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图形界面与字符界面切换

1. 启动时进入字符界面,后来想切换到图形界面:使用startx 或 init 5
(注:startx只是在原有运行级别3上加了图形界面,运行级别没变,而init 5 则是切换到运行级别5,所以要重新登录。可用runlevel 命令查看当前运行级别和上一次运行级别)

2. 启动时进入图形界面,后来想切换到字符界面:
使用Ctrl+Alt+F1~Ctrl+Alt+F6,可切换到不同的字符控制台(只是六个字符控制台,此外没有区别),再使用Ctrl+Alt+F7可切换回图形界面;
如果是在虚拟机vmware 中,图形界面切换到字符界面:
使用Ctrl+Alt+Shift+F1~Ctrl+Alt+Shift+F6,再使用Alt+F7 可切换回图形界面。
(注:以上方法切换后,图形界面并没有关闭)

3. 强行退出X-Window图形界面进入文本模式:
打开一个终端,输入init 3,等一会就进入了文本界面。
(注:以上方法切换后,图形界面完全关闭。如果窗口中有文件未保存,将丢失。用init 5 可以回到图形界面,但原来的进程已死。用startx 则在当前级别3上加载图形界面)

4. 切换时会出错的情况:
当前运行级别是5,通过Ctrl+Alt+F1 切换到字符界面下后再输入startx 系统会出错。

5. 修改Linux 默认启动级别(模式)
以root 身份 vi /etc/inittab,找到 id:5:initdefault: 所在的行(这里的id 可能是其他数字)。修改id 值:3就是文字模式,5就是界面模式。保持该文件,reboot 后即生效。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本书详细介绍如何在个人电脑上安装配置Caldera和Red Hat两种发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并能帮助用户解决安装和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书既能指导你进行基本的安装步骤,也能指导你定制独具特色的Linux 操作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你会成为一个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专家,并能使配置的机器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工作。 目 录 前言 第1章 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 1 1.1 概述 1 1.1.1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 1 1.1.2 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 2 1.1.3 安装Linux操作系统之前的准备工作 4 1.2 快速解决方案 5 1.2.1 使用Windows 95/98/NT查看系统 信息 5 1.2.2 查看Red Hat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3 查看Caldera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4 查找Linux操作系统的低价CD-ROM 光盘 8 1.2.5 查找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最新新闻 9 1.2.6 确定Linux操作系统能否满足你的 工作需要 9 第2章 对硬盘驱动器进行分区 10 2.1 概述 10 2.2 快速解决方案 13 2.2.1 使用FIPS程序在不破坏原有数据的 前提下调整分区 13 2.2.2 使用Red Hat公司的Disk Druid 程序增加分区 14 2.2.3 使用Partition Magic程序整理硬盘 并增加分区 15 2.2.4 使用Caldera公司的Disk Partition 程序增加分区 15 第3章 安装Caldera发行版本 18 3.1 概述 18 3.1.1 安装过程 18 3.1.2 Caldera发行版本的安装选项 19 3.1.3 配置图形的考虑 20 3.1.4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21 3.2 快速解决方案 22 3.2.1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 安装程序 22 3.2.2 安装Caldera公司的Windows下的 辅助安装工具程序 22 3.2.3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23 3.2.4 制作安装盘 23 3.2.5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24 3.2.6 从软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25 3.2.7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25 3.2.8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25 3.2.9 制作一张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 引导盘 26 3.2.10 设置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 发行版本 26 3.2.11 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发行版本 27 3.2.12 诊断使用LILO程序引导启动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27 3.2.13 恢复主引导记录 28 3.2.14 运行LILO程序 28 3.2.15 设置LILO程序 28 3.2.16 确定磁盘参数 29 3.2.17 在LILO程序中设置用来选择某个 操作系统的启动引导延时 30 3.2.18 重新安装LILO程序 30 3.2.19 删除LILO程序 30 3.2.20 关闭系统 30 第4章 安装Red Hat发行版本 31 4.1 概述 31 4.1.1 安装过程 32 4.1.2 Red Hat发行版本的安装级别 32 4.1.3 LILO程序,Linux操作系统的加载 程序 34 4.1.4 配置显示选项的考虑 35 4.1.5 系统开机引导时可以使用的服务 35 4.1.6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36 4.2 快速解决方案 36 4.2.1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36 4.2.2 制作一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引 导盘 37 4.2.3 下载最新的引导启动映像 37 4.2.4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37 4.2.5 从一张引导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6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7 为NFS、HTTP或者FTP安装设置 一个本地服务器 39 4.2.8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39 4.2.9 通过一个NFS挂装进行安装 39 4.2.10 从一个硬盘驱动器分区进行安装 40 4.2.11 从一个HTTP或者FTP服务器进行 安装 40 4.2.12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40 4.2.13 选择需要安装哪些组件和软件包 41 4.2.14 使用虚拟控制台跟踪和调试安装 过程 41 4.2.15 引导进入Linux操作系统 42 4.2.16 诊断使用LILO程序启动引导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42 4.2.17 可以用在MBR中的LILO程序的 代用程序 44 4.2.18 恢复MBR 45 4.2.19 运行LILO程序 45 4.2.20 设置LILO程序 45 4.2.21 配置LILO程序引导多个操作系统 45 4.2.22 确定磁盘参数 46 4.2.23 设置用来选择某个操作系统的 启动引导延时 47 4.2.24 在LILO程序中设置一个缺省的 操作系统 47 4.2.25 重新安装LILO程序 48 4.2.26 删除LILO程序 48 4.2.27 选择自动启用哪些服务 48 4.2.28 关闭系统 48 4.2.29 让Linux操作系统检查1GB以上的 RAM系统内存 49 第5章 使用Linux操作系统 50 5.1 概述 50 5.1.1 Linux操作系统与DOS和NT的比较 51 5.1.2 文件存取权限和所有权限 51 5.2 快速解决方案 52 5.2.1 设置日期 52 5.2.2 设置时间 52 5.2.3 列出目录的内容清单 52 5.2.4 切换目录路径 53 5.2.5 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54 5.2.6 解读文件和目录清单列表 54 5.2.7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限 54 5.2.8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55 5.2.9 给文件和目录改名 55 5.2.10 建立目录 55 5.2.11 建立链接 55 5.2.12 删除目录 56 5.2.13 拷贝文件和目录 56 5.2.14 移动文件和目录 57 5.2.15 删除文件 57 5.2.16 识别二进制文件 57 5.2.17 使用vi文本编辑器程序 57 5.2.18 使用pico文本编辑器程序 58 5.2.19 查看文本文件,不使用文本编辑器 程序 60 5.2.20 把命令结果输出到文本文件中 61 5.2.21 建立别名 61 5.2.22 使用find命令确定文件存放位置 61 5.2.23 通过搜索locate数据库来查找文件 62 5.2.24 在path语句说明的路径中查找 文件 62 5.2.25 在path语句中添加新路径 63 5.2.26 在文件内容中查找文本 63 5.2.27 寻求帮助 63 5.2.28 在后台运行命令程序 63 5.2.29 确定当前运行的命令 63 5.2.30 把命令程序调到后台去 64 5.2.31 把后台命令调回前台来 64 5.2.32 取消正在执行的命令 64 5.2.33 清除屏幕 64 5.2.34 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65 5.2.35 退出登录 65 5.2.36 重新引导启动机器 65 5.2.37 系统关机 65 第6章 配置X图形界面 66 6.1 概述 66 6.2 快速解决方案 67 6.2.1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的准备工作 67 6.2.2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鼠标 69 6.2.3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键盘 70 6.2.4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卡 71 6.2.5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显示器 73 6.2.6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显示 模式和颜色设置 73 6.2.7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服务器 程序本身 74 6.2.8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 75 6.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定制配置 一台显示器 79 6.2.10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 显示模式 80 6.2.11 手动调整X图形界面 82 6.2.12 手动配置显示器 82 6.2.13 手动配置图形卡 83 6.2.14 手动配置图形显示模式 84 6.2.15 进入GUI 85 第7章 窗口管理器程序和桌面环境 86 7.1 概述 86 7.1.1 窗口管理器程序 86 7.1.2 桌面环境 87 7.2 快速解决方案 88 7.2.1 查找窗口管理器程序 88 7.2.2 在Gnom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88 7.2.3 在Gnom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89 7.2.4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89 7.2.5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面板 90 7.2.6 在KD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91 7.2.7 在KD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92 7.2.8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92 7.2.9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中心 93 7.2.10 在KDE桌面环境使用COAS 94 7.2.11 安装一个新的窗口管理器程序 94 第8章 建立用户帐户 96 8.1 概述 96 8.1.1 口令字 97 8.1.2 编写添加用户命令脚本程序 98 8.2 快速解决方案 98 8.2.1 添加一个新用户 98 8.2.2 添加或者修改一个口令字 98 8.2.3 通过linuxconf程序添加一个 新用户 99 8.2.4 查看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5 选择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6 改变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1 8.2.7 修改现有用户的信息 101 8.2.8 通过linuxconf程序修改现有用户 的信息 102 8.2.9 安装shadow口令字软件包 103 8.2.10 转换用户系统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1 转换用户系统不再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2 查找缺省的用户配置文件 103 8.2.13 查找容易被破译的口令字 104 8.2.14 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5 通过linuxconf程序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6 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7 通过linuxconf程序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8 检查系统的易受攻击性 105 8.2.19 修改源代码使程序能够运行在使用 shadow口令字功能的系统中 105 8.2.20 打开linuxconf程序 105 第9章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 107 9.1 概述 107 9.1.1 文件系统基础 107 9.1.2 Linux文件系统的格式 107 9.2 快速解决方案 108 9.2.1 建立一个文件系统 108 9.2.2 挂装到文件系统上 108 9.2.3 从文件系统上卸载 109 9.2.4 简化常用挂装命令 109 9.2.5 挂装一个已经准备好的设备 类型 110 9.2.6 在开机引导启动时自动挂装一个 设备 110 9.2.7 把一个现存的目录转移到一个新 分区 111 第10章 编译系统内核 113 10.1 概述 113 10.1.1 为什么要编译 113 10.1.2 为什么不编译 114 10.1.3 内核升级问题 114 10.1.4 应该使用哪一个内核 114 10.1.5 系统内核配置选项 114 10.2 快速解决方案 115 10.2.1 确定用户正在使用的是哪个版本 的内核 115 10.2.2 确定内核是测试版还是正式版 115 10.2.3 通过发行商做好升级内核的 准备 115 10.2.4 哪里可以找到内核源代码 116 10.2.5 为新内核加上LILO选项 116 10.2.6 测试内核安装效果 116 10.2.7 使用Caldera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8 使用Red Hat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9 编译内核 118 10.2.10 升级内核 119 10.2.11 为内核源代码打补丁 119 10.2.12 对缺省内核进行细调 120 10.2.13 安装内核 121 10.2.14 加载内核模块 121 10.2.15 卸载内核模块 121 10.2.16 使用config程序 122 10.2.17 使用menuconfig程序 122 10.2.18 使用xconfig程序 124 第11章 配置LAN 127 11.1 概述 127 11.1.1 计划一个LAN 127 11.1.2 网络硬件 128 11.1.3 服务 129 11.1.4 确定用户是否需要动态 分配路由 130 11.2 快速解决方案 130 11.2.1 检查网络当前的设置情况 130 11.2.2 设置IP地址 131 11.2.3 在GUI中设置IP地址 131 11.2.4 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5 在GUI中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6 分配域名 135 11.2.7 在GUI中分配域名 135 11.2.8 设置动态路由分配 136 11.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设置静态路由 分配 138 11.2.10 为计算机配置域名解析 139 11.2.11 建立LAN 140 11.2.12 配置打印服务 141 11.2.13 在GUI中添加一台打印机 142 11.2.14 在GUI中修改一个打印机设置 144 11.2.15 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6 在GUI中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7 配置一个NFS文件服务器计算机 147 11.2.18 配置一个NFS客户计算机 148 11.2.19 确定是否需要NIS 148 11.2.20 配置NIS 148 第12章 通过Samba服务与Windows网络 集成 152 12.1 概述 152 12.2 快速解决方案 154 12.2.1 获取Samba的最新版本 154 12.2.2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Samba 154 12.2.3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4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5 从源代码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6 查看Samba守护进程是否正在 运行 155 12.2.7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inetd中 运行 155 12.2.8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系统的开机 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9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不从系统的 开机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10 手动启动Samba守护进程运行 157 12.2.11 定义主机的Samba服务访问 权限 157 12.2.12 建立一个Samba配置文件 157 12.2.13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Linux 到Windows 159 12.2.14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Windows 到Linux 160 12.2.15 从一个Windows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6 从一个Linux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7 配置打印共享:Linux到 Windows 161 12.2.18 配置打印共享:Windows到 Linux 162 12.2.19 测试打印共享 163 12.2.20 访问一个Windows硬盘驱动器 163 第13章 连接到因特网 164 13.1 概述 164 13.1.1 PPP拨号程序 164 13.1.2 因特网客户程序 164 13.2 快速解决方案 165 13.2.1 连接到ISP 165 13.2.2 使用kppp设置一个PPP连接 166 13.2.3 准备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4 在kppp中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5 使用linuxconf程序设置一个PPP 连接 171 13.2.6 下载并安装pppsetup软件 173 13.2.7 使用pppsetup软件对PPP拨号进行 设置 173 13.2.8 从命令行拨入 177 13.2.9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13.2.10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第14章 设置因特网服务 178 14.1 概述 178 14.1.1 连接性 178 14.1.2 电子邮件方面的考虑 178 14.1.3 使所做的设置修改明确生效 179 14.1.4 虚拟主机 179 14.2 快速解决方案 179 14.2.1 设置虚拟主机服务 179 14.2.2 配置电子邮件 180 14.2.3 运行POP电子邮件软件 182 14.2.4 配置Apache软件的WWW服务 功能 183 14.2.5 配置一个FTP服务器 185 14.2.6 配置NFS 186 第15章 软件包管理 188 15.1 概述 188 15.1.1 选择下载的软件包格式 188 15.1.2 软件打包方法 189 15.1.3 X Window环境中的RPM工具 190 15.2 快速解决方案 191 15.2.1 管理RPM软件包 191 15.2.2 使用tar档案文件 193 15.2.3 使用GZip压缩 195 15.2.4 建立一个压缩的tar文件 195 第16章 安装新软件 196 16.1 概述 196 16.2 快速解决方案 198 16.2.1 寻找软件包 198 16.2.2 确定源代码是否可以在你的 机器上通过编译并运行 199 16.2.3 替换制作文件 199 16.2.4 编译源代码 200 16.2.5 安装二进制代码 200 16.2.6 把软件包添加到用户的PATH 语句中 200 16.2.7 识别可执行程序 201 第17章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 概述 202 17.1.1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2 Linux操作系统中的C语言编程 202 17.2 快速解决方案 203 17.2.1 安装C语言编译器 203 17.2.2 安装基本C语言函数库 203 17.2.3 安装内核函数库 203 17.2.4 安装build管理器 204 17.2.5 安装C语言预处理器 204 17.2.6 安装文件比较工具软件 204 17.2.7 安装源代码补丁修补软件 204 17.2.8 寻找专业函数库 205 17.2.9 建立一个简单的制作文件 205 第18章 编写shell命令脚本程序 207 18.1 概述 207 18.1.1 shell概述 207 18.1.2 良好的命令脚本程序编程习惯 208 18.1.3 编程示范 208 18.2 快速解决方案 210 18.2.1 编写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0 18.2.2 给变量赋值 211 18.2.3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11 18.2.4 提示和接受输入数据 211 18.2.5 忽略元字符 211 18.2.6 编写条件if语句 212 18.2.7 接受命令行输入 213 18.2.8 添加注释语句 213 18.2.9 添加一个帮助组件 213 18.2.10 添加一个for循环语句 214 18.2.11 添加一个while循环语句 214 18.2.12 添加一个菜单 214 18.2.13 二次检查用户输入数据 215 18.2.14 比较文件、字符串以及正则 表达式 217 18.2.15 结束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8 18.2.16 测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18.2.17 调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第19章 Perl语言 221 19.1 概述 221 19.1.1 为什么使用Perl语言 221 19.1.2 Perl语言编程示范 222 19.2 快速解决方案 224 19.2.1 建立一个Perl程序 224 19.2.2 运行一个Perl程序 224 19.2.3 使程序输出在下一行显示 224 19.2.4 接受命令行输入 225 19.2.5 给变量赋值 225 19.2.6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25 19.2.7 测试true或者false 225 19.2.8 测试文件 225 19.2.9 使用数学计算 226 19.2.10 数据值比较 226 19.2.11 字符串处理 227 19.2.12 使用数组 227 19.2.13 使用for语句 228 19.2.14 使用foreach语句 229 19.2.15 使用if语句 229 19.2.16 使用unless语句 230 19.2.17 使用until语句 231 19.2.18 使用while语句 231 19.2.19 把数据写入一个文件 231 19.2.20 从一个文件中读出数据 232 第20章 配置系统备份策略 233 20.1 概述 233 20.2 快速解决方案 235 20.2.1 获取ftape驱动程序 235 20.2.2 安装ftape驱动程序 236 20.2.3 选择一种备份策略 236 20.2.4 人工建立备份:通用方法 237 20.2.5 使用软盘或磁带机进行一次完全 备份 237 20.2.6 从磁带或软盘中恢复完全备份 238 20.2.7 向一个现有的tar备份文件中添加 文件 238 20.2.8 设置备份操作在指定时间执行 238 20.2.9 选择备份用的软件 239 20.2.10 自动备份 239 20.2.11 决定是否使用一个活动硬盘 驱动器系统 240 第21章 安全性问题 242 21.1 概述 242 21.2 快速解决方案 243 21.2.1 关闭简单的薄弱环节 243 21.2.2 列出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3 21.2.3 列出不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4 21.2.4 查找安全漏洞 244 21.2.5 密切注意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进展 244 21.2.6 确定是否需要一堵防火墙 245 21.2.7 强化对网络驱动器访问的控制 246 21.2.8 过滤向外发送的数据包 246 21.2.9 安装ipchains 247 21.2.10 在重启动/关机之前保存数据 包过滤规则 248 21.2.11 开机引导后恢复数据包过滤 规则 248 21.2.12 安装SOCKS 248 21.2.13 安装代理服务器程序 249 21.2.14 配置SOCKS 249 21.2.15 设置Linux机器通过代理防火墙 250
本书详细介绍如何在个人电脑上安装配置Caldera和Red Hat两种发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并能帮助用户解决安装和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书既能指导你进行基本的安装步骤,也能指导你定制独具特色的Linux 操作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你会成为一个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专家,并能使配置的机器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工作。 目 录 前言 第1章 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 1 1.1 概述 1 1.1.1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 1 1.1.2 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 2 1.1.3 安装Linux操作系统之前的准备工作 4 1.2 快速解决方案 5 1.2.1 使用Windows 95/98/NT查看系统 信息 5 1.2.2 查看Red Hat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3 查看Caldera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4 查找Linux操作系统的低价CD-ROM 光盘 8 1.2.5 查找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最新新闻 9 1.2.6 确定Linux操作系统能否满足你的 工作需要 9 第2章 对硬盘驱动器进行分区 10 2.1 概述 10 2.2 快速解决方案 13 2.2.1 使用FIPS程序在不破坏原有数据的 前提下调整分区 13 2.2.2 使用Red Hat公司的Disk Druid 程序增加分区 14 2.2.3 使用Partition Magic程序整理硬盘 并增加分区 15 2.2.4 使用Caldera公司的Disk Partition 程序增加分区 15 第3章 安装Caldera发行版本 18 3.1 概述 18 3.1.1 安装过程 18 3.1.2 Caldera发行版本的安装选项 19 3.1.3 配置图形的考虑 20 3.1.4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21 3.2 快速解决方案 22 3.2.1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 安装程序 22 3.2.2 安装Caldera公司的Windows下的 辅助安装工具程序 22 3.2.3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23 3.2.4 制作安装盘 23 3.2.5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24 3.2.6 从软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25 3.2.7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25 3.2.8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25 3.2.9 制作一张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 引导盘 26 3.2.10 设置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 发行版本 26 3.2.11 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发行版本 27 3.2.12 诊断使用LILO程序引导启动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27 3.2.13 恢复主引导记录 28 3.2.14 运行LILO程序 28 3.2.15 设置LILO程序 28 3.2.16 确定磁盘参数 29 3.2.17 在LILO程序中设置用来选择某个 操作系统的启动引导延时 30 3.2.18 重新安装LILO程序 30 3.2.19 删除LILO程序 30 3.2.20 关闭系统 30 第4章 安装Red Hat发行版本 31 4.1 概述 31 4.1.1 安装过程 32 4.1.2 Red Hat发行版本的安装级别 32 4.1.3 LILO程序,Linux操作系统的加载 程序 34 4.1.4 配置显示选项的考虑 35 4.1.5 系统开机引导时可以使用的服务 35 4.1.6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36 4.2 快速解决方案 36 4.2.1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36 4.2.2 制作一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引 导盘 37 4.2.3 下载最新的引导启动映像 37 4.2.4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37 4.2.5 从一张引导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6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7 为NFS、HTTP或者FTP安装设置 一个本地服务器 39 4.2.8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39 4.2.9 通过一个NFS挂装进行安装 39 4.2.10 从一个硬盘驱动器分区进行安装 40 4.2.11 从一个HTTP或者FTP服务器进行 安装 40 4.2.12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40 4.2.13 选择需要安装哪些组件和软件包 41 4.2.14 使用虚拟控制台跟踪和调试安装 过程 41 4.2.15 引导进入Linux操作系统 42 4.2.16 诊断使用LILO程序启动引导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42 4.2.17 可以用在MBR中的LILO程序的 代用程序 44 4.2.18 恢复MBR 45 4.2.19 运行LILO程序 45 4.2.20 设置LILO程序 45 4.2.21 配置LILO程序引导多个操作系统 45 4.2.22 确定磁盘参数 46 4.2.23 设置用来选择某个操作系统的 启动引导延时 47 4.2.24 在LILO程序中设置一个缺省的 操作系统 47 4.2.25 重新安装LILO程序 48 4.2.26 删除LILO程序 48 4.2.27 选择自动启用哪些服务 48 4.2.28 关闭系统 48 4.2.29 让Linux操作系统检查1GB以上的 RAM系统内存 49 第5章 使用Linux操作系统 50 5.1 概述 50 5.1.1 Linux操作系统与DOS和NT的比较 51 5.1.2 文件存取权限和所有权限 51 5.2 快速解决方案 52 5.2.1 设置日期 52 5.2.2 设置时间 52 5.2.3 列出目录的内容清单 52 5.2.4 切换目录路径 53 5.2.5 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54 5.2.6 解读文件和目录清单列表 54 5.2.7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限 54 5.2.8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55 5.2.9 给文件和目录改名 55 5.2.10 建立目录 55 5.2.11 建立链接 55 5.2.12 删除目录 56 5.2.13 拷贝文件和目录 56 5.2.14 移动文件和目录 57 5.2.15 删除文件 57 5.2.16 识别二进制文件 57 5.2.17 使用vi文本编辑器程序 57 5.2.18 使用pico文本编辑器程序 58 5.2.19 查看文本文件,不使用文本编辑器 程序 60 5.2.20 把命令结果输出到文本文件中 61 5.2.21 建立别名 61 5.2.22 使用find命令确定文件存放位置 61 5.2.23 通过搜索locate数据库来查找文件 62 5.2.24 在path语句说明的路径中查找 文件 62 5.2.25 在path语句中添加新路径 63 5.2.26 在文件内容中查找文本 63 5.2.27 寻求帮助 63 5.2.28 在后台运行命令程序 63 5.2.29 确定当前运行的命令 63 5.2.30 把命令程序调到后台去 64 5.2.31 把后台命令调回前台来 64 5.2.32 取消正在执行的命令 64 5.2.33 清除屏幕 64 5.2.34 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65 5.2.35 退出登录 65 5.2.36 重新引导启动机器 65 5.2.37 系统关机 65 第6章 配置X图形界面 66 6.1 概述 66 6.2 快速解决方案 67 6.2.1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的准备工作 67 6.2.2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鼠标 69 6.2.3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键盘 70 6.2.4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卡 71 6.2.5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显示器 73 6.2.6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显示 模式和颜色设置 73 6.2.7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服务器 程序本身 74 6.2.8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 75 6.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定制配置 一台显示器 79 6.2.10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 显示模式 80 6.2.11 手动调整X图形界面 82 6.2.12 手动配置显示器 82 6.2.13 手动配置图形卡 83 6.2.14 手动配置图形显示模式 84 6.2.15 进入GUI 85 第7章 窗口管理器程序和桌面环境 86 7.1 概述 86 7.1.1 窗口管理器程序 86 7.1.2 桌面环境 87 7.2 快速解决方案 88 7.2.1 查找窗口管理器程序 88 7.2.2 在Gnom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88 7.2.3 在Gnom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89 7.2.4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89 7.2.5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面板 90 7.2.6 在KD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91 7.2.7 在KD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92 7.2.8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92 7.2.9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中心 93 7.2.10 在KDE桌面环境使用COAS 94 7.2.11 安装一个新的窗口管理器程序 94 第8章 建立用户帐户 96 8.1 概述 96 8.1.1 口令字 97 8.1.2 编写添加用户命令脚本程序 98 8.2 快速解决方案 98 8.2.1 添加一个新用户 98 8.2.2 添加或者修改一个口令字 98 8.2.3 通过linuxconf程序添加一个 新用户 99 8.2.4 查看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5 选择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6 改变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1 8.2.7 修改现有用户的信息 101 8.2.8 通过linuxconf程序修改现有用户 的信息 102 8.2.9 安装shadow口令字软件包 103 8.2.10 转换用户系统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1 转换用户系统不再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2 查找缺省的用户配置文件 103 8.2.13 查找容易被破译的口令字 104 8.2.14 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5 通过linuxconf程序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6 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7 通过linuxconf程序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8 检查系统的易受攻击性 105 8.2.19 修改源代码使程序能够运行在使用 shadow口令字功能的系统中 105 8.2.20 打开linuxconf程序 105 第9章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 107 9.1 概述 107 9.1.1 文件系统基础 107 9.1.2 Linux文件系统的格式 107 9.2 快速解决方案 108 9.2.1 建立一个文件系统 108 9.2.2 挂装到文件系统上 108 9.2.3 从文件系统上卸载 109 9.2.4 简化常用挂装命令 109 9.2.5 挂装一个已经准备好的设备 类型 110 9.2.6 在开机引导启动时自动挂装一个 设备 110 9.2.7 把一个现存的目录转移到一个新 分区 111 第10章 编译系统内核 113 10.1 概述 113 10.1.1 为什么要编译 113 10.1.2 为什么不编译 114 10.1.3 内核升级问题 114 10.1.4 应该使用哪一个内核 114 10.1.5 系统内核配置选项 114 10.2 快速解决方案 115 10.2.1 确定用户正在使用的是哪个版本 的内核 115 10.2.2 确定内核是测试版还是正式版 115 10.2.3 通过发行商做好升级内核的 准备 115 10.2.4 哪里可以找到内核源代码 116 10.2.5 为新内核加上LILO选项 116 10.2.6 测试内核安装效果 116 10.2.7 使用Caldera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8 使用Red Hat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9 编译内核 118 10.2.10 升级内核 119 10.2.11 为内核源代码打补丁 119 10.2.12 对缺省内核进行细调 120 10.2.13 安装内核 121 10.2.14 加载内核模块 121 10.2.15 卸载内核模块 121 10.2.16 使用config程序 122 10.2.17 使用menuconfig程序 122 10.2.18 使用xconfig程序 124 第11章 配置LAN 127 11.1 概述 127 11.1.1 计划一个LAN 127 11.1.2 网络硬件 128 11.1.3 服务 129 11.1.4 确定用户是否需要动态 分配路由 130 11.2 快速解决方案 130 11.2.1 检查网络当前的设置情况 130 11.2.2 设置IP地址 131 11.2.3 在GUI中设置IP地址 131 11.2.4 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5 在GUI中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6 分配域名 135 11.2.7 在GUI中分配域名 135 11.2.8 设置动态路由分配 136 11.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设置静态路由 分配 138 11.2.10 为计算机配置域名解析 139 11.2.11 建立LAN 140 11.2.12 配置打印服务 141 11.2.13 在GUI中添加一台打印机 142 11.2.14 在GUI中修改一个打印机设置 144 11.2.15 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6 在GUI中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7 配置一个NFS文件服务器计算机 147 11.2.18 配置一个NFS客户计算机 148 11.2.19 确定是否需要NIS 148 11.2.20 配置NIS 148 第12章 通过Samba服务与Windows网络 集成 152 12.1 概述 152 12.2 快速解决方案 154 12.2.1 获取Samba的最新版本 154 12.2.2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Samba 154 12.2.3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4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5 从源代码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6 查看Samba守护进程是否正在 运行 155 12.2.7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inetd中 运行 155 12.2.8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系统的开机 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9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不从系统的 开机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10 手动启动Samba守护进程运行 157 12.2.11 定义主机的Samba服务访问 权限 157 12.2.12 建立一个Samba配置文件 157 12.2.13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Linux 到Windows 159 12.2.14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Windows 到Linux 160 12.2.15 从一个Windows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6 从一个Linux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7 配置打印共享:Linux到 Windows 161 12.2.18 配置打印共享:Windows到 Linux 162 12.2.19 测试打印共享 163 12.2.20 访问一个Windows硬盘驱动器 163 第13章 连接到因特网 164 13.1 概述 164 13.1.1 PPP拨号程序 164 13.1.2 因特网客户程序 164 13.2 快速解决方案 165 13.2.1 连接到ISP 165 13.2.2 使用kppp设置一个PPP连接 166 13.2.3 准备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4 在kppp中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5 使用linuxconf程序设置一个PPP 连接 171 13.2.6 下载并安装pppsetup软件 173 13.2.7 使用pppsetup软件对PPP拨号进行 设置 173 13.2.8 从命令行拨入 177 13.2.9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13.2.10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第14章 设置因特网服务 178 14.1 概述 178 14.1.1 连接性 178 14.1.2 电子邮件方面的考虑 178 14.1.3 使所做的设置修改明确生效 179 14.1.4 虚拟主机 179 14.2 快速解决方案 179 14.2.1 设置虚拟主机服务 179 14.2.2 配置电子邮件 180 14.2.3 运行POP电子邮件软件 182 14.2.4 配置Apache软件的WWW服务 功能 183 14.2.5 配置一个FTP服务器 185 14.2.6 配置NFS 186 第15章 软件包管理 188 15.1 概述 188 15.1.1 选择下载的软件包格式 188 15.1.2 软件打包方法 189 15.1.3 X Window环境中的RPM工具 190 15.2 快速解决方案 191 15.2.1 管理RPM软件包 191 15.2.2 使用tar档案文件 193 15.2.3 使用GZip压缩 195 15.2.4 建立一个压缩的tar文件 195 第16章 安装新软件 196 16.1 概述 196 16.2 快速解决方案 198 16.2.1 寻找软件包 198 16.2.2 确定源代码是否可以在你的 机器上通过编译并运行 199 16.2.3 替换制作文件 199 16.2.4 编译源代码 200 16.2.5 安装二进制代码 200 16.2.6 把软件包添加到用户的PATH 语句中 200 16.2.7 识别可执行程序 201 第17章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 概述 202 17.1.1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2 Linux操作系统中的C语言编程 202 17.2 快速解决方案 203 17.2.1 安装C语言编译器 203 17.2.2 安装基本C语言函数库 203 17.2.3 安装内核函数库 203 17.2.4 安装build管理器 204 17.2.5 安装C语言预处理器 204 17.2.6 安装文件比较工具软件 204 17.2.7 安装源代码补丁修补软件 204 17.2.8 寻找专业函数库 205 17.2.9 建立一个简单的制作文件 205 第18章 编写shell命令脚本程序 207 18.1 概述 207 18.1.1 shell概述 207 18.1.2 良好的命令脚本程序编程习惯 208 18.1.3 编程示范 208 18.2 快速解决方案 210 18.2.1 编写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0 18.2.2 给变量赋值 211 18.2.3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11 18.2.4 提示和接受输入数据 211 18.2.5 忽略元字符 211 18.2.6 编写条件if语句 212 18.2.7 接受命令行输入 213 18.2.8 添加注释语句 213 18.2.9 添加一个帮助组件 213 18.2.10 添加一个for循环语句 214 18.2.11 添加一个while循环语句 214 18.2.12 添加一个菜单 214 18.2.13 二次检查用户输入数据 215 18.2.14 比较文件、字符串以及正则 表达式 217 18.2.15 结束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8 18.2.16 测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18.2.17 调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第19章 Perl语言 221 19.1 概述 221 19.1.1 为什么使用Perl语言 221 19.1.2 Perl语言编程示范 222 19.2 快速解决方案 224 19.2.1 建立一个Perl程序 224 19.2.2 运行一个Perl程序 224 19.2.3 使程序输出在下一行显示 224 19.2.4 接受命令行输入 225 19.2.5 给变量赋值 225 19.2.6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25 19.2.7 测试true或者false 225 19.2.8 测试文件 225 19.2.9 使用数学计算 226 19.2.10 数据值比较 226 19.2.11 字符串处理 227 19.2.12 使用数组 227 19.2.13 使用for语句 228 19.2.14 使用foreach语句 229 19.2.15 使用if语句 229 19.2.16 使用unless语句 230 19.2.17 使用until语句 231 19.2.18 使用while语句 231 19.2.19 把数据写入一个文件 231 19.2.20 从一个文件中读出数据 232 第20章 配置系统备份策略 233 20.1 概述 233 20.2 快速解决方案 235 20.2.1 获取ftape驱动程序 235 20.2.2 安装ftape驱动程序 236 20.2.3 选择一种备份策略 236 20.2.4 人工建立备份:通用方法 237 20.2.5 使用软盘或磁带机进行一次完全 备份 237 20.2.6 从磁带或软盘中恢复完全备份 238 20.2.7 向一个现有的tar备份文件中添加 文件 238 20.2.8 设置备份操作在指定时间执行 238 20.2.9 选择备份用的软件 239 20.2.10 自动备份 239 20.2.11 决定是否使用一个活动硬盘 驱动器系统 240 第21章 安全性问题 242 21.1 概述 242 21.2 快速解决方案 243 21.2.1 关闭简单的薄弱环节 243 21.2.2 列出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3 21.2.3 列出不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4 21.2.4 查找安全漏洞 244 21.2.5 密切注意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进展 244 21.2.6 确定是否需要一堵防火墙 245 21.2.7 强化对网络驱动器访问的控制 246 21.2.8 过滤向外发送的数据包 246 21.2.9 安装ipchains 247 21.2.10 在重启动/关机之前保存数据 包过滤规则 248 21.2.11 开机引导后恢复数据包过滤 规则 248 21.2.12 安装SOCKS 248 21.2.13 安装代理服务器程序 249 21.2.14 配置SOCKS 249 21.2.15 设置Linux机器通过代理防火墙 250
linux分为:redhat linux系列和debian系列。 X Window是一种协议。 unix图形环境是CDE:common desktop environment通用桌面环境。 linux系统结构:硬件、内核层、shell层、应用层、用户。 在安装linux的时候,会弹出 CD Found To begin testing the CD media before installation press OK. Choose Skip to skip the media test and start the installation. OK Skip 选择:"OK"就开始检测CD光盘的完好性,"Skip"则跳过光盘介质的检测,直接开始安装。 说明:下载镜像文件的时候一般会给出MD5值,只要检测MD5值是不是一样就行了,就不必进行检测了。检测过程很长。 安装linux的时候,选择语言为简体中文,并不代表安装完后linux就显示为简体中文,这里选择语言是安装过程的语言。这是安装界面上会提示:What language would you like to use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在安装过程中你想使用什么语言? linux中每一个目录可以单独划分磁盘空间,但这个目录仍在/目录下,例如将tmp目录单独划分磁盘空间为100M,如果/目录在第一块磁盘中,则tmp在第二块磁盘中。但tmp目录仍然在/目录下。在做服务器时应该将web目录单独划分一个磁盘空间。如果sda1表示/分区,则sda2表示tmp分区。sdb表示第二块scsi硬盘,即电脑上有两块硬盘。sda1和sda2相当于windows下的c盘和d盘的关系。 各种接口的磁盘在linux中文件名分别为: /dev/sd[a-p][1-15]:为SCSI,SATA,USB,Flash等接口的磁盘文件名。第一块硬盘为sda,第二块硬盘为sdb,根据主板上的接口来决定的。将第一块硬盘分两个区,就有sda1和sda2。 /dev/hd[a-p][1-63]:为IDE接口的磁盘文件名。 linux中必须要划分的分区有两个:根分区/、swap分区。 linux中的文件(普通文件或设备文件等)都必须有挂在点,只有挂载到一个目录下才能访问,swap分区是不需要挂载点的,在分区的时候,将文件系统类型选为swap,挂载点自动会变为灰色。一般linux中的swap大小为内存的两倍。swap类似windows下的虚拟内存。 切换用户命令:su - 用户名 vim中的插入命令: a 在光标后附加文本 A 在本行行末附加文本 i 在光标前插入文本 I 在本行开始处插入文本 o 在光标下一行插入新行附加文本 O 在光标上一行插入新行附加文本 查找时区分大小写使用命令:set noic 查找时忽略大小写使用命令:set ic 退出命令:wq与ZZ命令等价。 导入文件:在末行模式下,输入:r /home/text,即将text文件中的内容导入到当前编辑的文件中,导入到光标处。在gvim中也可以使用此命令。 在末行模式下输入:!命令,如:!ls /home,就会显示ls命令的结果,会提示按enter键或任意键返回。在gvim中也可以执行此命令,如:!dir,就会显示当前目录中的信息。 导入文件命令和!命令以结合起来使用,在末行模式下输入:r !命令。就会将命令的结果导入到当前文件光标处。 bin:binary usr:user sbin:super binary linux中命名规则:除了/之外,所有的字符都合法。大小写敏感,以.开头的文件是隐藏文件。 命令格式:命令 -选项 参数 当有多个选项时,可以写在一起。 ..表示当前目录的父目录,cd ..当中一定有个空格。 文件处理命令:ls 命令名称:ls 命令英文原意:list 命令所在路径:/bin/ls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当前或指定目录中的文件 语法:ls 选项[-ald] [文件或目录]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a是all的缩写。 -l 详细信息显示,l是long的缩写。 -d 查看目录属性 在一个目录中查看当前目录的详细信息:ls -ld .即可。 在一个目录中查看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详细信息:ls -ld ..即可。 root执行的命令一般放在/sbin或/usr/sbin目录中,所有用户都能执行的命令一般放在/bin或/usr/bin目录中。 d 表示目录 - 表示二进制文件 l 软链接文件link 详细分析: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2-01 20:52 bin drwxr-xr-x r:read w:write x:execute执行 -:表示无此权限 所有者:u user 所属组:g group 其他人:o other 2:表示硬链接数。 第一个root:是所有者。 第二个root:是所属组。 4096:目录大小,不是目录中所有文件的大小。 12-01 20:52是创建时间或最后修改的时间 bin 文件名或目录名 Linux中数据块是储存数据的基本数据单元,在linux中可以设置3中数据块大小分别是1024(1kB),2048(2KB),4096(4KB)。数据块大小决定了文件磁盘占有量,如果设置了数据块大小是1024,不管文件有多大,至少要占1KB的空间,所以可以根据存放文件的大小来合理设置数据块大小。 设置数据块:mkfs.ext3 -b 2046 /dev/hda5,格式化并设置数据块为2KB。另外linux在每个分区都有保留块,这是专门留给root用户及其所属组使用,别的用户是无法使用的,一般为总数据块的5%,但是如果你的磁盘大的话,就显的浪费了。 mkfs.ext3 -b 2046 -m 2 /dev/hda5。格式化并设置数据块为2KB,设置保留块为2%。或者用tune2fs -m 2 /dev/hda4 这种方法不用格式化就可设置。 tune2fs -l /dev/hda5,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 tune2fs -j /dev/hda4,可以将ext2转换为ext3而不损坏数据。 文件系统的检查工具:fsck e2fsck e2fsck 用时有危险,不能很好的辨识文件系统,特别是ext2,ext3混用时。 fsck得用法:fsck -t ext3 /dev/hda5 或 fsck.ext3 /dev/hda5。 root用户使用su -用户名切换用户时是不需要密码的,但是普通用户切换账户需要密码。 查看一个文件的信息,ls -l /.../文件名。 查看一个目录的信息,ls -ld 目录名。 查看/目录的详细信息,而不是/目录下目录或文件的详细信息。-d查看目录属性。 ls的-d选项是查看目录属性。 文件处理命令:mkdir 命令名称:mkdir 命令英文原意:make directories 命令所在路径:/bin/mkdi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mkdir [ 目录名] 功能描述:创建新目录 范例:$ mkdir newdir 文件处理命令:touch 命令名称:touch 命令所在路径:/bin/touch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touch [文件名] 功能描述:创建空文件 范例:$ touch newfile 文件处理命令:cp 命令名称:cp 命令英文原意:copy 命令所在路径:/bin/c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cp -R [源文件或目录] [ 目的目录] -R 复制目录 -p 复制后的文件的时间和原文件时间一样 功能描述:复制文件或目录 范例: $ cp file1 file2 dir1 将文件file1、file2复制到目录dir1 $ cp -R dir1 dir2 将dir1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复制到dir2 文件处理命令:mv 命令名称:mv 命令英文原意:move 命令所在路径:/bin/mv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mv [源文件或目录] [目的目录] 功能描述:移动文件、更名 范例: $ mv file1 file2 将当前目录下文件file1更名为file2 $ mv /home/zk/text.c /home/text.cpp 将文件text.c移动到目录home下,并更名为text.cpp 文件处理命令:rm 命令名称:rm 命令英文原意:remove 命令所在路径:/bin/rm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rm -r [文件或目录] -r 删除目录 功能描述:删除文件 范例: $ rm file3 删除文件file3,删除时会出现提示。 $ rm -r dir1 删除目录dir1,删除目录时会出现提示。 由于linux中的别名机制,使用rm等价与使用rm -i,这样在删除文件或目录时会有提示,如果不想出现提示内容,需要加选项-f。写脚本的时候需要加上-f,因为批量删除文件或目录不需要每次都提示询问。 在unix中rm删除文件是不是出现提示询问的。 文件处理命令:cat 命令名称:cat 命令英文原意:concatenate and display files 命令所在路径:/bin/cat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cat [文件名] 功能描述:显示文件内容 范例:$ cat /etc/issue $ cat /etc/services cat查看文件内容,当文件较长时,无法查看到文件开头的内容,只能看到最后的内容。cat是一次性显示完文件内容。 文件处理命令:more 命令名称:more 命令所在路径:/bin/more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more [文件名] (空格) 或f 显示下一页 (Enter) 显示下一行 q或Q 退出 功能描述: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范例: $ more /etc/services 文件处理指令:head 指令名称:head 指令所在路径:/bin/head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All User 语法:head -num [文件名] -num 显示文件的前num行 功能描述:查看文件的前几行 范例:$ head -20 /etc/services 不加选项默认是查看前10行。 文件处理指令:tail 指令名称:tail 指令所在路径:/bin/tail 执行权限:All User 语法:tail -num [文件名] -num 显示文件的后num行 -f 动态显示文件内容 功能描述:查看文件的后几行 范例:$ tail -30 /etc/services 查看日志文件的时候,日志文件是动态变化的。 文件处理命令:ln 命令名称:ln 命令英文原意:link 命令所在路径:/bin/ln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创建硬链接 ln -s [源文件][ 目标文件] 创建软链接 功能描述:产生链接文件 范例: $ ln -s /etc/issue /issue.soft 创建文件/etc/issue的软链接/issue.soft $ ln /etc/issue /issue.hard 创建文件/etc/issue的硬链接/issue.hard $ln -s /etc/issue /issue.soft 用ls -l查看软链接文件有如下信息 lrwxrwxrwx root root 10 12-01 23:12 /issue.soft ->/etc/issue 软链接文件的权限都是lrwxrwxrwx,信息中有一个箭头指向原文件,且软链接文件的大小很小,时间和原文件也不同。软链接文件类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1、不允许给目录创建硬链接; 2、只有在同一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之间才能创建链接。 生成一个硬链接文件后查看原文件和硬链接文件,除了文件位置或文件名不同外,其余的信息都是相同的。硬链接文件和原文件是同时更新的,因为他们有相同的inode节点。索引节点inode:Linux为每个文件分配一个称为索引节点的号码inode,可以将inode简单理解成一个指针,它永远指向本文件的具体存储位置。系统是通过索引节点(而不是文件名)来定位每一个文件。建立硬连接实际上只是增加了一个目录项,但并没有复制文件数据区,原文件的数据区由两个文件共享。这一方面能够节约大量磁盘空间,同时可以保证两个文件能同步更新。 ls -i或--inode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inode编号。 权限管理命令:chmod 命令名称:chmod 命令英文原意:change the permissions权限 mode of a file 命令所在路径:/bin/chmod 执行权限:
文件格式为azw3,文字版本,可以用kindle阅读,PC端可以用calibre,可以转成epub所有手机阅读软件都支持,对手机的排版支持还不错. 内容目录 第1天 文本操作指令 1.1 ar 指令:创建、修改或从档案文件中提取文件 1.2 aspell指令:检查文件的错误 1.3 bunzip2指令:解压缩.bz2类型的文件 1.4 bye指令:中断FTP连接 1.5 bzip2指令:压缩成.bz2类型的文件 1.6 bzip2recover指令:损坏.bz2文件的修复 1.7 cat指令:连接并输出文件内容 1.8 chattr指令:改变文件的属性 1.9 chgrp 指令:改变文件或者目录所属的用户组 1.10 chmod指令:改变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 1.11 chown指令:改变文件的拥有者或用户组 1.12 cksum指令:文件的CRC校验 1.13 cmp指令:比较文件差异 1.14 cp指令:复制 1.15 cpio指令:备份文件 1.16 csplit指令:分割文件 1.17 cut指令:剪切文件 1.18 diff指令:生成差异信息 1.19 diffstat指令:diff结果的统计信息 1.20 dump指令:文件系统备份 1.21 file指令:辨识文件类型 1.22 find指令:查找目录或者文件 1.23 fsck指令:检查并尝试修改文件系统错误 1.24 fsck.ext2指令:检查ext2文件系统并尝试修改错误 1.25 fsck.ext3指令:检查ext3文件系统并尝试修改错误 1.26 fsck.minix指令:检查文件系统并尝试修复错误 1.27 ftp指令:文件传输协议 1.28 ftpcount指令:显示ftp登录用户数 1.29 ftpshut指令:定时关闭ftp服务器 1.30 ftpwho指令:显示登录ftp用户信息 1.31 gunzip指令:解压缩文件 1.32 gzexe指令:压缩可执行文件 1.33 gzip指令:压缩文件 1.34 indent指令:调整C原始代码文件的格式 1.35 less指令:一次显示一页文本 1.36 lha指令:压缩或解压缩文件 1.37 ln指令:链接文件或目录 1.38 locate指令:查找文件 1.39 lpd指令:打印管理程序 1.40 lpq 指令:查看打印机列表中未完成的工作 1.41 lpr指令:输入打印文件 1.42 lprm 指令:将任务从打印机队列中移除 1.43 lsattr指令:显示文件属性 1.44 mattrib指令:变更或显示MS-DOS文件的属性 1.45 mc指令:菜单式文件管理程序 1.46 mcopy指令:复制MS-DOS文件 1.47 mdel指令:删除MS-DOS文件 1.48 mdir指令:显示MS-DOS目录 1.49 mkdir指令:建立目录 1.50 mktemp指令:建立暂存文件 1.51 more指令:显示文件信息 1.52 mmove指令:移动或重命名MS-DOS文件 1.53 mread指令:复制MS-DOS文件 1.54 mren指令:移动或重命名MS-DOS文件 1.55 mshowfat指令:显示MS-DOS文件的记录 1.56 mtools 指令:显示 mtools 支持的指令 1.57 mtoolstest 指令:测试同时显示mtools的相关设置 1.58 mv 指令:移动或更名现有的文件或目录 1.59 ncftp指令:文件传输 1.60 ncftpget指令:下载文件 1.61 ncftpput指令:上传文件 1.62 od指令:输出文件内容 1.63 paste指令:合并文件的列 1.64 patch指令:修补文件 1.65 rcp指令:远程复制文件或目录 1.66 rhmask指令:产生加密文件 1.67 rm指令:删除文件或目录 1.68 tac指令:反序输出文件 1.69 tar指令:打包同时压缩/解压缩文件 1.70 tee 指令:从标准输入读取数据到标准输出,同时保存为文件 1.71 tftp指令:传输文件 1.72 tmpwatch指令:删除临时文件 1.73 touch指令:更改文件/目录时间 1.74 umask指令:指定在建立文件时权限掩码 1.75 umount指令:卸除文件系统 1.76 unarj指令:解压缩文件 1.77 uncompress指令:解压缩.z文件 1.78 unzip指令:解压缩.zip文件 1.79 uucico指令:.uucp文件传输 1.80 uucp指令:在系统之间传送文件 1.81 uupick指令:处理接收文件 1.82 uuto指令:文件传送到远端主机 1.83 whereis指令:查找文件 1.84 which指令:查找文件 1.85 zip指令:压缩文件 1.86 zipinfo指令:显示压缩文件的信息 第2天 文本编辑指令 2.1 col指令:过滤控制字符 2.2 colrm指令:删除指定的列 2.3 comm指令:比较排序文件 2.4 ed指令:文本编辑器 2.5 egrep指令:输出匹配某种模式的行 2.6 emacs指令:文本编辑器 2.7 ex指令:在Ex模式下启动vim文本编辑器 2.8 expr指令:简单计算器 2.9 fgrep指令:匹配字符串 2.10 fmt指令:编排文本文件 2.11 fold指令:限制文件列宽 2.12 grep指令:匹配搜索 2.13 ispell指令:拼字检查程序 2.14 jed指令:编辑文本文件 2.15 joe指令:编辑文本文件 2.16 join指令:连接两个指定的文件 2.17 look指令:单字查询 2.18 mtype指令:显示MS-DOS文件的内容 2.19 pico指令:编辑文本文件 2.20 rgrep指令:递归查找 2.21 sed指令:利用script命令处理文本文件 2.22 sort指令:将文本文件内容加以排序 2.23 spell指令:拼字检查程序 2.24 tr指令:转换文件中的字符 2.25 uniq指令:检查文件中重复出现的行 2.26 vi指令:文字编辑器 2.27 vim指令:增强型vi文件编辑器 2.28 wc指令:计算字数 第3天 磁盘操作指令 3.1 automount指令:为auto文件系统配置挂载点 3.2 badblocks指令:检查磁盘坏道 3.3 cd指令:切换目录 3.4 cfdisk指令:磁盘分区 3.5 dd指令:转换复制文件 3.6 df指令:磁盘信息 3.7 dirs指令:显示目录信息 3.8 du指令:显示目录或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3.9 edquota 指令:编辑用户或用户组的quota 3.10 eject指令:退出抽取式设备 3.11 e2fsck指令:检查ext2文件系统 3.12 fdformat指令:软盘格式化 3.13 fdisk指令:Linux磁盘分区 3.14 fsck 指令:检查文件系统并修复分区错误 3.15 fsck.ext2指令:检查ext2文件系统 3.16 fsconf指令:设置文件系统相关功能 3.17 hdparm指令:显示和设定硬盘参数 3.18 lndir指令:连接目录内容 3.19 losetup指令:设置循环设备 3.20 ls指令:列出目录内容 3.21 mbadblocks 指令:检查 MS-DOS文件系统的磁盘是否有损坏的磁区 3.22 mcd指令:在MS-DOS文件系统中切换工作目录 3.23 mdeltree指令:删除MS-DOS 目录/文件 3.24 mdu指令:显示MS-DOS目录所占用的磁盘空间 3.25 mformat指令:对MS-DOS文件系统的磁盘进行格式化 3.26 mkbootdisk指令:建立目前系统的启动盘 3.27 mkdir指令:建立目录 3.28 mkdosfs指令:建立MS-DOS文件系统 3.29 mke2fs指令:建立ext2文件系统 3.30 mkfs指令:建立各种文件系统 3.31 mkfs.ext2指令:建立ext2文件系统 3.32 mkfs.msdos 指令:建立 MS-DOS文件系统 3.33 mkinitrd指令:建立要载入ramdisk的映像文件 3.34 mkisofts指令:建立iso 9660映像文件 3.35 mkswap指令:设置交换区 3.36 mlabel 指令:显示/设置 MS-DOS磁盘驱动器的标签名称 3.37 mmd 指令:在MS-DOS 文件系统中建立目录 3.38 mmount指令:挂载MS-DOS文件系统 3.39 mount指令:挂载文件系统 3.40 mpartition指令:建立/删除MS-DOS的分区 3.41 mrd指令:删除MS-DOS文件系统中的目录 3.42 pwd指令:显示工作目录 3.43 quota指令:显示磁盘已使用的空间与限制 3.44 quotacheck 指令:检查磁盘的使用空间与限制 3.45 quotaoff指令:关闭磁盘空间限制 3.46 quotaon指令:开启磁盘空间限制 3.47 repquota指令:检查磁盘空间限制的状态 3.48 restore指令:还原dump操作备份文件 3.49 rmdir指令:删除目录 3.50 sfdisk指令:硬盘分区工具程序 3.51 stat指令:显示inode内容 3.52 swapoff指令:关闭系统交换分区 3.53 swapon指令:启动系统交换分区 3.54 symlinks指令:维护符号链接的工具程序 3.55 symlinks 指令:维护符号链接的工具程序 3.56 tree指令:以树状图显示目录内容 3.57 umount指令:卸除文件系统 第4天 网络通信指令 4.1 apachectl指令:apache HTTP服务器控制接口 4.2 arp指令:地址转换协议 4.3 arping指令:ARP求报文 4.4 arpwatch指令:监听ARP记录 4.5 arptables指令:管理系统的ARP表 4.6 cu指令:主机间通信 4.7 dip指令:IP拨号连接 4.8 dnsconf指令:设置DNS服务器组态 4.9 efax指令:收发传真 4.10 getty指令:设置终端配置 4.11 httpd指令:apache http服务器程序 4.12 ifconfig指令:显示或者配置网络设备 4.13 mesg指令:控制终端的写入 4.14 minicom指令:调制解调器通信程序 4.15 nc指令:设置路由器 4.16 netstat指令:显示网络状态 4.17 newaliases指令:重建别名数据库 4.18 pine指令:处理电子邮件和新闻组 4.19 ping指令:检测主机 4.20 ppp-off指令:关闭ppp连线 4.21 pppsetup指令:设置ppp连线 4.22 pppstats指令:显示ppp连线状态 4.23 samba指令:控制Samba服务端 4.24 sendmail指令:邮件服务器程序 4.25 setserial指令:设置或显示串口的相关信息 4.26 smbclient指令:可存取SMB/CIFS服务器的用户端程序 4.27 smbd指令:Samba服务端 4.28 ssh指令:加密的远程登录工具 4.29 statserial指令:samba服务器程序 4.30 talk指令:与其他用户交谈 4.31 tcpdump指令:倾倒网络传输数据 4.32 telnet指令:远程登录 4.33 testparm 指令:测试 Samba 配置文件 4.34 traceroute指令:显示数据包到主机间的路径 4.35 tty指令:显示标准输入设备名称 4.36 uucp 指令:将特定文件复制到另一个特定系统 4.37 uulog指令:显示uucp记录信息 4.38 uuname指令:显示uucp远端主机 4.39 uustat指令:显示uucp状态 4.40 uux指令:在远端的uucp主机上运行指令 4.41 wall指令:发送信息 4.42 write指令:传送信息 4.43 ytalk指令:与其他用户交谈 第5天 系统管理指令 5.1 adduser指令:增加一个系统用户 5.2 arch指令:输出主机的体系结构 5.3 batch指令:执行批处理指令 5.4 bg指令:将程序放在后台执行 5.5 chfn指令:设置finger信息 5.6 chsh指令:改变登录系统时的shell 5.7 clear指令:清除屏幕信息 5.8 date指令: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 5.9 echo指令:字符串输出 5.10 exit指令:退出shell 5.11 finger指令:查找并显示用户信息 5.12 free指令:显示内存信息 5.13 fwhois指令:显示用户的信息 5.14 gitps指令:显示程序情况 5.15 groupadd指令:创建一个新群组 5.16 groupdel指令:删除一个群组 5.17 groupmod 指令:改变系统群组的属性 5.18 groups指令:查看用户属于哪个组 5.19 halt指令:关闭系统 5.20 help指令:显示shell内建指令的帮助信息 5.21 history指令:显示历史指令 5.22 id 指令:显示用户的ID 以及所属群组的ID 5.23 init指令:开关机设置 5.24 ipcs指令:显示进程间通信的信息 5.25 jobs指令:显示所有后台程序 5.26 kill指令:杀死执行中的进程 5.27 last指令:显示所有登录系统的用户相关信息 5.28 lastb 指令:显示登录系统失败的用户信息 5.29 login指令:登录系统 5.30 logname指令:显示登录账号 5.31 logout指令:退出系统 5.32 logrotate指令:管理log文件 5.33 man指令:帮助手册 5.34 nice指令:设置优先级 5.35 procinfo指令:显示系统状态 5.36 ps指令:报告程序状况 5.37 pstree指令:以树状图显示程序 5.38 reboot指令:重新启动 5.39 renice指令:调整优先级 5.40 rlogin指令:远端登录 5.41 rsh指令:远端登录的shell 5.42 rwho指令:查看系统用户 5.43 screen指令:多重视窗管理程序 5.44 shutdown指令:系统关机 5.45 skill指令:工作行程资讯与管理 5.46 sleep指令:休眠 5.47 su指令:变更用户身份 5.48 sudo指令:以其他身份来执行 5.49 suspend指令:暂停执行shell 5.50 swatch指令:系统监控程序 5.51 tload指令:显示系统负载 5.52 top指令:显示进程信息 5.53 uname指令:显示系统信息 5.54 useradd指令:建立用户账号 5.55 userconf指令:设置用户账号 5.56 userdel指令:删除用户账号 5.57 usermod指令:修改用户账号 5.58 vlock指令:锁定终端 5.59 w指令:显示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 5.60 who指令:显示系统用户信息 5.61 whoami指令:显示用户名 5.62 whois指令:查找用户/域名信息 第6天 系统设置指令 6.1 alias指令:设置指令的别名 6.2 apmd指令:高级电源管理 6.3 aumix指令:设置音效设备 6.4 bind指令:显示或者设置按键组合 6.5 chkconfig指令:设置系统的应用程序 6.6 chroot指令:改变根目录 6.7 clock指令:系统RTC时间设置 6.8 crontab指令:设置计时器 6.9 declare指令:声明 shell 变量 6.10 depmod指令:模块关系 6.11 dircolors指令:ls指令对应的显示颜色设置 6.12 dmesg指令:显示内核信息 6.13 enable指令:激活或关闭shell内建指令 6.14 eval指令:执行多个指令 6.15 export指令:设置或显示环境变量 6.16 fbset指令:设置帧缓冲区 6.17 grpconv指令:开启群组的投影密码 6.18 grpunconv 指令:关闭群组的投影密码 6.19 hwclock指令:显示与设定硬件时钟(rtc) 6.20 insmod指令:载入模块 6.21 kbdconfig指令:设置键盘类型 6.22 lilo指令:引导安装程序 6.23 liloconfig指令:设置程序的载入 6.24 lsmod 指令:显示Linux内核的模块信息 6.25 minfo指令:显示MS-DOS文件系统的各项参数 6.26 mkkickstart 指令:建立安装的组态文件 6.27 modinfo指令:显示内核信息 6.28 modprobe 指令:自动处理可载入模块 6.29 moouseconfig指令:设置鼠标相关参数 6.30 ntsysv指令:设置系统的各种服务 6.31 passwd指令:设置密码 6.32 pwconv指令:开启用户的投影密码 6.33 pwunconv 指令:关闭用户的投影密码 6.34 rdate 指令:显示其他主机的日期与时间 6.35 reset指令:设置终端机状态 6.36 resize指令:设置终端机视窗的大小 6.37 rmmod指令:删除模块 6.38 rpm指令:管理RPM包 6.39 set指令:设置shell 6.40 setconsole指令:设置系统终端 6.41 setenv指令:查询或显示环境变量 6.42 setup指令:设置公用程序 6.43 sndconfig指令:设置声卡 6.44 timeconfig指令:设置时区 6.45 ulimit指令:控制shell程序的资源 6.46 unalias指令:删除别名 6.47 unset指令:删除变量或函数 6.48 up2date指令:更新Linux系统 6.49 vmstat指令:显示虚拟内存空间 第7天 其他常见指令 7.1 as指令:标准GNU汇编程序 7.2 autoconf指令:产生配置脚本 7.3 autoheader指令:为configure产生模板头文件 7.4 autoreconf指令:更新已经生成的配置文件 7.5 autoscan指令:生成configure.in模板文件 7.6 autoupdate 指令:更新 configure.in文件 7.7 gcc指令:GNU的C和C++编译器 7.8 gdb指令:GNU调试器 7.9 gdbserver指令:远端GNU服务器 7.10 ld指令:链接目标文件和库文件 7.11 make指令:编译内核或模块 7.12 nm指令:显示目标文件中的符号 7.13 startx指令:启动x-Windows图形界面 7.14 xhost指令:设置X服务器的访问权限 7.15 xinit指令:启动x-Windows 7.16 xlsclients 指令:显示正在运行的 X程序 7.17 xlsfonts指令:显示目前X服务器可使用的字体 7.18 xset指令:设置x-Windows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小哭包

创作不易,给作者加个鸡腿吧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