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变配电站依赖人工定期巡检与分散独立的子系统管理,存在三大核心痛点:隐患发现滞后(如内部故障、过热)、故障响应迟缓(定位难、处理慢)、安全风险不可控(火灾、设备损坏、非法入侵)。变配电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通过深度集成与集中管控,构建起覆盖“设备-环境-安防-消防-辅助”的全方位实时感知网络,彻底改变被动运维模式。
一、 核心监测功能:无死角的数据采集
1. 变压器全方位健康诊断:
红外热成像测温: 利用固定式或轨道式红外热像仪,周期性或实时扫描变压器 本体、套管、油枕、散热器、高低压引线接头、刀闸触头 等关键部位。生成温度分布热图,自动识别并报警 过热点(如接触不良、负载不平衡、散热异常),定位精度高。
2. 电缆运行状态实时掌控:
电缆接头/本体温度监测: 在电缆接头处及易发热点安装光纤测温或无线测温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变化,预防因 接触电阻增大、过载 导致的接头熔毁或绝缘老化。
3. 环境与安全综合监控:
环境参数:
温湿度: 监测站内各区域温湿度,影响设备绝缘性能及凝露风险。
水浸: 在电缆沟、设备室低洼处安装传感器,及时报警漏水、渗水。
SF6气体泄漏监测(O2含量或SF6浓度): 针对GIS开关室,实时监测SF6气体浓度或氧气含量,超标立即报警,防止窒息风险及设备绝缘失效。
有害气体(可选): 如臭氧(O3)、一氧化碳(CO)监测。
视频监控:
高清摄像头覆盖 设备区、开关室、主控室、出入口、通道、围墙周界。支持实时查看、录像回放、移动侦测、越界报警、智能分析(如烟火识别、人员入侵、安全帽佩戴识别)。
门禁管理:
对主要出入口、设备室、主控室等安装电子门锁(刷卡、密码、指纹、人脸识别),记录人员进出信息,实现权限分级管理,防止未授权进入。
安全防范:
安装 红外对射、震动光纤、电子围栏 等周界入侵报警装置,联动视频抓拍和声光报警。
火灾消防:
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含吸气式)覆盖全站。火警信号实时上传平台,声光报警。
通风控制:
监测风机运行状态、启停次数、故障信号。可定时启停、温湿度控制启停、SF6报警联动强排风、远程手动控制。
照明控制:
监测照明回路状态。实现定时开关、远程控制、与门禁/红外感应联动(人员进入自动开灯)。
二、 系统核心平台:集中管控与智能分析
所有子系统的海量数据通过工业总线或网络统一接入 中央监控平台,实现:
1、一体化展示:
以变电站三维实景、平面图为背景,分层、分区展示所有监测点实时数据、状态、视频画面。
2、智能告警中心:
分级告警: 按严重程度划分报警级别(如预警、一般告警、严重告警、事故)。
精准定位: 报警时自动弹出关联画面(视频、位置图),清晰指示故障点。
多方式推送: 支持平台弹窗、声光报警、短信、APP推送、电话通知。
联动处置: 预设报警联动策略(如SF6泄漏->强启通风+声光报警+短信通知)。
3、远程控制:
授权人员可在平台远程操作:启停风机/照明、开关门禁、预置位调用摄像头、确认/复位报警。
4、历史数据管理:
长期存储所有监测数据、告警记录、操作日志。支持按时间、设备、类型等条件快速查询。
三、 为用户带来的切实价值
1. 本质安全提升:
主动防御: 提前数天甚至数周预警变压器内部故障(油色谱、局放)、电缆过热(温度监测)、设备过热(红外),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风险闭环: 实时掌控SF6泄漏、水浸、火灾风险,并自动联动处置(通风、报警、灭火)。
立体安防: 视频+门禁+周界报警+智能分析,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安全屏障,有效防范非法入侵、误操作、破坏行为。
2. 运维模式变革:
无人/少人值守: 大幅减少现场人工巡检频次和驻站人员需求,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精准运维: 故障告警精准定位,缩短故障查找时间(从小时级降至分钟级)。基于设备状态数据(趋势分析、健康评估)实施 预测性维护,变“坏了再修”为“该修才修”,优化检修计划,减少非计划停电。
高效协同: 集中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运行、检修、安监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处置。
3. 经济效益显著:
降本: 节约人工巡检成本、减少非必要停电损失。预防性维护避免重大设备损坏(如变压器烧毁)带来的巨额更换费用(可达数百万)。
增效: 提高运维效率,释放人力资源。优化通风、照明等辅助设备运行策略,降低站房能耗。
延寿: 通过早期干预和科学维护,有效延长主设备(变压器、GIS)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