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态的灵魂,面向接口的程序设计,这才是你该懂得的接口(interface)

Java面向对象之接口——interface

Java面向对象之接口——interface

什么是接口

一般计算机中的接口分为硬件接口软件接口

  • 硬件接口:是指两个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既包括物理上的接口,还包括逻辑上的数据传送协议。

  • 软件接口:通常是指程序代码,在Java中表示一种特殊的类,是具有的N个方法的特征集合,表示一种规范;还有一种情况数据接口,表示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交互的方式。

比如,显示器中封装了很多电子元器件,这些元器件连接在一起为显示器的正常共工作提供支持,那么显示器如何与外界的其他设备(如电脑主机、外放音响、耳机等设备)通信交互呢?也是通过显示暴露的通信接口——显示器上暴露的“孔”。通过连接这些“孔”,其他设备就能和显示器一起工作,能够获取显示器中的信息数据,也能够为显示器提供一些显示器不具备的功能,比如:优质的音响效果。

接口的设计目的:从上述的显示器例子中,不难发现,接口可以看作是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信桥梁,通过交换数据完成通信。接口表示一种规范/约束/实现者必须遵循的规范,目的就是用来约束使用者应该怎么做。那如果没有这些规范(接口),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手机的充电器就是接口的实际应用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在如今这个智能机泛滥的年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怀念当年功能机和山寨机横行的年代;在那些年代,手机之间的充电设备,各个品牌有各个品牌的“特色”,各个品牌均不一样。

如果充电设备丢了,或者损坏了,往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才能才能买到新的,所以在当时的万能充电器才能流行一时,但其充电效果却并不如人意。由此带来的问题极大的困扰了广大手机用户。

各有特色的功能机充电器

直到Android系统的出现,统一了充电接口规范后,这个问题才得到了有效解决。因为安卓系统统一了手机充电接口规范,所以几乎所有的Android手机的充电接口是相同的( Micro-USB/Type-c/Lightning)。当然了,苹果手机是个特立独行的大佬,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

USB接口

生活中,USB接口和我们经常接说的USB插槽其实是有所偏差的,其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那些USB插槽,而是那些USB插槽所遵循的一种规范(标准)。USB的英文是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广泛应用于PC领域的接口技术。

我们所看到的那些USB插槽是根据USB接口规范设计出来的产品,对于不同型号的USB设备而言,他们各自的USB插槽都需要遵循同一个规范,如此可以保证任何插入USB插槽的设备都能与主板正常通信。

USB接口和USE设备实现了真正的多态

对于同一种型号的主板上的多个USB插槽,他们有相同的数据交换方式,相同的实现细节;在面向对象的思想中,可认为他们都是同一个类的不同实例,也就是说USB插槽是USB规范的实例。

接口只定义了应当遵循的规范,却并不关心这些规范的内部数据和其功能的实现细节,从而分离了规范和实现,增强了系统的可拓展性和可维护性。这样做的好处:比如,主板上提供了USB插槽,只要一个遵循了USB规范的鼠标,就可以插入USB插槽,并与主板正常通信,而不必关心至于这个鼠标的厂商,鼠标内部实现。当鼠标坏了的时候,只需要换个鼠标就行。

Java中的接口

Java中的接口,书面解释是多个抽象类的抽象就是接口;通俗点说,在Java中最小的程序单元是类,而接口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类。和USB接口一样,Java中的接口也表示规范,用于定义一组抽象方法,表示某一类事物必须具备的功能,接口的实现类来实现该接口并提供接口中每个方法的实现。

  • 定义类语法: 权限修饰符 class 类名{}

  • 定义接口语法: 权限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

接口的命名:

  1. 表示具有某些能力的,可以以able/handler结尾。如: Walkable.java

  2. 以I开头表示接口,如:IWalkable.java

接口在编译成功之后,和类一样,也是.class的字节码文件。

接口中的成员:

1.接口中没有构造器,因为接口不能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对象(不能 new);

2.接口中不能定义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方法都是默认为公共的抽象方法,而且都是 public abstract 修饰的;所以接口中的方法的public符 和 abstract 修饰符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3.接口中定义的成员变量,实质是全局静态常量,默认使用 public static final来修饰;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NAME = "老夫不正经";

4.接口中定义的内部类都是公共的静态内部类,默认使用public static来修饰内部类.

  • public static interface Openable {}

标志接口:没有任何成员,仅仅提供一个接口定义的接口,其就只是一个标志,若有类实现该接口,则该类就属于接口这一派系。这个使用的不多,了解就好。

常量接口:使用接口来封装多个常量信息,称之为常量接口,其目的和普通常量类相同,但在这里不建议使用。

接口的特点

  1. 接口没有构造器,更不能显式定义构造器,故接口不能被实例化。

  2. 接口里的方法方法全是抽象公共的,默认修饰符是public abstract

  3. 接口里的字段全是全局静态常量,默认修饰符是public static final

  4. 接口里的内部类全是公共静态的,默认修饰符是public static

接口的继承:

接口只能继承接口,不能继承类,且接口支持多继承(类是单继承关系)。接口继承语法如下:

  • [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接口1,接口2

类和类之间的继承关系用extends关键字来表示,接口和接口之间也只能是继承关系,也使用extends 关键字来表示。

接口和实现类之间只能是实现关系,而且是类实现接口,用implements关键字来表示。

类和接口的实现关系

接口的实现

接口仅仅只是定义了某一类事物应该具有某些功能,但是没有提供任何实现。但在Java 8以及以后的版本中,接口是可以有默认实现的。此时,我们定义了一个类,再用该类去实现接口,那么就必须覆盖接口中的方法,提供功能实现,从而实现类接口中定义的功能。

类实现接口: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从而也弥补了类的单继承问题。语法如下:

  • [修饰符] class 实现类名 extends 父类 implements 接口1,接口2{}

接口和实现类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实现关系",使用implements关键字来表示,但有时候为了方便,也把这个实现关系称之为特殊继承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接口是实现类的父类:实现类就是接口的子类。

面向接口编程

接口和实现类的多态关系是在开发中比较常见的多态体现

  • 接口 变量 = 创建实现类对象;//体现了多态思想

接口中的方法是公共的抽象的,所以实现类必须覆盖接口中的方法,并且方法必须使用public修饰,因为接口中的方法默认就是使用public修饰的。

接口和抽象类的相同点

  1. 都位于继承的顶端,用于被其他类或者接口实现或继承;

  2. 都不能被实例化;

  3. 都可以定义抽象方法,其子类/实现类都必须覆写这些抽象方法;

接口和抽象类的不同点

  1. 接口没有构造方法,抽象类有构造方法;

  2. 抽象类可包含普通方法和抽象方法,接口只能包含抽象方法(Java 8之前);

  3. 类是单继承的,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直接父类(可能是抽象类),接口是支持多继承的;一个可以类实现多个接口(接口弥补了Java的单继承);

  4. 成员变量:接口里默认是public static final,抽象类是默认包权限;

  5. 方法:接口里默认是public abstract,抽象类默认是默认包访问权限;

  6. 内部类:接口里默认是public static,抽象类默认是默认包访问权限;

如果接口和抽象类可以完成相同的功能,尽量使用接口,这就是面向接口编程。面向接口编程在于使用多态的好处,把实现类对象赋给接口类型变量,屏蔽了不同实现类之间的实现差异,从而可以做到通用编程。

案例:使用USB设备来工作。

USB接口及USB实现设备

主板

运行实例

完结。老夫虽不正经,但老夫一身的才华

  • 5
    点赞
  • 2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掌握类的封装方法、学习基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掌握继承和多态抽象类接口等重要技术,提高学生的Java编程能力和面向对象设计思维,从而能够熟练运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二、实验环境 1. 开发环境:Eclipse 4.9.0 2. Java版本:jdk1.8.0_191 三、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学习类的封装方法,掌握如何定义类和使用public、private、protected等关键字来控制类的访问权限。 2. 学习基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如何定义类的属性和方法,以及如何实例化类对象和调用对象的方法。 3. 掌握继承和多态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了解子类和父类之间的关系,掌握方法重载和方法覆盖的区别和使用。 4. 学习抽象类接口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抽象类接口的定义和继承关系,了解抽象类接口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四、实验步骤 1. 定义一个Person类,包括属性name、age和gender,以及方法setName()、setAge()、setGender()和toString(),其中toString()方法用于返回Person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形式。 ```java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gender;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etGender(String gender) { this.gender = gender;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me: " + name + ", Age: " + age + ", Gender: " + gender; } } ``` 2. 定义一个Student类,继承自Person类,包括属性id和score,以及方法setId()、setScore()和toString(),其中toString()方法覆盖了父类的toString()方法,增加了id和score属性的输出。 ```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double score;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 this.id = id; } public void setScore(double score) { this.score = scor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uper.toString() + ", Id: " + id + ", Score: " + score; } } ``` 3. 定义一个Animal接口,包括方法eat()和move()。 ```java public interface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public void move(); } ``` 4. 定义一个Cat类,实现Animal接口,包括属性name和age,以及方法eat()和move(),其中eat()方法输出"Cat is eating",move()方法输出"Cat is moving"。 ```java public class Cat implements Animal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Cat is eating"); } public void move() { System.out.println("Cat is moving"); } } ``` 五、实验结果 1. 使用Person类创建一个person对象,并设置其属性值,然后调用toString()方法输出结果如下: ```java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setName("Tom"); person.setAge(20); person.setGender("Male"); System.out.println(person.toString()); ``` 输出结果为: ``` Name: Tom, Age: 20, Gender: Male ``` 2. 使用Student类创建一个student对象,并设置其属性值,然后调用toString()方法输出结果如下: ```java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ame("Alice"); student.setAge(18); student.setGender("Female"); student.setId("20210001"); student.setScore(90.0); System.out.println(student.toString()); ``` 输出结果为: ``` Name: Alice, Age: 18, Gender: Female, Id: 20210001, Score: 90.0 ``` 3. 使用Cat类创建一个cat对象,并设置其属性值,然后调用eat()和move()方法输出结果如下: ```java Cat cat = new Cat(); cat.setName("Kitty"); cat.setAge(2); cat.eat(); cat.move(); ``` 输出结果为: ``` Cat is eating Cat is moving ```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学习类的封装方法、基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继承和多态抽象类接口等重要技术,提高了我对Java编程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验,我深刻认识到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掌握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运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Java编程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