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关注,回复“1”获取知名公司程序员和产品职级
第「152」篇原创,产品经理程序员,职场、架构、产品、商业、管理、认知、提升赚钱能力请关注军哥。
由于微信推送机制变化,为了避免看不到我的文章推送,请各位读者朋友星标一下我,谢谢!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这几天,打工人这个梗不怎么就热乎起来了!
我不认为是疫情带给大家的思考,这就是所谓的“亚文化”。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比如下面这些打工人语录(欢迎留言区补充哈):
打工可能会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早点睡,打工人。
只要我够努力,老板一定会过上他想要的生活!早安!打工人!
认认真真上班,这根本不叫赚钱,这是劳动换取报酬;只有偷懒,在上班的时候划水摸鱼,你才从你老板那赚到了钱。 早安,打工人!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扣钱,早安, 打工人!
爱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早安,打工人。
今天的推文我从「上班VS打工、自嘲」两个方面依次聊聊。
1.上班VS打工
当我们脑子想起上班的时候,脑补场景是走进写字楼的格子间里,码代码或写PPT,各种高大上的样子。
当我们脑子想起打工这个词,脑补场景是便利店收银,是工地搬砖,是流水线组装。这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光鲜亮丽。
而如今打工人一词的流行,我认为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楼的金碧辉煌的office 并不属于自己,公司的一系列牛逼的产品和 Title 也不属于自己,并发现自己在离开平台之后,啥也不是!
话说,我互联网行业从业15年(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干到饿了么、贝壳技术总监),在公司每天八小时就在一个小格子间里,我现在回想起来,这跟工人在机器边上工作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我用 Mac 他用机器罢了。
2.自嘲
我相信你依稀记得屌丝、打工仔、社畜等等词语,这都随着一个时代而消失殆尽了。毕竟这些词语都具备一些侮辱属性。
而如今“打工人”这个词的流行,我认为这是很多社会人的自嘲。因为很多人都没活成自己的想要的样子。
“打工人”这个称呼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里努力表现出倔强。虽然没钱、仍然有着不卑不亢的礼节。
你是否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上学的时候用功读书考试,上班的时候努力工作赚钱到底为的是什么呢?
而如今不管你在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那房价高的吓人,我想我们很多男孩子的愿望,万万没想到,如今就只是一辈子苦苦打工只为买一套房吧。
以上海为例,你在中环以内买一套房子,面积在70平米左右,看的上眼的,至少400w起,这还不能保证是学区房,大部分还是菜小,菜初。并且还是老破小一类的房子,北京就更不用多说了,400w根本不够的。
综上,我想“打工人”,这就这就是当代社会人的自嘲,这就是现实,大家终于可以接受自己只是这茫茫人海中的平凡人,并内心深处呼喊我是平凡人。可以接受自己看起来体面的工作,其实与父母辈车间工人并没有太大区别的现实。
写在最后
以上,是今天讨论主题的全部。
文章开头从上班和打工的区别开始,接着阐述了“打工人”其实就是当代人一种自嘲,对自己是一个平凡人的现实认同!
军哥曾经也是打工人,并且一打就打了15年,目前已经在上海安家落户。
如今我厌烦给别人打工了,我自己给自己打工,我会一直创作有价值的内容给你,请在看或者分享支持我。
我喜欢结交朋友,你也可以找我聊聊,公号后台回复“W”即可看到我的联系方式。
你好,打工人!下篇见!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W,获取微信与我建立连接,微信空位不多。
-------
以往热文推荐: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众号,一起学习、成长
▲ 长按关注军哥手记,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