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配置详解

http://my.oschina.net/u/574049/blog/62076

Redis和Memcached类似,但其断电后数据仍然能得到保存,功能也更丰富.

#安装
cd /usr/local/
wget http://redis.googlecode.com/files/redis-1.2.6.tar.gz
tar zxvf redis-1.2.6.tar.gz 
mv redis-1.2.6 redis
cd redis
./make
#make命令执行完成后,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本个可执行文件,如下:
#redis-server:Redis服务器的daemon启动程序
#redis-cli:Redis命令行操作工具。当然,你也可以用telnet根据其纯文本协议来操作
#redis-benchmark:Redis性能测试工具,测试Redis在你的系统及你的配置下的读写性能
#redis-stat:Redis状态检测工具,可以检测Redis当前状态参数及延迟状况 
 
#修改配置
vi redis.conf
daemonize yes #默认是no,改为yes让其后台运行.
 
#配置的一些基本说明
daemonize:#是否以后台daemon方式运行
pidfile:#pid文件位置
port:#监听的端口号
timeout:#请求超时时间
loglevel:#log信息级别
logfile:#log文件位置
databases:#开启数据库的数量
save * *:#保存快照的频率,第一个*表示多长时间,第三个*表示执行多少次写操作。在一定时间内执行一定数量的写操作时,自动保存快照。可设置多个条件。
rdbcompression:#是否使用压缩
dbfilename:#数据快照文件名(只是文件名,不包括目录)
dir:#数据快照的保存目录(这个是目录)
appendonly:#是否开启appendonlylog,开启的话每次写操作会记一条log,这会提高数据抗风险能力,但影响效率。
appendfsync:#appendonlylog如何同步到磁盘(三个选项,分别是每次写都强制调用fsync、每秒启用一次fsync、不调用fsync等待系统自己同步)
 
#启动
./redis-server redis.conf
 
#操作
./redis-cli 
redis> set key1 value1
OK
redis> get key1

 


//redis.conf配置选项如下
daemonize 是否以后台进程运行,默认为no
pidfile 如以后台进程运行,则需指定一个pid,默认为/var/run/redis.pid
bind 绑定主机IP,默认值为127.0.0.1(注释)
port 监听端口,默认为6379
timeout 超时时间,默认为300(秒)
loglevel 日志记录等级,有4个可选值,debug,verbose(默认值),notice,warning
logfile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值为stdout
databases 可用数据库数,默认值为16,默认数据库为0
save <seconds> <changes> 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900秒(15分钟)内至少有1个key被改变
save 300 10  300秒(5分钟)内至少有300个key被改变
save 60 10000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key被改变
rdbcompression 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
dbfilename 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ir 本地数据库存放路径,默认值为 ./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IP及端口(注释)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连接密码(注释)
requirepass 连接密码(注释)
maxclients 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不限制(注释)
maxmemory <bytes> 设置最大内存,达到最大内存设置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后,任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注释)
appendonly 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值为no
appendfilename 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值为appendonly.aof(注释)
appendfsync 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默认值)。
vm-enabled 是否使用虚拟内存,默认值为no
vm-swap-file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max-memory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Redis官方文档对VM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当你的key很小而value很大时,使用VM的效果会比较好.因为这样节约的内存比较大.
当你的key不小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非常方法将很大的key变成很大的value,比如你可以考虑将key,value组合成一个新的value.
最好使用linux ext3 等对稀疏文件支持比较好的文件系统保存你的swap文件.
vm- max-threads这个参数,可以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设置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但是对数据完整性有很好的保证.有了VM功能,Redis终于摆脱了受内存容量限制的噩梦了,似乎我们可以称其为 Redis数据库了,我们还可以想象又有多少新的用法可以产生.当然,希望这一功能不会对Redis原有的非常牛B的内存存储性能有所影响.

Virtual Memory User Guide http://code.google.com/p/redis/wiki/VirtualMemoryUserGuide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Java2King/archive/2010/07/22/5754476.aspx

 

 

Redis配置主从服务器2010-03-17 10:40
redis配置主从服务器

Redis主从服务器的搭建很简单,只要少许配置即可,为了演示的方便,我们就在一台服务器上配置:

前提是你已经有了一台Redis服务器,如果没有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安装。下面看看如何配置从服务器:

假设主服务器的配置文件是:/etc/redis.conf,我们复制一份作为从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cp /etc/redis.conf /etc/redis_slave.conf

并作修改:

# vi /etc/redis_slave.conf
port 6380
dbfilename dump_slave.rdb
slaveof 127.0.0.1 6379

主服务器的端口使用的是缺省的6379,从服务器的端口我们设置成6380。

然后插入一些测试数据:

redis-benchmark

由于我们没有设定任何参数,所以使用的是缺省端口(6379),在本例中就是主服务器。

然后启动从服务器:

redis-server /etc/redis_slave.conf

确认一下是否都正常启动了:

ps -ef | grep redis

进入数据目录,查一下数据文件的散列:

md5sum *.rdb

你会发现数据文件散列都一样,自动同步了。

然后我们关闭一下从服务器(不关也行,我就是为了告诉你如何正确关闭redis服务器):

redis-cli -p 6380 shutdown

接着再往主服务器上写入测试数据:

redis-benchmark -l

这会循环插入测试数据,数据量的大小取决于时间的长短,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按ctrl+c停止。

如果从服务器没有启动的话,接着再重新启动从服务器:

redis-server /etc/redis_slave.conf

通过观察文件大小你会发现数据会自动同步,如果没有重启动从服务器,那么数据文件的md5sum散列值可能不同,这是正常的,不要紧。

在操作过程中,有时候你会发现主从服务器的数据文件大小不一样,一般来说也不是问题,因为redis是异步写入磁盘的,此时可能有部分数据还在内存中,没有同步到磁盘,所以文件大小略显不同,可以分别在主从服务器上执行:

redis-cli save(redis-cli -p 6380 save)

这条命令强制同步到磁盘,再看大小就应该一样了。

配置文件redis.conf里有一部分和save相关的参数,缺省如下:

# Save the DB on disk:
#
#   save <seconds> <changes>
#
#   Will save the DB if both the given number of seconds and the given
#   number of write operations against the DB occurred.
#
#   In the example below the behaviour will be to save:
#   after 900 sec (15 min) if at least 1 key changed
#   after 300 sec (5 min) if at least 10 keys changed
#   after 60 sec if at least 10000 keys changed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在主服务器上,我们可以去掉上面的设置,改成类似下面的设置(只要参数值够大即可):

save 10000000000 10000000000

如此一来主服务器变成一个完全的内存服务器,所有的操作都在内存里完成,“永远”不会再往磁盘上持久化保存数据,异步的也没有。持久化则通过从服务器来完成,这样在操作主服务器的时候效率会更高。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方法不适合保存关键数据,否则一旦主服务器挂掉,如果你头脑一热简单的重启服务,那么从服务器的数据也会跟着消失,此时,必须拷贝一份备份数据到主服务器,然后再重启服务才可以,数据的恢复稍显麻烦。

从服务器也可以通过设置这个参数来调整从内存同步到磁盘的频率。

利用主从服务器备份

可以利用主从服务器的方便性来备份,专门做一台从服务器用于备份功能,当需要备份的时候,在从服务器上执行下列命令:

redis-cli save
redis-cli shutdown

然后拷贝数据目录下的rdb文件即可。

另:官方文档介绍不使用主从,直接在服务器上cp就可以,不过感觉利用从服务器备份对线上服务器影响更小些。

总结

如果你以前做过MySQL主从服务器的话,两相对比,你会发现Redis主从服务器不用做前期的数据同步,设置好了从服务器,简单启动就OK了。至于Redis主从怎么用,是备份也好,读写分离也好,就看你的想象力了。

转至:http://hi.baidu.com/thinkinginlamp/blog/item/e78f9c82403d01b56c8119a5.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