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7中的ForkJoin并发框架初探(上)——需求背景和设计原理

引用于:http://www.molotang.com/articles/694.html

最近事情较多,好久没发文章了。前面关于Java并发的文章中主要介绍了并发的概念、思想、JavaSE5中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工具类的使用和实现源码的分析。这篇我们来简要了解一下JavaSE7中提供的一个新特性 —— Fork Join 框架

0. 处理器发展和需求背景

回想一下并发开发的初衷,其实可以说是有两点,或者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 对于单核的处理器来说,在进行IO操作等比较费时的操作进行时,如果执行任务的方式是单任务的,那么CPU将会“空转”,知道IO操作结束。如果有多任务的调度机制,则在一个任务不需要CPU支持的时候,CPU可以被调度处理其他任务。简单地讲,并发可以提高CPU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 对于多核,或者多个计算资源的情况下,并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并行”,即同时运行,缩短了任务完成的时间,提高了任务完成的效率。

我们再来看一下处理器计算能力的发展(讲并发或者并行基本都要提到),Intel的创始人之一Gordon Moore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和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有关,而这项继承技术的发展史飞快的。但是,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个极限的,提升计算性能仅仅靠增加晶体管数量提高处理器主频是不现实的,于是多核处理器的概念就出来了。

随着在硬件上多核处理器的发展和广泛使用,软件开发上的变革也在进行。简单来想,对于多个不相关的小任务来讲,可以分派到不同的处理器核心来进行处理。然而,对于一个比较大的任务,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多核计算资源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分而治之”,而Fork Join正式这样一种思路的产物。

1. Fork Join 的设计简介

看过《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算法导论》)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在讲到归并排序(Merge Sort)和快速排序的时候,有一种很简单又很有效率的思路就是“分而治之”,即“分治法”。而Fork Join的思路也是同理,只不过划分之后的任务更适合分派给不同的计算资源,可以并行的完成任务。

ForkJoin的任务分解和合并

ForkJoin的任务分解和合并

当计算分别完成之后,最后再合并回来。

简单来看,就是一个递归的分解和合并,直到任务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2. Fork Join 设计要点

Fork Join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围绕这个目标,有一些要点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下面就给出一些要点。

  • 线程的管理和线程的单纯性。基于如上的设计思路,我们可以看到子任务之间的相关性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可以并行处理。为了提高效率,并不需要重量级的线程结构和对应的线程维护,线程实现简单就好,满足需求即可,降低维护成本。
  • 队列机制,硬件支持一定是比较有限的,那么分解的任务应该用队列维护起来,一个好的队列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 “工作窃取”,也就是设计论文原文中提到的 Work Stealing 。对于负载比较轻的线程,可以帮助负载较重的执行线程分担任务。

对于使用Fork Join的开发者来讲,需要注意:

  • 可用线程数和硬件支持。线程这东西,也是有开销的东西,绝对不是越多越好,尤其在硬件基础有限的情况下。
  • 任务分解的粒度。和前者有关系,就是分解的任务,“小”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不可再分。

3. Fork Join数据结构支持

按照如上设计,分解执行一个大的任务,Fork Join至少需要考虑如下一些数据结构。

  • 轻量级的线程结构。
  • 维护线程的线程池,负责线程的创建,数量维护和任务管理。
  • 维护任务,并支持Work Stealing的双端队列。如下图。
ForkJoin队列

支持ForkJoin任务维护的双端队列Deque

对于子任务的分解,可以从后端取出分解再放入,而对于WorkStealing则可以从头部取出,放入其他队列的尾部。

到此,本文仅仅是对Fork Join的大致设计思路做一个描述、勾勒。下一篇文章中会对JDK1.7中给出的实现作出分析。

4. Fork Join其它参考

Doug Lea的文章可参见这里:DougLea关于ForkJoin设计、实现和性能分析的文章原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信号处理领域,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是一项关键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多个信号源到达接收阵列的方向。本文将详细探讨三种ESPRIT(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算法在DOA估计的实现,以及它们在MATLAB环境的具体应用。 ESPRIT算法是由Paul Kailath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利用阵列数据的旋转不变性来估计信号源的角度。这种算法相比传统的 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且无需进行特征值分解,因此在实际应用颇具优势。 1. 普通ESPRIT算法 普通ESPRIT算法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构造等效旋转不变系统和估计角度。通过空间平移(如延时)构建两个子阵列,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旋转不变性。然后,通过对子阵列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可以得到信号源的角频率估计,进一步转换为DOA估计。 2. 常规ESPRIT算法实现 在描述提到的`common_esprit_method1.m`和`common_esprit_method2.m`是两种不同的普通ESPRIT算法实现。它们可能在实现细节上略有差异,比如选择子阵列的方式、参数估计的策略等。MATLAB代码通常会包含预处理步骤(如数据归一化)、子阵列构造、旋转不变性矩阵的建立、最小二乘估计等部分。通过运行这两个文件,可以比较它们在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上的异同。 3. TLS_ESPRIT算法 TLS(Total Least Squares)ESPRIT是对普通ESPRIT的优化,它考虑了数据噪声的影响,提高了估计的稳健性。在TLS_ESPRIT算法,不假设数据噪声是高斯白噪声,而是采用总最小二乘准则来拟合数据。这使得算法在噪声环境下表现更优。`TLS_esprit.m`文件应该包含了TLS_ESPRIT算法的完整实现,包括TLS估计的步骤和旋转不变性矩阵的改进处理。 在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ESPRIT变体取决于系统条件,例如噪声水平、信号质量以及计算资源。通过MATLAB实现,研究者和工程师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算法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这些代码也为教学和学习DOA估计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平台,有助于深入理解ESPRIT算法的工作原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