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基础】ref 和 reactive

ref 和 reactive

1.描述

refreactive是 Vue3 中用来实现数据响应式的API

一般情况下,ref定义基本数据类型reactive定义引用数据类型

2.reactive

reactive一般用于定义引用数据类型(以对象和数组举例),它能够将复杂数据类型的内部属性或者数据项声明为响应式数据,所以reactive的响应式是深层次的。

其底层是通过 ES6 的Proxy来实现数据响应式,相对于 Vue2 的Object.defineProperty,具有以下优点:

  1. 能监听增删操作
  2. 能监听对象属性的变化

reactive定义对象数据类型举例:

const paginationConfig = reactive({
	pageNum: 1,
	pageSize: 10
}) // 定义

const onChange = () => {
	paginationConfig.pageNum = 2 // js使用
	paginationConfig.pageSize = 20 // js使用
}

在模板中的使用方法如下:

<!-- Vue3模板引用使用 -->
<a-pagination v-model:current="paginationConfig.pageNum"></a-pagination>

但是,如果用reactive定义基本数据类型,会导致报错。

为什么呢?看下面这张图,其中是 Vue3 的部分源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可知,使用reactive定义响应式数据时,若给出的数据不是对象类型,会直接返回,不再进行后续的数据响应式处理。这就是为什么reactive只能处理对象类响应式数据。

3.ref

再来看看ref,下面是 Vue3 中ref的部分源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在ref的底层源码中,如果处理的数据为对象类型,实际上还是通过reactive的逻辑来实现响应式。

所以,实际上可以将ref视为reactive的再次封装。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件事,当用ref定义基本类型的响应式数据后,在脚本中使用时,需要加上.value后缀。而在模板中使用时,则不需要,因为 Vue3 会自动给你加上。

因此,在使用方面,ref相较于reactive也更为方便一些。

4.refreactive定义数组对比

ref定义数组举例如下:

const tableData = ref([]) // 定义

const getTableData = async () => {
	const { data } = await getTableDataApi() // 模拟接口获取表格数据
	tableData.value = data // 修改
}

图中以我们常用的表格数据举例,可以看到,ref定义数组与定义基本数据类型没什么差别,接下来看看reactive

const tableData = reactive([]) // 定义

const getTableData = async () => {
	const { data } = await getTableDataApi() // 模拟接口获取表格数据
	tableData = data // 修改,错误示例,这样赋值会使tableData失去响应式
}

注意,这里使用tableData = data的修改方式会造成 tableData 响应式丢失

所以,定义数组时还是推荐使用ref,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

但如果实在需要使用reactive呢?

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法:

// 方法一:改为 ref 定义
const tableData = ref([])
const getTableData = async () => {
	const { data } = await getTableDataApi()
	tableData.value = data // 使用.value重新赋值
}
// 方法二:使用 push 方法
const tableData = reactive([])
const getTableData = async () => {
	const { data } = await getTableDataApi()
	tableData.push(...data) // 先使用...将data解构,再使用push方法
}
// 方法三:定义时数组外层嵌套一个对象
const tableData = reactive({ list:[] })
const getTableData = async () => {
	const { data } = await getTableDataApi()
	tableData.list = data // 通过访问list属性重新赋值
}
// 方法四:赋值前再包一层 reactive
const tableData = reactive([])
const getTableData = async () => {
	const { data } = await getTableDataApi()
	tableData = reactive(data) // 赋值前再包一层reactive
}

5.总结

  1. ref用于定义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reactive仅用于定义引用类型
  2. reactive只能用于定义引用数据类型的原因在于内部是通过 ES6 的Proxy实现响应式的,而Proxy不适用于基本数据类型。
  3. ref定义对象时,底层会通过reactive转换成具有深层次的响应式对象,所以ref本质上是reactive的再封装
  4. 在脚本里使用ref定义的数据时,记得加.value后缀
  5. 在定义数组时,建议使用ref,从而可避免reactive定义时值修改导致的响应式丢失问题
  6. reactive 返回值和源对象不同,reactive的属性值可以是 ref值;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