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Tree虽然是很好用,但是对于从未接触过版本管理工具的同学来说,还是会比较陌生的。这里我们就从最基础的开始介绍。
SourceTree&Git部分名词解释(摘自网络资料)
- 克隆(clone):从远程仓库URL加载创建一个与远程仓库一样的本地仓库
- 提交(commit):将暂存文件上传到本地仓库(我们在Finder中对本地仓库做修改后一般都得先提交一次,再推送到远程仓库)
- 检出(checkout):可以理解为在branch间切换。
- 添加(add):添加文件到缓存区
- 移除(remove):移除文件至缓存区
- 暂存(git stash):保存工作现场
- 重置(reset):回到最近添加(add)/提交(commit)状态。如果你正在编辑的文件乱了,可以选择从前面的commit点(假设是a点)重新开始编辑,通常是选择恢复到上一个编辑点。
- 合并(merge):如果我正在编辑一个新版本a,有人在编辑新版本b,我们想把两个版本合成一个,就可以用merge。当然,合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检出有哪些地方不一样,询问到底要保留哪一个,需要手动处理不同的地方。事实上,这更像一个审查的过程。
- 抓取& 获取(fetch):从远程仓库获取信息并同步至本地仓库
- 拉取(pull):从远程仓库获取信息并同步至本地仓库,并且自动执行合并(merge)操作,即 pull=fetch+merge
- 推送(push):把本地仓库的文件改动“推送”到远端仓库。(建议你先pull下来服务器上的版本,和本地文件合并branch之后再push上去,这样可以保持服务器上的文件最新。)
- 分支(branch):创建/修改/删除分支
- 标签(tag):给项目增添标签
- 工作流(Git Flow):团队工作时,每个人创建属于自己的分支(branch),确定无误后提交到master分支
- 终端(terminal):可以输入git命令行
- Untracked files:指没有被加入到版本库(这是笼统地说法,因为还有Staging Area)里面的文件。即新加入到目录下但没有添加到版本库的文件。
- origin:远端服务器(remote)的默认名称,它才是项目的“实体”、“源头”。本地的文件只是你用来工作的临时副本而已。
- HEAD:它代表你最近的一次提交(commit)的内容。指示代词。
SourceTree的简单使用:
1.先填写作者用户名和邮箱地址。 工具 –> 选项 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一般”选项,填写名称和邮箱地址。
2.克隆仓库。 点击“克隆/新建”,会弹出对话框,在“原路径/URL”中填写远程服务器的仓库路径,填入之后,用鼠标点击“目标路径”,“仓库类型”处会检查该url的可用性。这时还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你输入账号和密码,这个账号密码就是你在远程服务器的账号密码。
克隆完成,会出现下图的界面。
我们再去克隆的本地仓库看一下,里面只有。Git文件夹。.Git文件夹是git init后在当前目录生成的一个管理git仓库的文件夹。
3.我们在这个本地文件夹新建一个文件看看有什么反应,可以看到添加的文件会出现在未暂存区域。
通过点击Stage All或者Stage Selected将文件添加到暂存区。也可以对文件单机右键,点击添加(add)选项加如到暂存区。
通过上述操作可以看到,我们只有对我们本地仓库的文件夹里面添加删除文件、修改文件,在SourceTree里面对应的仓库就会发生变化。
4.将文件加入到暂存区以后,就可以看到提交按钮处于可点击状态,我们填写好本次提交的描述信息以后,就可以点击提交(commit)按钮了,这里是将文件提交(commit)到本地仓库。如果将“立即推送更新”选中的话,会直接推送(push)到远程服务器。
5.将本地仓库推送到远程服务器,可已选择分支推送。
6.从远程服务器拉取(pull),点击拉取,弹出对话框,可以选择要拉取的远程分支和拉取的本地哪个分支。