最初是怎么吸引人的吗?没错,Applet。熟悉原理的朋友都知道,Applet的运行是把远程的类文件下载到本地来执行的。相对于本地硬盘,网络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慢。如果Java采用传统可执行文件组织方式,即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把整个 Applet下载下来的运行,只怕等到花儿也谢了。Java采用的手法是把文件拆开,以类为单位进行组织,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class文件。这样,执行的过程就变成第一个类下载之后就可以运行,大大节省了最初的等待时间。好的设计会把程序分成若干的模块,所以,绝大多数程序不可能写在一个类中。因此,类文件中必须包含它所用到类。对于引导部分,我们可以让它以特定的方式开始执行,比如把我们耳熟能详的main方法放在特定的字节,但对于没有定法的任意方法,是没有办法规定的,而一个类调用另一个类的方法就是这样随意,因此类文件中必须包含这个类方法的信息,进一步字段信息也会加进来,这样几乎一个完整类的信息就出来了,而这些信息对应的恰好是元对象。所以,元对象出现在Java基础架构中。

有了元对象,Reflection也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有了Reflection,Java也就拥有了动态扩展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高程序的灵活性。

关于Java基础结构对网络的支持还可以再说几句。class文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本身相当紧凑,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在网络上传输,而JAR文件的出现,其目的也是为了方便网络传输,因为如果每次只传输一个类,大量的时间都被浪费在建立网络连接的过程中,JAR文件使得一次传输多个类成为可能,而且我们还知道JAR文件中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下载时间。Java基础架构对网络的支持,《深入Java虚拟机》(第二版)的4.3节进行了很好阐述,有兴趣不妨看一下。

对Reflection思考让我有机会对Java本身的设计进行深入的思考。一个好的软件设计需要一个核心理念作为支撑,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核心进行的,而对于Java,这个核心就是网络。

一次有趣的思考体验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