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装、卸载测试
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以及操作过程和操作前后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1、安装
1)软件安装后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2)软件安装各个选项的组合是否符合概要设计说明
3)软件安装向导的UI测试
4)安装后没有生成多余的目录结构和文件
5)中断安装是否影响后续正常安装
1、卸载
1)测试系统直接卸载程序是否有提示信息。
2)测试卸载后文件是否全部删除所有的安装文件夹。
3)卸载是否支持取消功能,单击取消后软件卸载的情况。
4)系统直接卸载UI测试,是否有卸载状态进度条提示。
2、UI测试
1)测试用户界面(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他控件)布局、风格是否满足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
2)UI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1、导航测试
1)按钮、对话框、列表和窗口等;或在不同的连接页面之间需要导航。
2)是否易于导航,导航是否直观。
3)是否需要搜索引擎。
4)导航帮助是否准确直观。
5)导航与页面结构、菜单、连接页面的风格是否一致。
2、图形测试
1)横向比较,各控件操作方式统一。
2)自适应界面设计,内容根据窗口大小自适应。
3)页面标签风格是否统一。
4)页面是否美观。
5)页面的图片应有其实际意义而要求整体有序美观。
3、内容测试
1)输入框说明文字的内容与系统功能是否一致。
2)文字长度是否加以限制。
3)文字内容是否表意不明。
4)是否有错别字。
5)信息是否为中文显示。
3、功能测试
根据软件说明或用户需求验证App的各个功能实现,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并评估功能测试过程:
1)采用时间、地点、对象、行为和背景五元素或业务分析等方法分析、提炼App的用户使用场景,对比说明或需求,整理出内在、外在及非功能直接相关的需求,构建测试点,并明确测试标准。
2)根据被测功能点的特性列出相应类型的测试用例对其进行覆盖,如:设计输入的地方需要考虑等价、边界、负面、异常、非法、场景回滚、关联测试等测试类型对其进行覆盖。
3)在测试实现的各个阶段跟踪测试实现与需求输入的覆盖情况,及时修正业务或需求理解错误。
4、运行测试
1)App安装完成后的试运行,可正常打开软件。
2)App打开测试,是否有加载状态进度提示。
3)App页面间的切换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正确。
4)注册
同表单编辑页面
用户名密码长度
注册后的提示页面
前台注册页面和后台的管理页面数据是否一致
注册后,在后台管理中页面提示
5)登录
使用合法的用户登录系统
系统是否允许多次非法的登录,是否有次数限制
使用已经登录的账号登录系统是否正确处理
用户名、口令(密码)错误或漏填时能否登陆
删除或修改后的用户,原用户名登陆
不输入用户口令和重复点“确定/取消”按钮,是否允许登录
登陆后,页面中登录信息
页面中有注销按钮
登录超时的处理
6、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1)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是否停留在上一次操作界面。
2)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功能及应用状态是否正常。
3)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前台时,注意程序是否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回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
4)手机锁屏解锁后进入App注意是否会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回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
5)当App使用过程中有电话进来中断后再切换到App,功能状态是否正常。
6)当杀掉App进城后,再开启App,App能否正常启动。
7)出现必须处理的提示框后,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来,检查提示框是否还存在,有时候会出现应用自动跳过提示框的缺陷。
8)对于有数据交换的页面,每个页面都必须要进行前后台切换、锁屏的测试,这种页面最容易出现崩溃。
7、免登陆
很多应用提供免登陆功能,当应用开启时自动以上一次登录的用户身份来使用App。
1)考虑无网络情况时能否正常进入免登录状态。
2)切换用户登陆后,要校验用户登录信息以及数据内容是否相应更新,确保原用户退出。
3)根据Mtop的现有规则,一个账户只允许登陆一台机器。所以,需要检查一个账户登录多台手机的情况。原手机里的用户需要被退出,给出友好提示。
4)App切换到后台,在切换回前台的校验。
5)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到前台的测试。
6)密码更换后,检查有数据交换时是否进行了有效身份的校验。
7)支持自动登录的应用在进行数据校验时,检查系统是否能自动登录成功并且数据操作无误。
8)检查用户主动退出登录后,下次启动App,应停留在登录界面。
8、离线浏览
很多应用会支持离线浏览,即在本地客户端会缓存一部分数据供用户查看。
1)在无线网络情况可以浏览本地数据。
2)退出App再开启App时能正常浏览。
3)切换到后台再回到前台可以正常浏览。
4)锁屏后再解锁回到应用前台可以正常浏览。
5)在对服务器段的数据有更新时回给予离线的相应提示。
9、App更新
1)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有更新提示。
2)当版本为非强制升级版时,用户可以取消更新,老版本能正常使用。用户在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更新提示。
3)当版本为强制升级版时,但给出强制更新后用户没有做更新时,退出客户端。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强制升级提示。
4)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直接更新检查是否能正常更新。
5)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检查更新后的客户端功能是否是新版本。
6)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检查资源同名文件如图片是否能正常更新成最新版本。如果以上无法更新成功的,也都属于缺陷。
10、定位、照相机服务
1)App有用到相机,定位服务时,需要注意系统版本差异。
2)有用到照相机服务的地方,需要进行前后台的切换测试,检查应用是否正常。
3)测试照相机服务时,需要采用真机进行测试。
7.PUSH测试
1)检查Push消息是否按照指定的业务规则发送。
2)检查不接收推送消息时,用户不会在接收到Push消息。
3)如果用户设置了免打扰的时间段,检查在免打扰时间段内,用户接收不到Push。在非免打扰时间段内,用户能正常收到Push。
4)当Push消息是针对登录用户的时候,需要检查收到的Push与用户身份是否相符,没有错误的将其他人的消息推送过来。一般情况下,只对手机上最后一个登录用户进行消息推送。
5)测试Push时,需要采用真机进行测试。
11、性能测试
1)响应能力测试:测试App中的各类操作是否满足用户响应时间要求。
App安装、卸载的响应时间
App各类功能性操作的响应时间
2)压力测试,反复/长期操作下,系统资源是否占用异常。
App反复进行安装卸载,检查系统资源是否正常
其他功能反复进行操作,检查系统资源是否正常
12、交叉事件测试
针对智能终端应用的服务等级划分方式及实时特性所提出的测试方法。交叉测试又叫事件或冲突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如:App在前/后台运行状态时与来电、文件下载、音乐收听等关键运用的交互情况测试等。
交叉事件测试非常重要,能发现很多应用中潜在的性能问题。
1)多个App同时运行是否影响正常功能。
2)App运行时前/后台切换是否影响正常功能。
3)App运行时拨打/接听电话。
4)App运行时发送/接收信息。
5)App运行时发送/收取邮件。
6)App运行时浏览网络。
7)App运行时使用蓝牙传送/接收数据。
8)App运行时使用相机、计算器等手机自带设备。
13、兼容测试
主要测试内部和外部兼容性
1)与本地及主流App是否兼容
2)与各种设备是否兼容,若有跨系统支持则需要检验是否在个系统下,各种行为是否一致。
不同手机屏幕分标率的兼容性
不同手机品牌的兼容性
14、回归测试
1)Bug修复后且在新版本发布后需要进行回归测试。
2)Bug修复后的回归测试在交付前、要进行大量用例的回归测试。
15、用户体验测试
以主观的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感知产品或服务的舒适、有用、易用、友好亲切程度。通过不同个体、独立空间和非经验的统计复用方式去有效评价产品的体验特性,提出修改意见提升产品的潜在客户满意度。
1)是否有空数据界面设计,引导用户去执行操作。
2)是否滥用用户引导。
3)是否有不可点击的效果,如:你的按钮此时处于不可用状态,那么一定要灰掉,或者拿掉按钮,否则会给用户误导。
4)菜单层次是否太深。
5)交互流程分支是否太多。
6)相关的选项是否离的很远。
7)一次是否载入太多的数据。
8)界面中按钮可点击范围是否适中。
9)标签页是否跟内容没有从属关系,当切换标签的时候,内容跟着切换。
10)操作应该有主次从属关系。
11)是否定义Back的逻辑。涉及软硬件交互时,Back键应具体定义。
12)是否有横屏模式的设计,应用一般需要支持横屏模式,即自适应设计。
16、手势操作测试
1)手机开锁屏对运行中的App的影响。
2)运行中的App前后台切换的影响。
3)多个运行中的App的切换。
4)App运行时关机。
5)App运行时重启系统。
6)App运行时充电
7)App运行时Kill掉进程再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