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地图感受论
如果说精致的地图是一件艺术品,相信大家并不会对此反驳。地图感受论和地图空间认知论算是地图理论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基本理论。但凡涉及到"人",都会带有很多的“主观性”,也可以说是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像艺术本身一样,本就包含了很多“人”的因素。然而,地图能够传承至今并不断发展,靠的不仅仅是艺术性。地图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品,它要有自己的实用性,因此地图设计本身就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所以说,在地图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其科学性对艺术性进行限制。
回归文章的主题,地图感受论,它就是保证地图设计的科学性,为我们提供地图设计理论依据的。
地图感受论从地图使用者对地图图形的视觉感受特点出发,通过物理——心理——生理学的方法对地图怎样进行设计才能为地图读者所接受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改进地图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地图信息的传输效率,研究什么样的地图图形能更好地发挥地图内容的各种功能和作用。——《理论地图学》王家耀,陈毓芬
可以说地图感受论是地图学和心理学的结合,而地图的视觉感受实验是采用心物学的方法,寻求各种制图对象的刺激与视觉反应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地图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地图感受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的视觉感受生理机能、视觉感受过程、视觉感受心理因素、视觉变量以及视觉感受效果等。
二、视觉感受生理机能
- 视力敏锐度:人眼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低于此阈值,人眼就不能分辨图形中的细节了
- 反差敏感度:当物体和背景间的反差小于
2%
时,正常眼睛已经看不出图形之间的差别了,用于测定图形的可辨别性 - 眼睛的运动反应:根据眼睛运动,发现人们读图时,什么更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寻找出那个“吸睛点”
实验表明,吸睛点是那些图形黑度值下降大的地方,如结点、转角、线划的分叉处和拐点等,例如,观察三角点及与之类似的符号时,视力停留在三角形顶点的时间为0.2~0.6秒,而停在边上的时间为0.05~0.15秒。——《理论地图学》王家耀,陈毓芬
三、视觉感受心理因素
一幅地图上,信息容量十分庞大,而用来描述地理空间信息的符号类型,以及表现方式繁多。那么,面对一张承载这么复杂表示系统的优秀地图,作为读图者的我们为什么很少感到杂乱无章,甚至“扎眼”呢?仿佛我们在读图的时候,非目标的地图信息能够自然退出视线,尽量排除了对我们的干扰。比如,地图中的地名注记,虽然它丢弃压盖或者切断不少地物,但是你会感到它多余吗?我们在读地形图时你会感觉到等高线的干扰吗?其实,除了习惯之外,这里面也有视觉感受心理因素的作用。
1. 轮廓与主观轮廓
2. 视错觉
- 形象错觉:对比错觉、方向错觉
- 色彩错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
3. 目标与背景
人的潜在行为就是把视域分为两类:图形和背景,其中图形是指比较重要的区域,背景是次要对象。图形设计要达到用图者能够迅速地从众多的要素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内容,而其他要素则自然地形成背景,它们对目标图形不会产生干扰。以下四个法则有利于人们对视域形成图形和背景的区分:
(1)相似法则
在知觉场中有多种刺激物同时存在时,各种刺激物之间在某方面的特征(比如大小颜色形状等)如有相似之处,在知觉上即倾向于将之归属于一类。
这种按照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知觉经验的心理倾向,称为相似法则。
对相似法则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把用有相似特征的图形符号,表示某一族,某一类事物。
(2)接近法则
在地图符号设计中,接近法则十分重要,面状符号中小符号的间隔不赢过大,否则会分散面状符号的视觉注意力,点虚线符号的空白不宜大,不然就会失去连续感,破坏现状符号特征,造成读图困难。
(3)闭合法则
在地图符号设计中闭合法则体现在地图上具有边界线的小面积图形显得格外清晰,即使其处于干扰较为严重的区域中也是这样。这个特点对我们在地图,特别是专题地图上设计区域符号十分有利。
(4)连续法则
此“连续”并不一定是真的连续,仅仅是感觉上的心理上的“连续”。比如,虽然客观上简短,但是它的像素之间充分接近,而形成“主观轮廓”,此时也被认为是连续。
这个原则使我们在读图时能够从复杂交错的图形中提取出我们所要识别的制图对象。因此,我们在阅读等高线地图上的其他要素符号时并未感到等高线的干扰,在阅读被地图注记压盖的线状要素如道路、河流时,也不会感到道路或河流时间断的。
4. 知觉的恒常性
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呢?从字面上来看,应该是某种对事物的感知保持不变的一种心理特性。扒了好多定义,感觉百度百科上面的这个例子比较好理解:
周围的世界在不停的变化,它向我们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的改变。我们看到的事物有时离我们近,有时离我们远;有时在我们正前方,有时在我们两侧;有时在阳光下,有时又处于阴影中。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知觉恒常性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对事物的正确知觉。
- 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四、视觉变量和视觉感受效果
1. 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就是视觉能感知出差别的量。传统的视觉变量有形状
、尺寸
、方向
、亮度
、密度
和色彩
等6种变量
2. 视觉感受效果
视觉变量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感受效果,主要有整体感
、等级感
、数量感
、质量感
、动态感
和立体感
等6种感受效果
Reference:
- 《理论地图学》王家耀,陈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