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帧的说明

I帧:

帧内编码帧,I帧表示关键帧,你可以理解为这一帧画面的完整保留;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包含完整画面),一个GOP中,I帧是编解码的起点,有效防止帧间预测误差累计扩散。

 

I帧特点:

1.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它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H.26L压缩编码及传输(效果全面超越JPEG,逼近甚至超过JPEG2000);

2.解码时仅用I帧的数据就可重构完整图像;

3.I帧描述了图像背景和运动主体的详情;

4.I帧不需要参考其他画面而生成;

5.I帧是P帧和B帧的参考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同组中以后各帧的质量);

6.I帧是帧组GOP的基础帧(第一帧),在一组中只有一个I帧;

7.I帧不需要考虑运动矢量;

8.I帧所占数据的信息量比较大。

 

P帧:

前向预测编码帧,使用视频序列一个时间方向上的相关性进行压缩。P帧表示的是这一帧跟之前的帧的差别,P帧可以作为后续图像编码时的参考帧。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也就是差别帧,P帧没有完整画面数据,只有与前一帧的画面差别的数据,因此解码要使用参考图像的像素值)。

 

P帧的预测与重构:

P帧是以I帧为参考帧,在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和运动矢量,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在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从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并与差值相加以得到P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P帧。

P帧特点:

1.P帧是I帧后面相隔1~2帧的编码帧;

2.P帧采用运动补偿的方法传送它与前面的I或P帧的差值及运动矢量(预测误差);

3.解码时必须将I帧中的预测值与预测误差求和后才能重构完整的P帧图像;

4.P帧属于前向预测的帧间编码。它只参考前面最靠近它的I帧或P帧;

5.P帧可以是其后面P帧的参考帧,也可以是其前后的B帧的参考帧;

6.由于P帧是参考帧,它可能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7.由于是差值传送,P帧的压缩比较高。

 

B帧:

双向预测内插编码帧,利用视频序列两个时间方向上的相关性进行压缩,由于B帧的编解码顺序打乱了视频图像的自然顺序,因此B帧不用作参考帧。B帧是双向差别帧,也就是B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换言之,要解码B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B帧压缩率高,但是解码时CPU会比较累。

 

B帧的预测与重构

B帧以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为参考帧,“找出”B帧“某点”的预测值和两个运动矢量,并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传送。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在两个参考帧中“找出(算出)”预测值并与差值求和,得到B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B帧。

B帧特点

1.B帧是由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来进行预测的;

2.B帧传送的是它与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之间的预测误差及运动矢量;

3.B帧是双向预测编码帧;

4.B帧压缩比最高,因为它只反映丙参考帧间运动主体的变化情况,预测比较准确;

5.B帧不是参考帧,不会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注:I、B、P各帧是根据压缩算法的需要,是人为定义的,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帧。一般来说,I帧的压缩率是7(跟JPG差不多),P帧是20,B帧可以达到50。可见使用B帧能节省大量空间,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用来保存多一些I帧,这样在相同码率下,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

转自:http://www.voidcn.com/blog/lcalqf/article/p-6260789.html

  • 1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下面是使用 MATLAB 实现三校核的示例代码: ```matlab % 三校核示例代码 clear;clc; % 发送数据 dat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发送数据 n = length(data); % 数据长度 m = 3; % 数 len = n/m; % 每的数据长度 % 生成校验码 code = zeros(1, m); % 存储校验码 for i = 1:m frame = data((i-1)*len+1:i*len); % 取出一数据 code(i) = bitxor(frame); % 计算校验码 end % 发送数据和校验码 send = [data code]; % 发送的数据 fprintf("发送数据和校验码为: %s\n", mat2str(send)); % 接收数据 recv = send; % 假设接收到了正确的数据 recv_data = recv(1:n); % 接收到的数据 recv_code = recv(n+1:end); % 接收到的校验码 % 计算校验码并比较 recv_code_calc = zeros(1, m); % 存储接收到的校验码 for i = 1:m frame = recv_data((i-1)*len+1:i*len); % 取出一数据 recv_code_calc(i) = bitxor(frame); % 计算校验码 end % 比较校验码是否相等 if isequal(recv_code, recv_code_calc) fprintf("数据传输正确!\n"); else fprintf("数据传输错误!\n"); end ``` 以上代码实现了对一个长度为20的数据进行三校核。首先将数据分成三个连续的,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的校验码,将数据和校验码一起发送。接收端接收到数据之后,将数据分成三个,分别计算每个的校验码,并和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说明数据传输正确,否则就说明数据传输错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