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会存在着一个问题,由于大部分的网络设备都放置在中心机房内;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或者是需要对于网络重新配置时,如果总是拿配置线去插拔进行配置的话显然效率会大大的降低;那么此时这两种协议的使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的解决这个问题,大大的提高效率,而这两种协议就分别是SSH与Telnet。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SSH/Telnet的相关概念知识点,以及在HCL模拟器通过SSH/Telnet实现设备的远程连接。
第二章 SSH/Telnet相关概念
SSH与Telnet的对比 |
||
协议名称 |
SSH |
Telnet |
协议作用(主要) |
提供远程访问 |
提供远程访问 |
协议版本类型 |
SSH V1和SSH V2 |
Telnet V1.0 |
协议之间差异 |
一种加密的传输协议 |
一种明码的传输协议 |
使用端口 |
TCP 22 |
TCP 23 |
各自的特点 |
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方式 良好的可拓展性 |
简单的连接传输协议 跨平台的使用 |
其他区别 |
接收端设备防火墙默认信任SSH |
接收端设备防火墙默认不信任Telnet |
第三章 SSH/Telnet配置实例
拓扑实例:
3.1 SW1基础配置
序号 |
配置代码 |
解释说明 |
1 |
<H3C>system-view |
进入系统试图 |
2 |
[H3C]sysname SW1 |
设备重命名设为SW1 |
3 |
[SW1]undo info-center enable |
关闭系统日志信息提示 |
4 |
[SW1]ntp-service enable |
开启NTP时钟服务器 |
5 |
[SW1]exit |
返回上一级 |
6 |
<SW1>save force |
保存设备配置 |
3.2 SW2基础配置
序号 |
配置代码 |
解释说明 |
1 |
<H3C>system-view |
进入系统试图 |
2 |
[H3C]sysname SW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