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磅:让大脑再度夺回身体控制权!科学家发明脑脊接口设备,能解码大脑信号,传递给下肢神经,让瘫痪者再次自主控制行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674e4360bfb158f73ab5fc697698d322.png

f961d1f9b5f834dbb66fa224410dea63.png

瘫痪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这可能意味着无法再次依靠自己的双腿行走,但近些年来已经发展出了硬膜外刺激这样的技术,可以通过外源电刺激激活背根神经元,结合康复训练帮助瘫痪者取回行走能力

今天,该团队再次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让技术再上一层。与之前不同,对背根神经元的刺激不再是固定的程序,而是通过脑脊接口(BSI)实现了对大脑指挥意图的解码-输出,也就是说志愿者能够真正意义上以自己的意愿操纵双腿行走

脑脊接口构建的联系校准速度快且稳定,志愿者能够相对容易地站立、行走、爬楼梯以及穿过复杂地形。在经过一定时长的训练之后,志愿者能够在脑脊接口关闭的情况下自行依靠拐杖行走,相关神经功能得到了恢复。

c860e2a7602e4e59ee2842939e7b3a5d.png

看媒体指数是相当受关注啊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整个系统的组成。

全套脑脊接口包括两个完全植入的部分。大脑的部分通过两个8x8的网格电极监测来自感觉运动皮层的皮质电图信号(ECoG),电极嵌入在钛金属外壳内,厚度与颅骨相同,植入完成后外观与正常人无异。

外置的两处天线分别为植入设备供电和实时将ECoG信号传输到背负的便携基站进行处理。解码的信号转换为刺激信号,输送到植入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发生器上,这个设备基本与为帕金森患者提供深脑电刺激的设备一致。设备延迟在100ms左右。

0c3ff68d1e5f235b92989b6398e3b604.png

脑脊接口结构

脑脊接口使用起来校准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志愿者测试抬脚,只需五分钟,就能在脑脊接口的辅助下持续控制髋屈肌活动,肌肉活动增加了5倍。

在行走测试中,脑脊接口也表现良好,设备开启时志愿者能够在拐杖的辅助下自如控制行走和停止,也不损害平衡能力。

与单独电刺激相比,使用脑脊接口志愿者的步态特征明显更接近健康人

80ecc759c6040096568d905c014225b9.png

脑脊接口能恢复志愿者的行走能力

这项研究的志愿者已经参加过之前的前置试验(STIMO),当时虽然也能行走,但是只能在平地上走路。在脑脊接口的辅助下,他能够轻松地攀爬斜坡、爬楼梯以及穿越有障碍物的复杂地形。

志愿者的神经恢复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在40次神经康复训练之后,志愿者的独立行走能力有了显著的改善,WISC II评分从未参加任何试验时的6分增加到了16分。

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也相当不错,完成训练1年之后,仍能够保持有效。

d101102bfa2b20ae55267c3f64e737e0.png

参与者能够在脑脊接口的帮助下爬楼梯了

2a9f56c00c68627aaa63995a29fed9b8.png

两次临床试验前后下肢运动评分的变化

行走能力的改善切实地提升了志愿者的生活质量,他能够再次在房子周围独立行走,自如上下车,和朋友们一起站着喝酒了。

为了方便志愿者自己操作,研究者们也制作了脑脊接口操纵的家庭版本,使用触摸屏界面,让志愿者能够自己设定刺激程序,全程操作不超过5分钟。这样他就能自己更改设定,使用脑脊接口做康复训练或者辅助日常生活了。

脑脊接口无疑能够大幅度改善瘫痪者的生活质量,但它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例如设备还需要进一步小型化,通信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强,植入的感染风险还需要多注意,以及目前它只能解决行走相关问题,而下肢神经参与的更多排泄等问题让技术还有更大研究空间。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094-5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1728-0

cf378339413971b22b88b30a36f6367a.gif

4d7e81f6470cd09d7bd15ae7195ae696.jpeg

本文作者丨代丝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