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理论基础第三天总结

一、边界值

什么是边界
边界是指对于输出等价类和输出等价类而言,稍高于其边界值及稍微低于边界值的一些特定情况。边界值分析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

边界值方法小结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到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边界值的值作为输入数据,比如:
两位整数加法器数的范围为-99~99,则应测试-99,-100和99,100.
2.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比如:
姓名要求1~20个字符,需要测试0、1、2个字符和19、20、21个字符;
某商品信息查询系统,每页最多显示10条商品信息,我们就应该准备商品信息,使能够查询出9、10条、11条、1条、0条商品记录;
边界值和等价类的区别: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选一个作为代表,而是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常见的边界值
1.文本框接收字符个数,比如用户名长度,密码长度等。
2.报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3.数值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4.循环的第一次、第二次和倒数第一次、第二次。

二、因果图法

定义
因果图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用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特点
1.考虑输入条件的相互制约关系及组合关系。
2.考虑输出条件对输入条件的依赖关系。

产生的背景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没有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输入条件的相互制约关系。这样虽然各种输入条件可能出错的情况已经测试到了,但多个输入条件组合起来可能出错的情况却被忽略了。
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则可能的组合数目将会是天文数字,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核心
因果图法比较适合输入条件比较多的情况,测试所有的输入条件的排列组合。所谓的原因就是输入,所谓的结果就是输出。
因果图的“因”——输入结果。
因果图的“果”——输出结果。

因果图法要注意考虑:
所有输入/输出条件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组合关系。
输出结果对输出条件的依赖关系,也就是什么样的输入组合会产生怎样的输出结果,即“因果关系”。

因果图中的基本符号
通常在因果图中用Ci表示原因,用Ei表示结果,各结点表示状态,可取值“0”或“1”。“0”表示某状态不出现,“1”表示某状态出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恒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含义:若原因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若C1=1,则e1=1
若c1=0,则e1=0
举例:取钱、打印凭条

非(~)

含义:若原因出现,则结果不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出现。
若c1=1,则e1=0
若c1=0,则e1=1
举例:搜索联系人,如果有就不提示错误,如果没有就提示错误

或(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含义:若几个原因中有一个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几个原因都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若c1=1或c2=1或c3=1,则e1=1
若c1=c2=c3=0,则e1=0

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含义:若几个原因都出现,则结果才出现;若其中一个原因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若c1=1并且c2=1,则e1=1
若c1=0或c2=0,则e1=0

因果图中的约束条件
互斥(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表示a、b、c三个原因不能同时成立

包含(或)(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 表示a、b、c中至少一个条件成立

屏蔽(强制)(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 表示结果a是1,则结果b强制为0

唯一(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 表示a、b条件中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要求(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 表示当a出现时b也必须出现

因果图法基本步骤
1.找出所有的原因,原因即输出条件或输出条件的等价类。
2.找出所有的结果,结果即为输出条件。
3.明确所有输入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组合关系。即哪些条件不能组合到一起,哪些条件可以组合到一起。
4.明确所有输出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组合关系。即哪些输出结果不能同时输出,哪些输出结果可以同时输出。
5.找出什么样的输入条件组合会产生哪种输出结果。
6.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决策表。
7.为判定表/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表示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三、判定表法

简介
因果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通过分析最终得到判定表,再通过判定表编写测试用例。但有时画因果图非常麻烦,影响测试效率,可以直接写判定表,进而编写测试用例。

判断表的组成
条件桩:问题的所有条件
动作桩:问题的所有输出
条件项:针对条件桩的取值
动作项: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的输出结果

判断表法流程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2.填入条件项
3.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判定表
4.简化判定表(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四、场景法

简介
场景法就是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场景,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业务流程。比如:
当拿到一个测试任务时,我们并不是先关注某个控件的边界值、等价类是否满足要求,而是先要关注它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是否正确实现,这就需要使用场景法来完成测试。
当业务流程测试没有问题,也就是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没有问题时,我们再重点从边界值、等价类等方面对控件进行测试

在冒烟测试时也主要采用场景法进行测试。

两个重要概念
基本流:按照正确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一条操作路径(模拟正确的操作流程)
备选流:导致程序出现错误的操作流程(模拟错误的操作流程)
用例场景是用来描述流经用例路径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遍历用例中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

用例场景产生的背景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由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件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形成事件流。
将这种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引入到软件测试中,生动的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用例测试,同时测试用例也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执行。需要注意的是:
在使用场景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要覆盖系统用例的主成功场景和扩展场景,并且需要适当补充各种正反面的测试用例和考虑出异常场景的情形。
当使用场景法则测试程序没有问题时,可以再使用边界值、等价类等方法对账号、密码进行更加细致、完整的测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