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终端中用到的GNSS系统,兼谈卫通天线的寻星(一)

我们都知道,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定位、导航和授时,也就是常说的PNT:

  • Positioning(定位)

  • Navigation(导航)

  • Timing(授时)

那么,在卫星通信终端里,GNSS的哪些功能得到了应用?这些功能又在卫星通信终端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简单来讲,GNSS系统在卫星通信终端中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地面卫通天线进行寻星。

卫星通信天线需要依据卫星位置、地面卫通天线的位置和姿态,计算出天线的寻星角度,从而将天线波束指向卫星。具体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寻星流程

寻星流程

GNSS的定位功能

天线寻星

无论卫星通信天线是抛物面天线、平板阵列天线还是相控阵天线,都需要控制天线的指向角对准卫星。只不过,抛物面天线和平板阵列天线采用机械伺服结构来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而相控阵天线则采用电扫描的方式来调整波束的指向角。

而要计算地面卫通天线的指向角,就必须知晓天线所在的位置(经度、纬度和高度),这就需要借助GNSS的定位功能。

地球同步卫星的寻星

地球同步卫星都位于赤道上空,相对地球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轨道高度固定约为35786公里,因此计算寻星角度相对简单。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超级工程师"app,该app可用于计算地球同步卫星的寻星角度。

  • 在界面上选择预置的卫星名称,系统会自动填充该卫星的经度坐标。(由于地球同步卫星都在赤道上空,纬度为0,所以无需输入卫星的纬度坐标)。

  • 输入当地的经度和纬度坐标,点击"计算",就可以算出天线的寻星角度(方位、俯仰和极化)。

  • 如果软件预置的卫星中没有你想要计算的卫星位置,可以手动输入卫星的经度坐标;

  • 利用手机自带的GPS/北斗定位功能,无需手动输入当地的经度和纬度,可直接采用手机内置GPS的定位结果作为当地位置坐标。

超级工程师app

超级工程师app

另外,根据卫星经度、当地经度和纬度计算天线寻星角度,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实现:

longitude_earth_point(sat_longitude, &gps, &earth_point); // 计算寻星角度,方位、俯仰、极化

其中,sat_longitude是卫星经度,&gps是本地GNSS定位的经度、纬度和高度,&earth_point是计算结果: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滚角。

具体代码见文章最后。

低轨卫星的寻星

低轨卫星的寻星计算相对复杂一些。低轨卫星以较低的高度(通常在160到2000公里之间)快速绕地球运行,并且其位置随时间快速变化。只能依据卫星的星历数据获取轨道参数,通过SGP4/SDP4模型预测卫星的位置,然后结合几何关系计算出卫星相对于观测站天线的指向角度。

低轨卫星的星历数据可以从各个卫星通信公司获取。

寻星对GNSS定位精度的要求

天线寻星对GNSS位置的精度有什么要求呢?

简单来说,最普通的GNSS定位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就足以满足卫通天线的寻星需求。

最普通的GNSS定位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大约是10m - 20m。对于同步轨道卫星,我们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超级工程师"app或者软件代码进行计算,地面卫通天线的位置相差20m,对寻星角度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低轨卫星,我们让AI帮我们计算一下:

低轨卫星对GNSS定位精度的要求

低轨卫星对GNSS定位精度的要求

省略计算过程,直接给出结果

低轨卫星对GNSS定位精度要求

低轨卫星对GNSS定位精度要求

由此可得,地面卫通天线的寻星对GNSS定位精度的要求很低,随便选择一款GNSS接收机都能满足寻星要求。

波束切换

通信卫星按照波束覆盖范围可分为点波束卫星和大波束卫星。大波束卫星的覆盖范围极广,可达几千公里,而点波束卫星由多个小波束组成,每个波束的覆盖范围仅几百公里。下图是亚太6D卫星的点波束覆盖图。

亚太6d波束

亚太6d波束

由于同一卫星的不同波束:

  • 频点、极化方式不同;

  • 编码方式、帧结构和时隙分配也可能不同;

所以,地面卫通终端在跨波束时,需要重新配置天线参数和基带参数,以适应新的波束。

那么,地面卫通终端何时启动跨波束操作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卫通终端所在的位置

波束切换通常发生在终端接近或进入两个波束交界区域时。通过GNSS定位系统,卫通终端能够确定自身的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波束切换。

波束切换

波束切换

举例来说,唐山曹妃甸地区是中星26卫星40号波束和41号波束的交界区域,在该地区的卫星通信终端接入中星26卫星时,就可能出现波束切换的情况。

实际上在波束切换的时候,除了依赖GNSS提供的位置信息外,卫通终端还需要实时监测卫星信号强度和其他参数,以提前预测最佳切换时机。

当然,波束切换是在卫通调制解调器和卫星信关站的网络系统的协同管理下实现的,用户只需确保GNSS系统能够正常定位即可,其他复杂的切换逻辑由网络系统自动处理,完全无需用户干预。

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实现无缝的波束切换体验,尽量减少对用户服务的影响。

本篇文章介绍了GNSS的定位功能在卫星通信终端中的应用。后续我们还将介绍GNSS的测姿测向功能和授时功能在卫星通信终端中的应用。

测姿测向功能

待续

授时功能

待续


计算寻星角度的C语言代码,在网盘中,链接如下:

链接:https://pan.quark.cn/s/5dcfc1182d84

提取码:w1C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