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能自控,滥用酒精与药品,摄入过量食物,嗜酒与赌博,等等,不良习惯。
想到却做不到,没有毅力,不能坚持,缺少执行力,知行不能合一,等等,理性不能控制自己。
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和理性的一面,理性的思维一般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法战胜自己感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但就是做不到。也知道什么是不好的,却无法摆脱它。
从心理学或是基因科学方面的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的大脑其实有两个实体存在(参考《mean genes》:
一个是情绪部分的组织,控制情绪和条件反射的,是远古就漫长进化的;
一个是理性部分的组织,大脑皮层是较近时代才进化的,管理高级认知;
人类的高级认知模块是在相对较近的进化年代出现的,然而原始的情感和条件反射模块却在千万年的进化长河中忠实地保护着我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努力繁衍后代。也可以这么说,理智与情感打起架来,情感总是占上风。如果通过不懈的努力与锻炼,你的理智能轻易战胜情感,那你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通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认知人的局限,各种陋习或是恶的一面,以及知行不能合一,大家可以看刘未鹏的博客,写得很好。
下面是我从他的博客中摘出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常说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的负性条件反射也远远更持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亲身经历了就一定明白吗?
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系统的认知偏见:我们经常对事物作出错误的解释和归因
人脑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
这会导致:
偏见, 立场,选择性关注,也就是说,不理性
其实还是有好处,是基于生活经验积累,减少CPU运算
【评论】
这是功能,而不是缺陷(It's a feature, not a bug.)
我们的先验知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黑暗的氛围下我们应该休息了。
结果,困扰我多久的很晚睡觉问题,轻易解决了 (!!! 好例子 )
【思考】
关灯睡觉,那还是趋从于直觉,而非理性占胜,可能不一定持久(比如开灯就睡不着了 )
能否用理性取代或是训练了情感(开着灯可以睡,早上不开灯也能醒)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和别人作斗争,而是和自己作斗争。
【评论】
--GTD的原理正是如此:通过提供不断的进展,让执行者意识到事情正在朝向完成不断迈进,这种正面趋势所带来的积极情感能够进一步激励个体把事情执行到底。
--总之我们发明各种认知方法来“诱使”或“要挟”我们的情绪大脑同意去执行一件事情:我们向朋友承诺我们要做的事情,于是我们的情绪大脑会迫于信誉受损的压力而去主动完成这件事情
--最后,经常动用理性思考也能够锻炼理性大脑的“实力”,在更多的决策场合获得压倒性优势
知识这个词,被用的太滥了。一般人们所指的知识,只是一些僵死的语言沉淀。这些东西被人背下来了,就叫记忆;被理解了,叫作认识;去应用了,变成技能;能重新构造,加到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世界的模型框架之中的,就上升到哲学
有情绪冲动才是好事,才有激情,伟人都有冲动。最好是冲动与理智的完美结合
哥德尔已经证明逻辑也是不完备的,所以纯粹理性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情绪大脑和理性大脑,是不是就是本我和自我
【思考】
心理学可以解决什么或了解到什么?
认知的过程?
控制情绪?
了解决策与判断的过程?
知识的诅咒,思维的牢笼,情绪的牢笼
【思考】说到现在流行的人性分析学,老虎、孔雀、猫头鹰、考拉,然后学会与这些人和平相处,很象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从而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佛教的觉知与平等心,那就是疏导情绪的方式了,在上一篇博文--“如何摆脱痛苦”中有讲。
【知行合一】
当前只是认识到理性控制比较难,还没开始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