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件系统进行简单的了解后,接下来我们要知道如何查询整体文件系统的总容量与每个目录所占用的容量。下面就开始来谈一谈这两个命令:
一、df的用法
作用: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侧重于磁盘的分配情况,包括文件所属分区、容量大小、使用情况(已使用空间、剩 余空间、磁盘使用率)以及挂载点等。
格式:df [-ahikTm] 目录或文件名
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等文件系统;
-k :以K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M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GB、MB、KB等格式显示;
-T :连同该分区的文件系统名称也列出来;
-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inode的数量来显示。
举例:
1、将系统内所有的文件系统列出来
使用df,在不加任何参数情况下的输出结果解析:
- Filesystem(系统文件):代表该文件系统在哪个分区,所以列出设备名称。
- 1k-blocks(1K-块):不加参数时,系统会默认以1kB的形式显示容量。
- Used(已用):已经使用掉的硬盘空间。
- Available(可用):剩余的磁盘空间的大小。
- Used%(已用率):磁盘的使用率。当使用率高达90%以上时,需要注意清理一下,避免容量不足造成系统问题。
- Mountedon(挂载点):磁盘挂载的目录所在。
2、将容量结果以易读的方式显示出来
3、将系统内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称列出来
当使用-a参数时,系统会出现很多特殊文件如/proc这个挂载点,里面的容量为0。因为/proc里面存储的东西都是Linux系统所需要加载的系统数据,是挂载在内存当中的,所以没有占用任何的硬盘空间,容量为0。
4、将目前各个分区当中可用的inode数量列出来
注意:df读取的数据几乎是针对整个文件系统,因此读取的范围主要是在Super block 内的信息,所以显示结果的速度特别快。在显示的结果中,需要注意根目录/的剩余量。因为所有的数据都是从根目录衍生出来的,因此根目录/容量很少时容易导致出现问题。
二、du的用法
作用:显示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
格式: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参数:
-a: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
-h:以G/M容量格式显示
-s:列出总容量,即当前目录的大小
-S:显示每个目录的大小时,并不含其子目录的大小
-k:以KB格式显示容量
-m:以MB格式显示容量
举例:
1、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容量的前10行信息(文件太多,故而只列出前10行)
2、检查根目录下每个目录所占用的容量(只列出了前10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