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宁:通过一首诗,看深度求索以及大模型的严重弊病
那天晚上,听说舅舅钻石婚,这可是可喜可贺、十分罕见的事,我一想,给他写一首诗,顺便看看这几个大模型的优劣,于是我分别向深度求索、豆包和文小言提出了这样的提问——“模仿李白做一首七绝,祝贺一位老师的钻石婚”,结果分别不到20秒,结果就出来了。
深度求索:
《贺某恩师钻石婚》
松姿柏影共长妍,
醉月琼楼六十年。
自是蓬莱仙眷侣,
人寰不羡只云天。
注:我的仿作借李白豪放飘逸之风,以“松姿柏影”喻婚姻之恒久,“醉月琼楼”暗合李白诗中常见意象,展现钻石婚的浪漫与超脱。后两句化用蓬莱仙境,表达对老师夫妇神仙眷侣的赞美,末句“不羡只云天”凸显其人间真爱的无价,深得李白诗中对自由与超然的追求。
豆包
贺师钻石婚
金乌漫照六旬春,
执手同行岁月真。
桃李满园皆仰德,
愿如松鹤福长新。
这首诗首句用“金乌漫照”象征时光,“六旬春”表明六十年岁月,次句描绘夫妻携手真情,第三句赞扬老师桃李满园、品德高尚,尾句以“松鹤”祝愿他们福泽长久、安康长寿 。
文小言
贺师钻石婚
钻石婚庆喜洋洋,岁月如歌韵味长。
桃李满园花似锦,师恩浩荡永流芳。
为什么要以李白的诗风写呢?因为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适合这样的题材,而杜甫的诗歌苦大仇深,就不太应景了。
请注意,这三首诗,论写得好,我觉得是豆包,但论按李白的风格写,那当然是深度求索赢了,因为从深度求索的诗中,我们不仅发现了李白的用词,而且还发现了那种浪漫性格,深度求索似乎有一个逻辑,那就是,它不但熟悉李白的所有诗歌,而且还知道使用自己的内在逻辑,进行思考和再创作,然而豆包和文小言却不然,它们显然也知道李白所有的诗歌,也知道古代诗人的诗歌,但很明显,信手拈来一首诗,根本就没有李白的文风,这是遗憾之处,可见这三个大模型还是不一样的,深度求索似乎更胜一筹,怪不得美国人害怕呢,这就是它的高妙之处,它是可以思考的,并且模仿人脑。
然而,我最后突然发现,利用大模型,虽然可以实现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梦想,就拿这三首诗来说,尽管各有千秋,甚至写的不错,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毕竟是机器写的,它适应于我所规定的所有人,但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和别人不同,怎么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呢?
这三个大模型显然都不行,于是我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依靠这种大模型创作只能写出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并不能写出自己的特点,因此我断言,大模型写作永远代替不了真正的写作者,因为它根本没有任何针对性!
于是我自己就写了同样题材的一首诗:
六盘山下护青林,
塞上江南美名闻。
风风雨雨六十载,
满眼芳菲都是春!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