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示例图
1、系统架构设计
分层结构:采用分层式架构(感知层、网络层、控制层、应用层),组态软件部署于控制层或应用层,负责数据交互与可视化管理。
硬件集成:支持与传感器(光照度、人体感应)、执行器(智能开关、调光模块)、网关等设备的通信协议对接(如Modbus、BACnet)。
2、组态软件核心功能
图形化配置:通过拖拽设备图标、设置参数(如开关时间、亮度阈值),快速构建照明场景(如“节能模式”“紧急照明”)。
数据监控与报警:实时显示设备状态(如故障、能耗),触发异常报警(如灯具离线、能耗超标)。
场景联动:预设逻辑规则(如“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实现多设备协同控制。
3、关键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明确楼宇类型(办公楼、商场等)、照明区域划分、节能目标。
硬件选型:选择兼容组态软件的智能灯具(支持DALI、DMX512协议)及网关。
件配置:在组态环境中导入设备模型,配置通信参数,编写脚本实现自动化策略。
4、通信与网络优化
协议适配:通过OPC Server或中间件实现不同品牌设备的数据互通。
网络稳定性:采用有线(以太网)或无线(LoRa、Zigbee)组网,确保低延迟与高可靠性。
5、用户界面与扩展性
可视化界面:提供地图式布局,支持远程开关、调光、历史数据查询。
扩展功能:预留API接口,便于接入楼宇自控系统(BAS)或能源管理平台。
6、技术文档
演示地址:若依管理系统(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