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送书 | 知乎盐选专栏9.4高分!世界的形状:读懂你一知半解的科学知识

《世界的形状》是知乎盐选高分专栏作者石峰的作品,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涵盖量子力学、相对论、科技发展史、太空探索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旨在提高读者的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书中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比喻,使复杂的科学理论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同时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进展和期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91f2fcd649c15cd879c881f7d4dd23a1.gif

bc9285490e9d2438c3b6665d7b20223f.jpeg

2023 可以说是以「科幻」开年。

电影《流浪地球2》和电视剧《三体》的火爆,让科幻的魅力辐射向更广阔的人群。纳米飞刃、太空电梯、人列计算机、「水滴」探测器、可控核聚变技术、智子的二维展开……从最神秘的微观世界到浩瀚无垠的洪荒宇宙,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新鲜名词与科学幻想,向我们展开一幅幅以光年为尺度标记的、瑰丽又宏大的世界图景。

b4a187ddf4060b50483c7de0ef811d0a.jpeg(《流浪地球》剧照)

而它们的创作者刘慈欣却说:「最有想象力的,不是科幻,而是科学。特别是前沿科学和基础科学,它们的想象力让人难以置信。」

可为什么普通人很难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呢?刘慈欣无不遗憾地说,「科学的美感被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禁锢住「科学之美」的,正是深深的知识壁垒,如果缺少专业知识和理论储备,恐怕很难领略到现代科学的超级想象力。

但有一个人,竟然试图把这些最高深的理论、最尖端的技术讲给所有人听。在由科研工作者石峰主笔、知乎盐选 9.4 分的高分专栏《硬核前沿科普:解谜你一知半解的科学知识》的评论区,可以看到这样的超高评价:「精彩绝伦」、「像看小说一样学科普」「看得我热血沸腾」、「这专栏起码能解释我想问知乎的一半问题」、「让我看到了人类的群星闪耀的万丈光芒」

498f88d7676b971ec233291d0913b616.jpeg

c6397337e335ddb7b6f3eaba2ec0c6ad.jpeg 

发出这些评价的,有读完后对数理化产生浓厚兴趣的中学生,有充满求知欲但理科知识薄弱的文科「小白」;有平时只看韩剧从不看科普但「误打误撞」入坑的纯外行,也有在评论区热烈讨论专业问题的深藏不露的圈内人……

在读者们「求出书」的高呼声中,由专栏内容所集结、整理、扩充的《世界的形状:读懂你一知半解的科学知识》终于面世。

32566c7afde127bff8419a947af4d7c7.png

📚书名:《世界的形状》

✍️作者:石峰‍‍‍‍‍‍‍‍‍‍‍‍‍

📅出版日期:2023 年 3 月

©️出品方:知乎图书

作为一部讲解科技通识的读物,它用亦庄亦谐的文风、天马行空的比喻和澎湃洋溢的热情,将高难复杂的理性知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足够硬核,但绝不艰涩;足够有趣,但绝不故弄玄虚;书写科研发展的艰辛与曲折,也展示科学的浪漫和惊奇。

打破知识壁垒

文科生都能看懂的硬核科普

让艰深的科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这件事可没有说的这么轻易。首先作者本人必须要是个行家,才能把知识掰开揉碎,处理成深入浅出的讲解。

aded67dc7f223cf060f087f240578c6a.jpeg

《世界的形状》的作者石峰,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目前正从事纳米光催化技术的研发,曾经参与多项科研项目,涉及行业广泛,在环保、农业、医疗、国防等多个领域都有相关的工作成果。既有基础科学的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应用科学的前沿实践经验,所以才能在跨越多个学科、多种技术的疆域穿梭自如,带领读者打破知识的壁垒,扩宽认知的边界。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写作思路,作者在纵向梳理了科技发展的脉络的同时,又横向打通了学科的界限,从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出发;勾勒出人类用科学与科技塑造世界的漫长历程。

afa8294bf0536105713f21b5aab50788.jpeg

量子物理引发了各个工业领域的技术革命,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其中最前沿的科技果实;人类对原子核的深入,让核能的应用与之带来的能源革命举世瞩目;说完地球上的事情,作者又把目光投入浩瀚星海,向我们展示人类试图探索宇宙未知与边界的野心与努力,并严肃探讨太空航行的可能性;最后,话题回到生命本身,中西医、癌症、转基因、寿命延长……人类在生物医学领域艰难跋涉,但仍有无尽的谜题亟待解答。

f0486b9c698920356b4665e78136132c.jpeg(《万物理论》剧照)

《世界的形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清晰的科学索引图,它并没有只告知正确答案,而是提供思考的方向,指出概念背后的脉络,技术背后的原理。

时下热门的半导体芯片有什么发展前景?核聚变的威力有多大?引力波和暗物质等听起来「不明觉厉」的概念指的是什么?虫洞真的能穿越时空吗?量子力学究竟是玄学还是科学……面对这些曾一知半解的问题,我们终于能够一口气看个清楚!它们属于哪个学科领域?涉及哪些科学家?处于「理论之树」上的什么位置?它们的技术可以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并且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中,隐藏着世界运转和人类进步的根本逻辑。

c0f4e56807058b1993d88081d9e0895f.jpeg(《模仿游戏》剧照)

而这本书的「好读」之处,不仅在于全面、清晰、简洁地绘制出前沿科技知识之间的关系及其演进路径,还在于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大量精彩绝伦的比喻,比如他把研究粒子世界比作研究汽车零件,让人秒懂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功能、优势与局限性。

《世界的形状》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科学,讲科学家之间的激烈「斗争」和他们天才灵光一闪,爱因斯坦、薛定谔、杨振宁……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究竟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在作者的叙述中,他们的思想碰撞、智慧与胆魄都具体可感起来。

b8cd41e1f3e62bd5b5b39f6aa121ab86.jpeg(电视剧《三体》剧照)

用科学的眼光

看清世界的形状

科学技术离普通人有多远?或许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对书名《世界的形状》产生全新的理解:科学与科技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革命性的力量形塑着当下世界的形状。

a5e9da7c07f42a9493d9f3df96f691ef.jpeg

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跟材料与能源相关,我们的生存质量更是离不开生物医学,书中描述了人类第一个靶向药「格列卫」的研发过程,也就是《我不是药神》里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神药」原型,让人心潮澎湃;医学的进步,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在人类与疾病激烈厮杀的战场上,科学所代表的是希望和未来那一方。

从社会层面来说,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科技新闻,其实都在将我们卷入时代剧变的浪潮当中。就拿核能来说,原子弹诞生之初,就成为悬在人类头顶的震慑之剑;进入和平年代后,核电的安全问题又成为重中之重,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到底给世界造成了多大的麻烦?书中都有详细的解读。了解科学,也是了解现实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科学知识的储备,我们其实很难看清这个世界每天上都在发生什么。

深入到微观粒子世界,宇宙大爆炸之初产生的元素相互碰撞作用,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扩大到宇宙尺度,时间和空间将会变为同一件事情,如果看得足够远,我们甚至能看到宇宙初期的样子——在不同的尺度上看世界和生命,我们的感受也会不同,而科学的边界就是尺度的边界。

4cf3fd439390bc7242be65af94ee55ff.png(暗淡蓝点,旅行者1号拍摄于1990年2月14日,目前宇宙飞船拍摄到的地球最远的图像。卡尔·萨根在他的《黯淡蓝点》中写道:「再看看那个点,那是我们的家园。」)

《世界的形状》中还有很多观点,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医学论文结论——大多数已发表的研究成果都是不靠谱的。几十年前咖啡被列入致癌物名单,而再后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表示,咖啡能够预防癌症。这可能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而作者从现代医学的原理对「医学研究的局限性」给出了解释。

我们的生活中,或许每天都被类似「咖啡致癌」的所谓的科普信息刷屏,如何理性地判断、清醒地生活,如何多一些清晰,少一些困惑——其实是对每个人「科学素质」的考验。

771f8a50539ad09a74d3961458650fc6.jpeg

都说现代人应当具备「科学素养」,「科学」是一种怀疑态度,也是一种求证精神。

一个理论往往是从一个大胆的猜测开始,必须反复求证,而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成本;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等待和试错,终于成为实验结果或者观测结果中几个数字的变化,几个图像的偏移;但就是这些看上去微小的变动,标志着人类又向未知领域迈出伟大的一步。

9f48bc5c4a3ff32912f88fd702065bbe.jpeg(电视剧《三体》台词)

《世界的形状》全书都洋溢着一种激情,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莫过于其中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解读和期许。

大国之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博弈是异常精彩的,可谓是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书中讲解多项中国「大国重器」,从量子计算机到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从「中国天眼」到「祝融号」探测器,在作者生动的解读下,这些名字不再遥远陌生,而成为「超级硬核」的人类的希望与方向所在,让科幻片照进现实。

61d6aebf64e6f64b24a98c720d9607a5.jpeg(祝融号与着陆器合影)

与此同时,中国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性技术方面仍在追赶西方,研发总投入也在逐年上涨,突破性成果指日可待;书中用令人信服的逻辑和丰富的实例揭示了上述过程的必然性,难怪有读者评论:「最重要的是会有种信心……只要持之以恒投入、研究,总有迎头赶上的一天,终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的一天,总有不被人掐脖子、出口恶气的一天。」「果然知识就是力量,早让我看到我一定高中努力学习,给国家造飞机,造雷达,造卫星。」

d433929734bcfc9150e5a29f82a89cd8.jpeg 

希望《世界的形状》能点燃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对前沿技术的热情,因为,对科学的了解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对科学的信心就是对人类的信心。

《世界的形状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4fac2e5bf388d9890856938911be2d15.jpeg

d37bcf2096b46ab6edbdee4e7735f8aa.png

PaperWeekly携手知乎图书送书啦!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AI求职」

在后台回复暗号“科普”

即可参与赢取这本硬核科普新书

奖品数量共计 10 份!

活动截止时间为 7 月 9 日 09:00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

·

·

·

·

·

·

🧑‍🚀 了解世界和科学,才能了解我们自己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