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册 AI工具100个实战小案例:(100个AI工具实战小案例) ,原价299,限时早鸟价29,满100人涨10元。
最近和几个互联网圈的老友聊天,大家都在感叹一个现象:今年的AI圈简直卷出了新高度。
要说有多卷,光是看看这组数字就知道了 —— 据最新统计,仅字节跳动和腾讯两家在2024年就采购了46万张GPU,占据全球采购量的23%。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几乎要赶上目前英伟达最大的买家微软了。
在我看来,这哪里是什么简单的设备采购,分明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国内互联网大厂还在观望,犹豫要不要All in AI。可现在呢?几乎所有玩家都开始了疯狂"囤货"模式。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看明白了一个道理:在AI这个赛道上,基础设施就是命根子。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军备竞赛中,曾经的"局外人"字节跳动反而跑出了黑马姿态。
豆包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亮眼。据最新数据显示,豆包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杀到了惊人的6000万,这个成绩单足以让它在全球AI应用排行榜上稳居第二把交椅,仅次于OpenAI的ChatGPT。更让人咋舌的是,豆包大模型的日均tokens使用量已经突破4万亿,短短7个月增长了33倍!
这背后,是张一鸣押上全部筹码的豪赌。
有个业内朋友跟我透露,字节在AI这块的投入力度远超外界想象。不光是硬件投入,在人才储备、算法研发上的投入同样惊人。张一鸣的野心很明显:他要把字节打造成能和OpenAI、Google掰手腕的全球顶级AGI公司。
与此同时,另一个黑马选手月之暗面的Kimi也不甘示弱,monthly active users已经达到3600万,稳稳占据了第二梯队的位置。
但在这场AI大战中,最让人唏嘘的可能要数百度了。
记得十年前,李彦宏就开始布局AI,可以说是国内最早All in AI的互联网巨头了。然而风水轮流转,现在连苹果这样的重量级合作伙伴据说都在转向字节和腾讯接洽。不得不说,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觉得目前国内AI赛道的竞争格局已经初见端倪:以字节为首的新势力正在崛起,传统科技巨头们则在奋起直追。但最终鹿死谁手,恐怕还要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技术积累。虽然GPU等硬件很重要,但核心算法的突破才是王道。目前豆包在某些垂直领域的表现确实亮眼,但要真正达到AGI的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积淀。
其次是产品力。AI最终是要服务用户的,谁能做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谁就能占据先机。从这个角度看,字节确实有其独特优势,毕竟已经在To C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后是生态建设。现在的AI比拼,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态的比拼。谁能构建起更完善的开发者生态,谁就能在未来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对普通人来说,这场AI革命同样值得关注。因为它不仅关乎这些科技巨头的命运,更会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建议大家多关注这个领域的动态,至少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毕竟,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与其被时代抛弃,不如主动拥抱变化。
回头看这场AI军备竞赛,最有意思的是它印证了一个真理:在科技领域,今天的王者未必是明天的霸主。就像十年前谁能想到,字节这个后来者居然能在AI领域给传统巨头们造成如此大的压力?
这也正是科技行业的魅力所在:它永远充满变数,永远给后来者机会。而现在,我们正处在新一轮变革的前夜,见证着下一个科技帝国的崛起。
至于最终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推荐一下我们团队写的AI工具一本通,现在AI工具非常多,我们团队会对AI视频工具,AI数字人,AI写作,AI绘画,AI抠图,AI编程,AI音乐等主流的领域挖掘相关的工具.
欢迎订阅:原价299 现在早鸟价是29,现在是早期小册刚开始写,越早买越划算,还送永久陪伴群。48小时无理由退款,放心食用!满100人 涨10元,有兴趣的可以提前锁定价格!另外我们会送永久陪伴群,(满100人抽1次),包邮送出一些AI书,每本书的价格都是远超这个小册的门票,算是福利大家,感谢大家的支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早点下单,锁定价格,越早买越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