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存模型由来
1)内存模型可以抽象为在特定的操作协议,对特定的内存或高速缓存进行读写访问的过程抽象
2)JMM作用:屏蔽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以实现让Java程序在各种平台下都能达到一致的内存访问效果;
3)JMM目的:定义程序中各种变量(共享变量)的访问规则,即关注在虚拟机中把变量值存储到内存和从内存中取出变量值这样的底层细节;
4)JMM是围绕着在并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这个三个特征建立的;
1、多任务处理的必要性
1)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它的存储和通信子系统的速度差距太大,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磁盘I/O、网络通信或者数据库访问上。
2)存在一个服务端要同时对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的需求。
2、提升性能的方式
2.1、高速缓存——缓存一致性问题
1)为了弥补存储设备与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有着几个数量级的差距,现代计算机系统会加入一层或多层读写速度尽可能接近处理器运算速度的高速缓存(Cache)来作为内存与处理器之间的缓冲;
2)高速缓存运行过程:将运算需要使用的数据复制到缓存中,让运算能快速进行,当运算结束后再从缓存同步回内存之中,这样处理器就无须等待缓慢的内存读写了。
3)缓存一致性:多路处理器系统中,每个处理器都有自己的高速缓存,同时又共享同一主存;当多个处理器的运算任务都涉及同一个块主存区域时,可能产生各自的缓存数据不一致;
2.2、处理器优化
1)为了使处理器内部的运算单元能尽量被充分利用,处理器可能会对输入代码进行乱序执行(Out-Of-Order Execution)优化。
2)处理器会在计算之后将乱序执行的结果重组,保证该结果与顺序执行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并不保证程序中各个语句计算的先后顺序与输入代码中的顺序一致
2.3、JIT——指令重排
二、JMM规定
1、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Main Memory)中;
2、每条线程都有自己私有的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类似高速缓存,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保存了被该线程使用的变量的主内存副本;
3、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读/写)动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内存中进行,不能直接读写主内存中的数据;
4、不同线程之间无法直接访问对方工作内存中的变量,需要通过主内存间接实现;
5、Java堆、栈、方法区等是Java定义的逻辑概念,在物理内存架构中没有这些概念;
三、内存间交互操作(线程间通信)
1、要解决缓存一致性的问题,则要规定各处理器访问缓存时遵循一些交互协议;
2、JMM定义了以下8中操作,实现主内存和工作内存之间的交互协议,所有的操作必须是原子性的;
1)lock(锁定):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变量标识为一条线程独占的状态;
2)unlock(解锁):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将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
3)read(读取):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将一个变量的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以便随后的load操作使用;
4)load(载入):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read操作从主内存中得到的变量值放入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中;
5)use(使用):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递给执行引擎;
6)assign(赋值):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的值赋给工作内存的变量;
7)store(存储):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递到主内存中,以便随后的write操作使用;
8)write(写入):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store操作从工作内存中得到的变量的值放入主内存中的变量中;
3、JMM关于8种操作的规定:
1)read和load操作;store和write操作必须按照顺序执行,但无需连续执行;
2)read和load,store和write操作不能单独出现;
3)不允许一个线程丢弃它最近的assign操作,即变量在工作内存中改变了之后必须把该变化同步回主内存;
4)不允许一个线程不通过assign操作,就把数据从线程的工作内存同步回主内存中;
5)一个新的变量只能在主内存中“诞生”,不允许在工作内存中直接使用一个未被初始化的变量;
6)一个变量在同一个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对其进行lock操作;
7)对变量执行lock操作,会清空工作内存中此变量的值,在执行引擎使用这个变量前,需要重新执行load或assign操作初始化变量的值;
8)unlock操作只能作用在本线程中被lock操作锁定的变量;
9)对一个变量执行unlock操作之前,必须先把此变量同步回主内存中;
四、volatile变量
1、最轻量级的同步机制
2、保证了被volatile修饰的变量对所有线程的可见性,即当一条线程修改了这个变量的值,新值对于其他线程来说是可以立即得知的,通过在变量修改时,内部执行类似store和write操作实现可见性;
3、保证了volatile修饰的变量在各个线程中都是一致的;
4、volatile变量可以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即保证了线程之间操作的有序性,实质是在代码中插入众多内存屏障实现有序性;
5、JMM对volatile变量的规定:
1)前一个动作是load,才能对变量使用use操作,保证每次使用volatile变量前都必须从主内存刷新最新的值;
2)执行了assign操作后,后一个动作必须是store,保证每次修改volatile变量后动必须立刻同步回主内存中;
五、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1、原子性
1)由JMM来直接保证的原子性变量操作包括read、load、assign、use、store和write这六个。
2)代码块的原子性可使用synchronized块保证;
2、可见性
1)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时,其他线程能够立即得知这个修改。
2)JMM是通过在变量修改后将新值同步回主内存,在变量读取前从主内存刷新变量值这种依赖主内存作为传递媒介的方式来实现可见性的。
3)volatile保证变量的可见性;synchronized保证同步块的可见性;
final保证变量的可见性;
3、有序性
1)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序,保证线程之间操作的有序性;
2)synchronized通过“一个变量在同一个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对其进行lock操作”,决定持有同一个锁的两个同步块只能串行地进入,保证线程之前操作的有序性;
4、Happens-Before(先行发生原则)
1)作用:隐式地完成部分有序性的判断;无需所有的场景都靠volatile和synchronized来保证有序性;
2)先行发生:前一个操作之所先发生,是由于该操作产生的影响能被后一个操作开始前观察到,后一个操作依赖前一个操作;
3)若两个操作不满足先行发生的规则,则虚拟机可以对其进行任意重排序;
- 4)Happens-Before规则
- 程序次序规则:在一个线程内,按照控制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
- 管程锁定规则: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
- 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
-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 线程终止规则:线程中的所有操作都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终止检测;
- 线程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
- 对象终结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 传递性: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B先行发生于操作C,那就可以得出
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